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_岁月留痕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八)(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二十八)

在厂食堂饭厅的正面墙上,两张红纸黑字的大字报格外引人注目。中午就餐时,吸引了不少干部职工的围看,其中厂党委书记孙仲山也在人群里面认真的观看大字报的内容。

这张贴在厂食堂饭厅墙壁上的大字报标题是“人民的好干部—王大桥”,字体遒劲有力,署名是一车间团支部宋瑞玲、付天明。大字报以歌颂赞扬的形式,号召全厂的干部职工要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工作中,向王大桥同志学习,学习王大桥为党无私奉献、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品质。大字报特别是较为详细的记述了在车间隧道窑的建设中,王大桥同志两付担子一肩挑的感人事迹,“他人累瘦了,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却更加崇高,筋骨也更硬了。”

一石激起千重浪。这张大字报的分量很重,在车间乃至全厂上下都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与反响;成为人们重点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付天明、宋瑞玲写这张大字报的目的是在吹捧王大桥,为其摇旗呐喊;有人说这张大字报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是为了车间主任石树仁施加压力,将其赶下台;还有人说是出自王大桥授意,他对付天明、宋瑞玲两人许下了封官的愿;更有人说王大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连他本人看见大字报后都感觉很惊讶。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稍微细一点心的人都会发现,这张贴在厂食堂饭厅墙壁上的大字报最后的署名没有王少云和安智强的名字。

其实,这张大字报的直接策划者是宋瑞玲。身为车间党支部副书记的宋瑞玲,看到王大桥与石树仁之间的矛盾日渐升级,在很多问题根本无法达成共识,使车间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由此她也想到了当初自己作为党支部副书记候选人时石树仁对她的刁难。特别是一想到自己生病期间,安智强和王少云立场上的叛变倒戈,更让她心里的烦恼无法排除,这种烦恼在她的心里逐渐上升为一种逆反的心态。苦思多日,宋瑞玲决定采用写大字报赞扬王大桥的方式,来间接达到消弱石树仁在车间班子内部权利的目的。

当她把这种想法向付天明透露后,得到了付天明的支持,并勇敢的承诺由他来担当撰稿书写的任务。在最后署名的问题上,付天明提出加上安智强和王少云的名字,但遭到了宋瑞玲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安智强、王少云两人最近在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已经与咱们貌合神离,你加上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即便他们勉强同意,将来也还会分道扬镳。“付天明,你呀,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强扭的瓜不甜;难道你还不懂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吗?”宋瑞玲对付天明如是说。

“行呀,宋瑞玲,孙子兵法你都能运用自如了。这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付天明一边拿宋瑞玲“开涮”,一边仔细的一想,宋瑞玲的分析也有道理。

“难怪人们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冲这儿,今天晚上,咱们俩也得出去好好的撮一顿,打打牙祭,你别害怕,到时我买单。”付天明向宋瑞玲提议道。

宋瑞玲开始有点不同意,她想谁花钱买单都无所谓。那个年代生活不是很富裕,女孩子们的观点都是经济上节俭一点好,尤其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更是舍不得乱花钱。宋瑞玲想,将来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又一想,从自己的身体康复到现在,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两个人还没有去街上饭店吃过一顿饭。再者,付天明陪伴自己回老家养病确实够辛苦的,也应该好好犒劳犒劳他一回,所以稍加思考就愉快的答应了。

阅读岁月留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