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宋瑞玲高挑身材,圆圆的脸长得眉清目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像是山泉水一样的清澈透明。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出生在京郊的一个小山村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吃的父母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用高粱和小米饭养育了她和小她五岁的弟弟。正像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所唱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宋瑞玲从懂事起就开始帮助父母家里地里的忙里忙外,从不嚷累喊苦。乡亲们都夸她继承了宋家淳朴的家风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还说她将来长大嫁人后,过日子准是把好手。每当听到乡亲们的夸奖时,宋瑞玲从不说什么,总是抿着嘴一笑了之。总之,宋瑞玲在小的时候吃过不少的苦,也受了不少的累,逢年过节的有点好吃的,她自己舍不得吃,而是留给父母和弟弟。
宋瑞玲天性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学到中学,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但令她至今遗憾的是,在她中学毕业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席卷神州大地,全国各高校均已停止招生。没有办法,宋瑞玲恋恋不舍的告别了校园生活,怀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志豪情,从县城回到了山清水秀的家乡,干起了村有线广播员的工作。每天清晨和傍晚,伴随着家家户户袅袅的炊烟,从挂在村中央高土坡上的那棵老槐树高音喇叭里,都会传出宋瑞玲那音正腔圆、婉转似银铃的播音。村民们都赞美地说,宋瑞玲的嗓子真清脆,播音真好听,好听得能招来成群的喜鹊,它们或围着大喇叭盘旋、嬉戏,或静静的登在老槐树的枝头上守望静听;一直要等到宋瑞玲播音结束才肯离去。再后来,喜鹊们干脆在老槐树的枝头上筑起了窝,安起家扎起寨来了。这可是整个山村的一件喜事。喜鹊虽然不怕吵,但也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筑窝絮巢,可如今却在高音喇叭旁边安家了。于是,村民们都说,是宋瑞玲字正腔圆的播音让喜鹊们离不开这棵老槐树了,村民们还说,喜鹊登枝,五谷丰登,民风淳朴,福寿临门啊!
不管人们怎样说,宋瑞玲的播音水平能让成群的喜鹊在老槐树上的高音喇叭旁安家筑窝的新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远近十里八村迅速传开,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一下宋瑞玲的风采。这样一来,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怀柔县广播站的重视,并吸收宋瑞玲加入了党组织。正当县广播站准备下大力气重点培养造就她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却被市里的一家工厂招了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能到城里的工厂当名工人,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吃皇粮”机会呀,是农村庄户人家几辈子梦寐以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机不可失,时不在来,为了圆农村几代人的梦,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宋瑞玲毅然放弃了自己所终爱的广播员事业,来到这家工厂,加入了工人阶级队伍的行列。
阅读岁月留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