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雪心下大喜,连忙仔细聆听,而李师师也想如此,她想看看凌云如何为天仙化人般的飘雪作诗。
凌云吟咏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飘雪娇躯颤动,觉得此诗甚合自己的心意,双目含情,脉脉的望着意气风发的凌云,满腔情意自眼中绽放,幸福异常。
李师师道:“公子此诗比林和靖高上几筹了,真可谓为梅祖了。不知公子可否为小女子作上一首?”说完,期待的看着凌云。
凌云无奈,本来是要急着去寻找雨汐的,此时却为李师师牵住,离开不得,开始的时候他只想着快些比试完毕就离开,但是见李师师的样子知道自己难以推托了,她翻遍脑海里学过的诗词,以期寻找适合她身份的作品,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有了。
他对李师师说道:“具说姑娘游戏人间,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爱,在下甚为佩服,在下且作一词,希望能达到要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师师喃喃道:“此花不与群花比;公子此语一出,让师师引为知音,师师为自己的任性向公子致歉。”说完,她郑重的行了一礼,流浪红尘久远,其中的苦涩有谁知,凌云此词最后一句暗喻她身处红尘却洁身如玉,让她大生知音之感。
网bsp;第零七七章酬知音,高山流水
更新时间2008…7…3021:27:05字数:3681
凌云说道:“人生中几许无奈,在下即刻就要离去,希望姑娘早日脱离红尘中是非之地,在青楼楚馆再好也不是自由身,不如找一处山明水秀之处与一知音终于抚琴弄曲,岂不妙哉?你我本无多大的恩怨,就到此处吧!”
李师师说道:“公子有何要事?不知师师可否为公子尽一份力?”
凌云道:“江湖中事姑娘亦是无奈,在下所惹之人是江湖中闻风丧胆的邪恶组织,在下不会让任何人插手其间,姑娘好意心领了,就此告别。”
李师师依依的说道:“不知以后还会与公子相见吗?”
凌云道:“如果在下还活着应该有相见的机会。”他心下隐隐觉得李师师似乎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凌云神目如电,看出她本人就有一身不凡的武功。
李师师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女子也不再为难公子,只是临别之际,请公子且听一曲,略表公子明白师师之谢。”
凌云见她期待的样子,实不忍拒绝此尤物,当下点点头。
李师师见凌云答应,心下一喜,连忙从小婢女行中接过瑶琴,风姿袅袅的坐在琴早已备妥的琴几上。
素手轻轻一拔,音韵美妙,表现出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后半部分运用一连串带有八度跳进的十六分音符和带按滑不同力度的历音括奏,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轻溅的景象。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却又表现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凌云听了一会儿,觉得李师师的琴艺已臻化境,此曲青山、流水、野花、水草等的清香在指间袅袅溢开。天籁般的音符,流畅地直入高山流水最高旷最悠远的意境,从来无人解意。举世的孤独,无边的落寞。蕴含着淡淡的情感和惆怅。
曲韵渐渐远去,饶是江湖群雄不甚了解,可心中也被这美妙的音符所陶醉,而众文人墨客更是听得如痴如醉,一曲“高山流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半晌,李师师才期待的望着凌云,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品评,而众人的神色她全然不顾。
凌云道:“悠扬婉转、清新脱俗,涤人心灵。”
李师师失望的说道:“公子,就只有这些吗?”此曲是她成名以来弹得最好的一次,听到凌云淡淡的评论,所以甚为失望,而且凌云并没有说出琴中真谛,这让他倍加难受,原来他不懂我,天下人海茫茫,知音难求,为何他没有道出?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装无知的模样?
凌云哪里听不出曲中意韵,他心下暗想:罢了,罢了!说了又如何?自己与他有何关联,一个流落红尘的女子与一个江湖侠客怎么会有所交集?当下道:“一曲高山流水,千年传唱,一声知己难求,遗憾几许?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李师师听罢,珠泪涟涟,娇躯激动的颤抖,她语无伦次的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得公子此语,师师之琴心只为公子而开。”说罢,将手中古香古色的瑶琴重重砸在琴几上,一把上好的古琴支离破碎,再无完形。
凌云见她学俞伯牙之举,心下微动,说道:“今日一别,铭记在心;若是有缘,相见之日希望姑娘铅华褪尽,还我本色,红尘险恶,姑娘保重,在?
阅读天龙之我是大理王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