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矛退了回来,让赵威带队伍绕道过去,千万别打扰了黄家集的鬼子。那里有那么多百姓,万一开火了,他们没办法不遭殃。一路上李矛都在想,要是向北去,北边就是四平了,战斗一定会非常激烈,自己这百十个人填进去,还不是一会儿就没了,也算为国捐躯了。可是不能那么做啊!留下了自己和这些兄弟们的命,才能杀更多的鬼子。
鬼子在黄家集玩什么样的新花样呢?其实就是鬼子觉得这里是他的后方了,想安抚一下老百姓,好长久地待下去,李矛也看出了鬼子歧俩。心想决不能让小鬼子如愿了。但发现鬼子有二个中队,足足有300多人,一想到郭家庄一战,李矛退缩了,他不想拿自己和这些兄弟们的命作无为牺牲。
一路上走过来,能走到这里,副连长赵海和童贯春这俩特种侦察兵的功不可没。以后这仗怎么打,要和这俩位功臣先合计合计。
“给老子叫童贯春过来!”李矛说,身边的传令兵撒腿向前边跑去了。
“童贯春前来报到!”正在观察敌情的童贯春跑步来。
李矛和赵海、童贯春正在研究敌情。
“连长!连长!”队伍前边放出去的尖兵跑了回来,老远就喊上了。
“喊个屁!怕鬼子不知道啊!你又有啥事?”李矛问。
童贯春插话到:“报告连长!他叫陈宇,是我们侦察排的人!枪法贼准。”
陈宇气喘吁吁地说着,“找到老乡了。前边村子里有俩老乡。一个还能说话!他答应给我们带路。”
“哦!去看看。”
队伍交给了副连长赵海,李矛和童贯春等侦察排的十来个人一起进了村子。
一片凌乱的村子倒没被烧掉,村口却横七竖八摆着几具尸体,那是鬼子经过此地的遗迹。村里的房屋都建得比较高大,可以想象这里原本是少有的富庶村庄。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蹲在宅子门口,目光有些呆滞的看着过来的这帮人。
“小伙子!这附近的路你熟悉吗?”游飞问。
少年双唇颤抖着,费了好大劲儿才说到:“熟!我带你们去北边没鬼子的地方。不过,你们要带上我奶奶!”
“你奶奶?”
陈宇急忙爬在李矛耳朵旁边小声说:“老人家在屋里呢!被鬼子……”
李矛推门走进了屋里,眼睛好不容易才适应了屋里的光线。一个老太太岔着腿坐在地上,双手捂着阴部,目光穿过李矛,呆呆的看着空中虚无飘秒的某些东西。
“来人!帮老人家穿上衣服。”李矛说着,试图扶老太太站起来。扶了一扶,老太太竟然纹丝未动。
“连长!刚才我们试过了。她腿脚都是硬的,怎么也掰不直啊!”陈宇说。
“那就用担架抬,抬到没有鬼子的地方去。”李矛说。
(bsp;地上的老人突然一跃而起,嗵地一声撞到了墙上,头破了,血快速的流了出来,眼看着人是活不成了!
“奶奶!”门口呆立着的少年嚎哭了起来。
李矛等人没注意被跳起来的老人吓了一跳,听到少年的哭声再上前救治老太太显然已经迟了。李矛咬牙切齿地说:“连这么大年龄的老太太都不放过!这帮畜生!”他的心里又给鬼子记上了一笔账!
部队带着两天来唯一找到的老乡——那位有些傻傻的少年,离开了空无一人的村子。
问少年叫什么名字,怎么问,他都不开口,问那里有日本鬼子,他就是三个字:“过去了!”除此之外,再也问不出什么话了。还好,在他的带领下,鬼子的遗迹越来越少了,逃难的人群开始出现了。大家走去的方向都是向北,不过部队行进的速度要快些。逃难的人群都是一幅漠然的神色,不怎么愿意搭理这些“败兵溃将”。
晚上,终于到了一个较大的镇子外,童贯春带侦察排的装扮成平民进镇子里打探了一番,回来报告说这镇子叫木根桥。粮食什么的也能买到些,不过,咱们没钱啊!和几个大户谈了谈,请他们赞助国军打鬼子,可他们说国军早跑了,鬼子的联络官都来过了,此地现在归鬼子管。
“还有这种事!走,我们去访一下大户。”
李矛冷笑着说到。对于弄到些粮食,他还是有把握的。有百姓支持的话那好说,要是都是自顾自,李矛不介意重操旧业,再象混混一样收一回保护费。
凭着李矛专业的痞子技能,以及身后那帮冷冰冰的士兵手里的枪,那些乡绅商贩都“非常乐意”地捐出来一些粮食和大洋,还一口一个长官辛苦了,长官抗日劳苦功高,说个不停。李矛满意地出了镇子,将宿营地就选在了镇外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边上。因为镇子里人员极为庞杂,为防范于未然,李矛将警戒哨向四面八方撒出去了老远,每组隐蔽的观察哨三个人,轮流休息。
漆黑的夜里,一双双眼睛还尽力地瞅着四周的动静。然而,还是出事了。
李矛梦见自己的部队被小鬼子包了饺子,伤亡惨重。被恶梦惊醒的李矛醒来时,天没亮,一片寂静夜色中,连月亮、星光都没有。李矛摇醒了身边的姜子牙,姜子牙睁开的眼睛闪着亮光,问了句:“谁啊?”
阅读铁血抗日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