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阅读_世界名校之旅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所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但共同拥有一个名称“巴黎大学”。

当今风采

巴黎大学是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典范,牛津、剑桥等大学都是按照它的模式创办的。如今,巴黎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

法兰西国王的大公主

正是因为有了巴黎大学,文化名城巴黎才名扬四海。正如13世纪另一位教皇亚历山大四世所说的那样,巴黎成了“生命之树”,它吸收了欧洲各国最好的学生和许多来自各国的最优秀教师,巴黎大学成了“法兰西国王的大公主”、“教会的第一所学校”,而且还是神学事务中的国际仲裁人。

巴黎大学有四多。一是学生数量多,总数已达30万,占全法国大学生总数的1/3。二是外国学生多,达到5万,占留学生总数的1/2。三是科研机构多,如巴黎十三大即有各类实验室100多个。四是图书馆多,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和分别供各阶段大学生使用的,甚至还有为病残者服务的特殊图书馆。

巴黎大学的13所大学共同拥有——“巴黎大学”的名称。编号只代表顺序,与质量以及名望无关。这13所大学在学科设置上都具有多科性的特点,不过,各校根据各自的条件有所侧重。巴黎第1、2、3、4、8、10等6校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兼设其他学科。巴黎第5、6、7、11、12、13等6校兼有文、理、医、法、经济等学科,其中巴黎第11、第12和第13大学还设有工科,巴黎第9大学以经济和管理为主。

简谈巴黎十三大学

巴黎第一大学(邦戴昂·索邦大学):教学重点是外国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二大学(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大学):教学重点是社会科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被视为巴黎大学的象征。教学重点是文学、外国语言、文化。中国留学生和进修教师在此学习的人很多。

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教学重点是文学、外国语言、文化。总体上以文学语言及人文学科见长,留学生较多。

巴黎第五大学(勒内·笛卡尔大学):教学重点是生物学、医科、药物学、社会学。以医学为主。附属奈克医学院的肾病研究中心是当今世界上肾病研究专业机构中最著名的。

巴黎第六大学(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

教学重点是理科、医科。

巴黎第七大学(德尼·狄德罗大学):教学重点是理科、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医科。医科包含了巴黎最大的两家医学院和欧洲最重要的让·贝尔纳研究组。

巴黎第八大学(巴黎万森大学):教学重点是人文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斯拉夫语言、东方及亚洲研究、语言学及信息学、哲学及精神分析学等。该校与我国有师资交换联系。

巴黎第九大学(巴黎多芬大学):对于信息管理科学、计算机系统、微处理机、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理经济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有丰富的经验。

巴黎大学(2)

巴黎第十大学(巴黎南戴尔大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经济科学、法学、历史、地理、心理学及教育科学、社会学、哲学、文学、行政管理学、理工学院、体育运动等。

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南大学):教学重点是科学、医学、物理学,以基础研究为主。

巴黎第十二大学(巴黎瓦尔·德·马尔尼大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城镇规划学院、医学、经济科学、文学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公共管理及社会管理、技术学院。

巴黎第十三大学(巴黎北大学):该校包括有理工学院、文学院、医学院及法学院。理工学院以金属物理、高分子材料合成和通讯工程为特长。

巴黎第一大学

又名邦戴昂·索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集合了3大系科,即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人文科学。学生在选定专业后在某一教研组的指导下学习,此外还有系际之间的学科、学院和所属中心进行的补充训练。

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创办于公元17世纪,现有文学、语言、经济、法律四个专业,是巴黎大学中规模较大较重要的。教学重点是外国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一大学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拉丁区。仅2米来宽的大门是一座细长而雄大的建筑物。拱形大门的上头刻写着法文的“巴黎大学”几个字,门上则是拱形的屋顶。屋顶四周,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历史人物雕像,充满着古典艺术的气息。远远看去,这里根本不像是一所现代化大学的大门,倒像是一座古老的博物馆或艺术馆的外观。

索邦大学以悠久的传统和庞大的规模而享有世界性声誉。这所法国最古老的大学,有着近千年声名显赫的历史,至今仍处于法国乃至欧洲的高等学府之首。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又名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它是前巴黎索邦大学理学院的主要继承者,也是法国和欧洲独一无二的研究和教育中心。

巴黎第六大学的科研力量全球一流,在法国大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其中数学专业世界排名第一位。

巴黎第六大学拥有181个与大型研究机构和著名学术机构合作的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四大跨学科轴心:模型化与工程…物质与新材料…空间、环境、生态…基因组、交流系统。

巴黎第六大学学校每年签署300多项工业研究合同,并拥有10个与工业界合作的混合研究单位。学校还发挥孵化器作用,为30多家企业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学校以对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是很高的,达到这一高水平是将博士研究生完全融入学校里那些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中。

巴黎第六大学位于市中心,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包括戏剧、歌曲、绘画和摄影等。学校的体育活动也非常普及,设有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

巴黎第十一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又名巴黎南大学,坐落于美丽而又富裕的巴黎西南郊区,学校有5个教学中心,总部在距巴黎20公里的奥尔塞市,其余的分布在索城、沙特奈·马拉布里和卡尚等地。

大学主校区200多公顷,占据了几座连绵起伏、密林覆盖的小山。造型各异并不高大的各种教学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与其说它是校园更不如说是一个美丽的原始森林保护区。

巴黎第十一大学成立于1970年,是在原巴黎大学理学院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所包含理学、工学、信息与宇宙学、医学与药学、经济与管理学、艺术学、法学、体育运动学等以理工科为主的著名综合性国立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等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在规模和知名度上在法国名列前茅,被誉为法国的“硅谷”。其第三阶段的专业非常全面,有一些是法国独一无二的,这充分显示了学校的教学与研究实力。

巴黎第十一大学现有学生27000名,教师1800名,研究人员1200名。学校下设5个院系级教研单位、3所大学技术学院、4所大学职业学院,共有127个高水平并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实验室。全法国超过10%的科研成果出自该大学。该校的工程师学院每年培养近百名工程师。

巴黎第十一大学非常注重国际教育交流,目前与世界上100多所优秀的大学有合作关系。有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3300多名留学生在该校学习。

2003年巴黎第十一大学与我国的清华大学签署协议,就人才培养制定出9年规划。该校与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也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校园生活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家们十分强调学校环境的建设。他们认为优美的校园,是建设教育环境,培养良好校风,造就一代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巴黎大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者,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心旷神怡。

巴黎大学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拉丁区。区内书店林立,仅巴黎大学西门一侧100多米长的街道上,大小书店就不下10家之多。咖啡馆和旅馆也成为巴黎大学附近的主要建筑,长期以来,学界人士和青年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热衷于课堂外的自由讨论,咖啡馆便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场所。至于旅馆多,那是因为从法国和世界各地到这里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档次的旅馆和学生公寓便应运而生,生意兴隆。

巴黎大学(3)

巴黎大学没有宿舍和食堂,学生们自己在外面找房子住,吃饭也在外面,好在凭着学生证,可以在巴黎的几十家学生餐厅吃上经济实惠的午餐。

索尔邦附近的卢森堡公园,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公园中的铁椅子上总是有大学生坐着。傅雷先生当年留学法国时,就对卢森堡公园情有独钟。

自由、独立、不受羁绊,一向是法国人最标榜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学风上。巴黎大学没有新生训练、毕业典礼,没有上、下课铃,没有训导制度,甚至也没有所谓向心力、认同感。过了上课时间10分钟还不见老师,学生们就自动退席。而老师讲得兴起,超过时间,学生也可以鼓噪。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

巴黎大学与中国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巴黎大学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据有关资料报道,1333年,巴黎大学的神学教授尼古拉作为教皇派驻中国的第二任大主教来到北京(元朝时称汗八里),所以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到北京的巴黎大学成员。

巴黎大学的汉学研究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

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渊远流长。

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

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中法高校间的合作

近百年来,巴黎大学作为世界顶级高校,一直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派遣留学生等方面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著名人士,例如,严济慈、许德珩、钱三强、陈寅恪、施士元、杨秀峰、王力、王毓瑚、汪德昭等等。其中的施士元于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巴黎大学留学,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博士。

如今,巴黎大学注重在各个方面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与交流。1999年1月10日,中国书法大展在巴黎索邦大学小教堂举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巴黎大学总训导长暨大学区区长布朗歇、巴黎索邦大学校长莫利尼耶等陪同下前往观展。原国家主席###同志和希拉克总统都为展览题了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核能、信息、地球物理学、医科、血液研究、轴射研究、分子生物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英语成绩、法语成绩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300欧元

住宿费:学生宿舍每月318马克,私房每月每平米22马克

公共交通费:约每年744马克

学费及其相关费用:7000欧元/年

网站:巴黎第一大学:

巴黎第五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七大学: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它创立于拿破仑时代,曾为法国培养了几任总统与总理。巴黎高师是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有着一流的研究机构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大批优秀的顶级人才从这里走出。

性质:公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法国,巴黎,总校在巴黎有3处校区,还在外省郎寨和富尔于夫设有分校

成立时间:1795年10月30日

组成机构:6个人文科学院和6个自然科学学院

历史回眸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高等专科学校。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795年创办,后由于政府更迭而几经改组、封闭。1808年,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敕令予以重建,成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并于1810年开始招生。

1845年学校改为现在的名字。在学科上分文、理两科。文科设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社会科学等专业。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专业。

无论在哪一阶段,高师都与时代保持着高度的默契,它为法国培养出无数的杰出人士。如开生物学新纪元的亚雷斯和巴斯德,存在主义先锋萨特,自由主义战士雷蒙·阿尤,共和国总统蓬皮杜,总理兼任国民议会主席的洛朗·法布留斯,西方10大著名哲学家之一、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以及1968年出现的拯救法国社会于传统陋习中的一代“新人”等。高师是独一无二的,它孕育着革新的激情与反僵化的冲动,推动着历届政府的改革与完善。尽管饱经岁月的磨炼,这所古老的学院在今天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血管中仍流动着探索与创新的新鲜血液。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数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享誉世界,共培养出8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沃夫奖得主和一位阿贝尔奖得主,其中该校的j-pserre教授是世界上唯一集上述数学三大奖于一身的数学家。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法国可算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们,这里既是知识的海洋,又是科技发展的温床。

当今风采

文理并行不悖

巴黎高师作为集科研与文教于一体的公立机构,其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结合且相得益彰,为科学工作培养人才,为教育系统和国家行政单位、企业、事业机构输送人才。

在所有高等学校中,巴黎高师是惟一一所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这种平衡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从高层行政领导结构看,校长居庸先生和副校长巴斯蒂德·布吕吉埃尔女士就分别来自文科和理科;而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改变行政划分学科界限的努力都体现了这种特色的优点。文理科综合有助于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奠定更坚实全面的文化修养,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招生苛刻却不发毕业证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每年经全国性入学考试从大学预科班录取文、理科学生各约50名,入学考试难度居全国各大学校之首。

巴黎高师差不多是世界著名大学里规模最小的高校,由于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而报名的却有几万人,因此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有资格进入巴黎高师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相当优秀的。

虽然巴黎高师招收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巴黎高师既没有毕业证书发给学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也没有国家学历证书的授予权。于是经过预科、考试一路冲杀过来的佼佼者们,在跨进巴黎高师门槛后还要到其他大学去注册各种学位的学习。而各大学也都非常欢迎巴黎高师的高材生。有这样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熏陶,巴黎高师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总统、2位总理以及大量社会精英。

四年免费学习六年定向服务

就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修业4年,免收学费。前2年学生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取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后2年须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准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通过会考者可获教师资格。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该校毕业生分别占1/4和2/5。

从踏入高师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就成为“实习公务员”,这个头衔意味着每月7700法郎的待遇,以及优裕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在他们毕业以后,必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服务6年。在4年学习期间,学生们可享受2年的停薪假期,他们通常利用这个机会去国外深造或进一步研究自己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不能为国家公立机构服务则需偿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助学金及其他费用。

学生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很多国家研究机构看中了巴黎高师的人才资源,纷纷将研究室建在巴黎高师。于是有人专门替巴黎高师对这些申请建研究室的机构进行了评估和选择。

阅读世界名校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