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_活出人样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红莲的心思没白动,她一下就迷住了客人。红莲用风韵迷住客人,在酒楼服务的小姐也都看到了。顺风酒楼的小姐们也学着他们大姐的样子,玩风韵,弄风情,结果把来这里的客人迷得团团转,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银子。

当然,商人嘛,都是会算计的人,见到好的也不会放过的,于是,刘宾白在大宋弄下的风顺酒楼,和来的那个地方的同名酒楼一样,服务小姐们一个个地都被前来的客人带回了家。

红莲这会信了,她娇娇地对刘宾白牢骚说:“都被弄走了,我都招不过来了。”

虽然嘴上这样说,可红莲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这也标致着她也成功了。

阳谷县在刘宾白和师爷和管理下,名声越来越大,客人们在阳谷县玩得开心,活得滋润,个个都是乐不思蜀。

京城的达官们也都听说了,于是,他们也一拨一拨地前来考察,前来视察。

阳谷县成了全大宋的头份。

阳谷县的知县大老爷也真是个人物,如果不是随大员来阳谷县考察,他还真是不回来,真放手让武松和师爷干。当然,银子是不能断了送过来。

阳谷县的知县老爷真是让同行羡慕。

074喜得子,武家有后人

生了,生了,潘金莲生了。

潘金莲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这个大胖小子,重达八斤八两!

潘金莲也是一个明白人,她知道自己的肚子,寄托着武家的希望。所以,自从怀孕后,潘金莲就安心在家保胎。

一般人不知道,山东人女人天生就有育孩子的能力,他们怀孕反应不强烈,所以,他们的生育过程并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潘金莲发现自己怀孕,并不是像那些没用的妇女,是通过呕吐,没完没了的呕吐发现的,而是在她两个月没来红,她才发现的。好在这期间武松忙,后来又搬走了,不然两个人再整一回激烈的,弄不好就给整掉了。

武松这一阶段的忙活,武松这一阶段取得的成就,基本上都是武大郎提供的情报。自从武大郎盘下了他们家边上的茶舍,他也免去了奔波之苦。虽然不在街上游走了,可武大郎的消息并不闭塞,因为茶舍就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地方。

知道武松如此能干,潘金莲和武大郎都很兴奋,特别是武大郎。兄弟的能干,让他很是能感觉神气,从来没有的神气。人们也知道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也乐意在他面前说武松的事情,于是,武松的一切,武大郎全都知道。

武松功成为了阳谷县名人,喜欢盘龙附凤的人更受去武大郎的茶社了,于是,武大郎的生意也特别好。再加上武松现在的名头,武大郎和潘金莲夫妇,在阳谷县也是很得意,沾武松的光,他们活得越来越有滋味。

阳谷县的情男们,一开始还惦记着潘金莲,千方百计地打听潘金莲的消息,想尽办法接近潘金莲,为此,潘金莲的丫环,没少得好处。阳谷县的情男们可是真下功夫,真下本儿。可是,阳谷县的情男们没有坚持多久也就放弃了。

阳谷县的情男们放弃对潘金莲的追求,并不是他们泄气了,而是因为他们有了另外的追求目标,他们改追求白花花的银子了。阳谷县的经济搞活,让人们都有事情做了。同时,阳谷县的经济搞活,也让人们有了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银子。

也就是说,刘宾白学着来的那边的一个领袖那样一挥手,阳谷县人民有了方向,冲着白花花的银子,勇猛地冲去!

这可是好事,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得有人指引,只有有人指引,人民众群才能汇成洪流,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冲破一切时艰险阻,踏出一条大道来。

刘宾白也是真行,这主意出的,这经济给搞活的,楞是把阳谷县的情男们都引到奔银子的大道上去了,这得用多大力气呵。

想当年,在刘宾白来的那个地方,中央电台广告投标,一家名叫秦池酒厂的做酒的工厂,一举中标。然后,他们的酒,就出名了,成了名酒。于是,全国人民就都喝他们的酒。于是,他们就发了财。

想当初,秦池酒花了大价在中央电视台中了标,有反对者说,秦池酒做了一个赔本的买卖,可是,事实告诉人们,秦池酒厂,“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秦池人可是赚大发了。

刘宾白在阳谷县也用了这一招,打出了“三碗不过岗”的名头,让阳谷县的白酒有了名声,让全大宋的人民都喝他们的酒,于是,全大宋的银子就往阳谷县流来了。于是,阳谷县就成了遍地是银子,就看你低不低头捡了。

有低头就能捡银子的好事谁不做?别说跟银子有仇了,就是谁生活不得指着银子?情男的多情,更需要银子做为支持,他们更需要银子,他们也相信,只要腰里的银子足,什么样的女子都能拿下。所以,阳谷县的情男们就先放一下追求女人的目标,决定先把银子抓到手在说。

后来,刘宾白又弄了一系例的玩意儿,阳谷县的人民眼花缭乱,当然也包括阳谷县的情男们了,于是,就没人再去自找麻烦,想办法追求美人潘金莲了。特别是,后来百艳楼又招来了江南的女子,人们更想不起潘金莲了。

说起江南的女子,又是一番故事。几个江南来的生意人,在群艳楼看争花魁,开始挺开心,可看多了,就觉得北方的女子没有江南的好。他们不但想,还说了。这下可好,他们的话引起了争执。这个江南来的生意人,一生气,回去后,真拐来了几个南方的佳丽。

常言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常言还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那几个江南商人弄来的南方佳丽,真是不含糊,让阳谷县以及北方的商人开了眼。要说靓丽,南方的佳丽并不见得比北方的好多少,可是,南方佳丽有着北方佳丽

阅读活出人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