○六年六月三十日,我去了个电话给市教研室的吴主任,告诉他:“我现已经辞掉了十中,那里的待遇低了些,现在少春中学任教高三,刚签不久的合同。”
“哦,少春的待遇怎样?
“合同上是月工资三千多,你现在工作忙不忙?”
“还可以,明天就要开始改高中会考的试卷。”
“需不需要我去帮忙?”
“不要紧,少春中学已经派了人。”
一个星期后,少春的宋副校长又来了电话,说没有找到我的证件复印件,并要我在下个星期,安排来学校试讲一下,我说可以。
这里双方已经正式签订了合同,现在他们又再要我再试讲,很是令人费解,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搞得我很伤脑筋。作为一个学校,哪有签订聘用合同在前,试讲在后的呢?如果他们还要又搞什么笔试的话,那我就干脆不去了。
七月十一日上午,学校教务处的一位女干事来了电话,说是已经将我安排在明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在高三进行试讲。
第二天上午,这位女干事又来了电话叮嘱,要我在中午1点钟即到校,在两点半钟开始试讲。
由于我的自行车坏了,只得坐公交车前往。到了洪都大道的江西电视台站点后,我下了车。这里离少春学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特别是沿玉带河的那段路,连一棵大点儿的树都没有,太阳光照十分强烈,我热的全身都湿透了。
来到学校,我提前了15分钟,可校教务处的门是关着的。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有这么早,就到学校各处看看。
这里的校园比较小,也没什么像样的绿化,教室里的课桌也很差。有的办公室里,见几个人卧在桌上休息。
这时,我碰到了原华联外语学校的总务主任赵敏,他告诉我,他也是在前几天才来到这里工作的。
招生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里面没有人,我便进去打开电风扇,坐一坐,吹一吹。房子里堆满了江南都市报,上面整版整版的,全都是少春中学和少春国际学校的招生广告。
等到了1点半钟,我很不耐烦,又走了出来,恰遇到刚从楼上下来的郑少春校长,便打招呼说:“郑校长,你好。”
“哦,你来了。”
“今天宋校长约我中午1点钟来,可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他人。”
郑问了一下随从,对我说:“你就在招生办吹吹风,再等等,他约了你,就一定会来的。”
快到两点了,有一位女老师过来,问我是不是学生的家长。我说是宋校长约来的老师,可他自己现在还没来。
这位女老师帮我推开了教务处的门,原来并没有锁,只是比较紧,教务处的那位女干事又在里间房中睡觉。难怪我几次推门和敲门,里面没有反应。
女干事交代了要试讲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让我先备课,她自己又到里间去睡了。
办公室里虽然开了日光灯,但仍显得比较暗。我眼睛看不大清楚,就干脆把门打开,这样光线稍微好些。我已经作好准备,带了已写好的备课本,只要便抄边整理一下就行。由于动手动的晚,待完成以后,离上课时间仅只有3分钟了。
我按吩咐,来到在四楼的高三(4)班,见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坐好,却还是没看到宋副校长,就干脆再等了等。
已经打上课铃了,宋副校长还没有到,我也不等了,开始进行了试讲。到快结束的时候,宋副校长又赶来了。
试讲结束后,我跟宋副校长说:“没有看到你来,我讲得都没劲。”
“我还以为是第二节课,还是刚才查纪律看到已经在上课。”宋副校长很抱歉地作了解释。
“我1点钟不到就来了,结果到两点钟才跟教务处接上头。”
“里面有人,门没有锁,就是太紧了,外面不用大气力推不开。”
“你能不能帮上一下高一、高二年级?”宋副校长又跟我商量说。
“那不行,我教的是高三。”我觉得很奇怪。
“你原来不是答应过可以兼一点高一高二的吗?”
“没有答应过,可能你记错了。”我很明确地说。
“我们就是要了你一个地理老师,不会记错。”他竟说得那么肯定。
这下搞得我也真有些摸不着头脑,就说:“如果高一、高二年级的地理教师紧张的话,适当调剂一下,再兼点课也是可以的,有困难大家来克服,但不能课头太多。”
宋副校长显然很高兴,连连点头说好。我也不掉以轻心,前面已有过的教训不得不吸取,认真地说:“签了合同后,我就没有与其他学校再联系了,这里万一有什么变动,希望能早点告诉我,我好与其他的学校联系,不要到时弄得大家都尴尬。”
宋副校长再三表示:“不会有变化,请你安心就在我们这里工作。”
既然如此,我也很干脆地说:“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我也就一心一意,不会去其他学校了。”
这时,我想起还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等,尚没有交给宋副校长,便同他来到教务处,请他一一看了学历证、职称证、中国科协中国地理学会会员证,以及获奖证书、简历、发表的文章等。还说明了去年因没有办教师资格证,暂没有评到高级职称。
宋副校长说不要紧,这里是不讲究职称的,对我的业绩也很满意。我留下了有关证件的复印件,也对所定下来了的合同放下心来。
七月十五日上午,老同事魏莉茹打来了电话,她说:“华联学校的老师,有很多都到少春学校去了,他们基本上都在新校区。”
“我也跟少春签了合同,不过是老校区,华联是不是把小学的学生都移过去了?”
“不是,小学的学生去了万科学校。”
“邓顺茹那里的现代外语学校,还叫我这个学期去他们那里。”
“你千万千万不要去,还去得呀,上次那样亏吃得还不够哇。”
“你来不来少春?”
“去不成,我现在好忙,要带外孙。”
阅读漂泊的教书生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