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春花烂漫,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今年不能赔钱,首先要在洋城站稳脚跟,”集团的编委老何一边气宇轩昂的讲话,一边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绝对可以做到这一点。”
偌大的会议室里很安静,二三十个年轻人围坐在圆桌旁,像听圣经一样专心致志地听着老何的训话。这是《队报》的创刊大会,这些人从四面八方会集过来。或群贤毕至,或群魔乱舞。
“下面宣布任命决定,”老何从桌子上的一堆纸里翻出来一张,一字一句,照本宣科:“经集团研究决定,《队报》从3月1日起创刊,任命如下:怀之林为主编,潘如君为执行副主编,赵子友和李阳为副主编。”
在座的人们都清楚,虽然怀之林是主编,但他只是名义上的管理者。他是《都市报》的总编,主要精力还要放在那里。而潘如君才是《队报》的实际掌控人。
尽管是报业集团编委,更是“桃谷六仙”的顶头上司,但潘如君们并没太把老何放在眼里。老何更像这个集团的大管家,平时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管得乐此不疲,津津有味。有一次率领检查团检查卫生。到体育部后,老何把所有的犄角旮栏都认认真真摸了个遍,临走时似乎还忘了什么事情。
半个钟头后,老何又重新折回来,郑重其事地问潘如君:“你们桌子底下的那些废报纸哪里去了?”潘如君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哦,卖了,卖给收废品的了。不是打扫卫生嘛,也没地方扔,索性就卖了!”
老何哦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你们也要注意,这些报纸也是公家的财产,卖了就卖了,但那些钱可不能落入私人的腰包,虽然也没几个钱。”
这个段子让桃谷六仙乐了好几天,“老何同志何必呢?”他们觉得这个领导简直就是吝啬鬼,既不好玩,也不可爱。
让潘如君主政《队报》的领导班子,怀之林和老何起初的意见并不统一。按常理说,赵子友此前是《都市报》的体育部主任,他来当这个主编也顺理成章。但怀之林认为,论业务能力,潘如君绝对在赵子友之上。尤其是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体育报,对业务的要求非常高。而赵子友只是资历比潘如君深一些,由于自幼成长在贫困山区,据赵子友自己说,他10岁之前就没看过电视。上大学前对体育知识也一无所知,业务能力有明显的先天不足。
而老何对潘如君也不放心,他眼中的潘如君虽然是个大才子,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并不是管理型人才,尤其是性格过于散漫,平时吊儿郎当,不拘小节,如果让他当一把手,能否掌控全局尚不得而知,还容易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偏差。
相反,赵子友则稳当持重,虚心诚恳,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即使业务上不是最强的,但在群众中更有威望,也有人缘。
怀之林和老何的意见都被递交到了集团高层的常务会议上,最终怀之林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老何的意见也不是没被考虑。高层拿出的具体方案是,让怀之林暂时兼任《队报》的主编,而潘如君则主持工作,担任执行副主编。
这意思,显然是让怀之林给潘如君把把关,你强力推荐的人选自然得你扶上马送一程。过一段时间,如果潘如君经受住了考验,再把他扶正,再完全放任自流。
会场内依然很安静,并没按照惯例响起掌声,几个当事人也神态各异,怀之林目不转睛的向老何行注目礼,潘如君也早知道了这结果,听到自己名字时,狠狠吸了口烟,喷云吐雾起来。赵子友庄重肃穆,端坐如钟,李阳似乎有些疲惫,趴在了桌子上。
老何摘下眼镜,向周围的这些年轻人巡视一圈,嗓音也提高了八度:“我相信我们这个团队的实力,我也相信《队报》可以成为国内体育报纸的龙头老大,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打败同城对手《体育金报》,然后再杀到京都,和《竞赛》决一雌雄。”
虽然是创刊大会,但会议室里却简朴的不能再简朴了,既没有挂条幅也没有摆花篮。
“本来这个会是要在花园饭店开的,当初还打算邀请一些体育界的名流来捧场,”老何抑扬顿挫起来:“不过考虑到目前体育媒体的竞争环境和集团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是决定低调一些,明年吧,等《队报》赚了钱,在一周年的时候好好开个party。”
老何字正腔圆,言语中展现出不容置疑的霸气,这让潘如君很是享受。上次世界杯时,半死不活的《都市报》就是靠着以“桃谷六仙”为核心组成的体育部,搞了一份世界杯特刊,结果一发而不可收,《都市报》从此风靡珠江三角洲,发行量从5万份一跃达到20万份,不但摆脱了苟延残喘的处境,还在洋城的报业竞争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那以后,“桃谷六仙”在江湖上声名雀起,潘如君们也把尾巴翘上了天。他们嬉皮、有趣、泼辣,不羁的评论,在八股文盛行的体育新闻圈里掀起了强劲旋风。
除了相信自身实力外,桃谷六仙也没把这行业里的其他对手放在眼里。就算最牛的《竞赛》,即使发行量超过了一百万份,潘如君仍旧对它嗤之以鼻。尤其是《竞赛》黑板报般的简陋版式,总是遭到他们的挖苦和嘲笑,还被总结成八个字:土得掉渣,缺乏美感。
有一次,潘如君看着看着,实在觉得惨不忍睹,随手把《竞赛》扔到一边,嘴里还恨恨骂道:“什么玩意啊?真他妈恶心!”百万大报尚且如此,其余对手就更不值一提了。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是桃谷六仙给《竞赛》的评价。老屈居在《都市报》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于是,办一张专业报纸,给自己找一个更大的平台,逐步成了这帮人的梦想和共识。
现在正赶上报刊整合,报业集团从其他地方并购了几个刊号,这机会总算款款而来了。
老何继续讲话:“由于现在人手紧缺,《队报》编辑部同时还要负责《都市报》体育版的工作,等过一段时间,大家都缓过这口气了,你们这套人马再一分为二,《都市报》的体育部仍然要独立出来,这样更规范,也便于管理。”
这时候,老何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用眼珠从老花镜上方的空隙中瞟出来:“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来了?我怎么感觉缺了谁啊?”
老何掏掏耳朵,迅速在人们脸上浏览一圈,很快有了答案:“对啊,萧正峰怎么没来呀?”
晃眼的阳光穿透玻璃窗,照在18层楼的会议室里,斑斑驳驳,影影绰绰。
此时萧正峰正愤世嫉俗地行走在大马路上。他脚步匆匆,神色焦急,耳朵上还戴着耳机,边走边摇头晃脑地听着摇滚乐。这副尊荣是他平时的标准相。
摇滚和足球是萧正峰人生中的两大乐趣。心理学家说,同时爱好这两种东西的人具备轻度的疯癫和狂噪,他们往往智商高的离谱,情商低的吓人。
萧正峰把精力都投放到乐趣中,除此之外就不食人间烟火了。前任女友和他分手时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会同意她嫁给连电灯泡都不会换的人吗?”
知道今天开创刊大会,萧正峰还是睡过头了。因为迟到早已司空见惯,也没人知道他是成心还是无意。在“桃谷六仙”的组合中,萧正峰的才华和名气在江湖上公认是最大的,但创刊大会上他却不是主角。既然这样,萧正峰索性自动将自己划入到局外人的行列,连列席也失去了兴趣。
关于那个任命决定,萧正峰几天前就知道了。他对潘如君当执行副主编并无异议,从能力和私交上,他和潘如君都更亲密,更有共同语言。赵子友为人憨厚,在才气和学识上却和他俩不可同日而语。
阅读足球记者(报战)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