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勾栏院的人都讲下风度,都弄出些儒雅,全无有刘宾白来的地方那些人的粗俗。
见刘宾白一脸欣喜,一同前来的土兵却说:“此非佳者,丽人在后。”
刘宾白一听,兴致更高了。
这时,台上的小姐一拨琴弦。
众人明白,小姐这是又要唱了,于是,再次禁声,仔细聆听。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如此多情,这又是谁的填下的词?刘宾白这回是不知道了。
小姐一曲弹罢,静了一会儿,抬起头,用多情的双眼,向台下扫视了一遍,然后拿起琴走了。
刘宾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便拿眼睛看着同来的土兵。
“她下去了,要换人了。”土兵对刘宾白说。
“我如何去找她?”刘宾白试着问。
“着这里的人送银子进她屋,收了便可。都头不急,还有好的。”土兵心里有谱,便对刘宾白说。
刘宾白看了一眼土兵,没动。
这时候,台上又坐上来一个小姐,还是抱着琵琶。
不错,真不错,这个小姐是比前边那个养眼,看来这小子说得还真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个唱得如何。
台上的小姐略坐了坐,然后也是轻启朱唇唱了起来: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个对味口。刘宾白听罢,在心里说。
这个小姐唱得别有一番风味,听她的唱曲,不似前边那个是听音,而是感受歌里的情!
“雅,真雅。”刘宾白不禁赞叹道。
“都头读过书?”听到刘宾白这样赞,土兵奇怪得很。于是,他试着小声问。
刘宾白看了土兵一眼,想了一下说:“书读得不多,字也识得不多,曲子听了不少。”
“想都头侠士,定人走南闯北。”土兵一听,又恭维着说。
“又不曾。京城尝未去过。只是曾去过柴大官人府上,在那里听得。”刘宾白敷衍着说。
“柴大官人?都头跟他相交有厚?”土兵又好奇地问。
柴大官人柴进,真是名人,世人皆有耳闻。
看土兵提起柴进,刘宾白便问:“你也识得?”
“不曾。只是闻名。”土兵如实说。
是这样。刘宾白明白了,点了点头。
这时,台上的小姐又是一拨手中的琵琶。
听到小姐要唱,众人又都禁了声。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小姐依旧是轻声唱道。
这是怎么话说的,这小姐的歌声里,怎么有着几番悲凉?是叹无知音?刘宾白在心里纳起闷来。
061见美人,宾白小弄巧
刘宾白这边听得正入港,不想却被出来巡视的老鸨子看见了。
老鸨子一见武松来了,这叫一个开心,他连忙走上前来,拉起武松就走。
土兵一见,很是开心。他知道这回可是省了他的事儿了。
大宋的勾栏院可不像刘宾白来的地方,客人找到鸡妈妈,随着性的点。此时的大宋,由于当朝的皇帝很喜欢文化,有着文人的风流。皇帝讲文化、喜欢风流,带着社会风气都是讲究文化,喜欢风流。这勾栏院,本就是风流之所,而这风流之地的主人,接客的小姐们,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身价倍增,一下便真成了主人。
此时的小姐,是要挑客人的,他们并不会接待所有的来访者。此时的小姐,是占主动地位的。因为客人们要讲风流,而是不讲野蛮和粗鲁,所以,他们都会尊重小姐,尊重小姐的选择。
客人的尊重,和文化之风的熏陶,让每个小姐也都有了自己的品味。小姐在接客时,就会按自己的品味接待自己欣赏的客人。当然,最受欢迎的人,是那种风流潇洒的文士。
此时的大宋,是文人的天下,武都头一介武夫,是很难受到小姐、特别是那些小姐中的名星的赏识的。所以,与武松同来的土兵,并没有把握今天会有小姐把武松带入自己的闺房。常言说的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土兵收了情男们的钱,就得把事情办好。可是,这事儿他来的时候也真没底。
现在好了,有老鸨子出面,这事儿就成了。因为老鸨子一定会把武松安排进一?
阅读活出人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