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不像卢嬷嬷这般激动,她的心已是枯井,不起一丝波澜。看清了董家,看清了董扬,她又岂会再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呢?!
“夫人,您这么说,老奴心里难受。”她家夫人还不到双十年华,却已是心如止水,怎不叫她心痛。
“卢嬷嬷,你快去办吧,不要告诉爹娘知道。”元秀轻声催促,不忘叮咛一声,不能让元父元母知晓。
“是。”卢嬷嬷收泪,转身出去了。
元秀坐了片刻,抬手摸上乌黑有光泽的发髻,上面还插着一支碧玉嵌金丝天然蜻蜓发簪,一支是金镶碧玉竹纹钗,是她仅剩下的唯二首饰。
她不能一支也不留,一是让二老看着她不是素面朝天,二是要为卢嬷嬷和碧玉的将来打算。
若董家有朝一日容不下她了,她也要让卢嬷嬷和碧玉能逃得一条生路,她就死而无憾了。
碧玉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是恍然走神的元秀,黄昏的余光洒落在元秀的脸上,为她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芒,又安静,又带着一丝决绝的意味。
“夫人。”碧玉的心头猛地一跳,忽的生出一股难受和害怕,急忙忙唤道。她不愿意看到发呆的元秀,总让她觉得元秀下一刻就要消失了一样。
元秀抬头看过去,笼罩在她周遭的寂寥和决绝消失无踪,碧玉才敢说话:“强哥儿叫的大夫来了,就在外头候着呢。”
“是那位老大夫吗?”元秀在秋竹院三年,偶尔有个头疼脑热,董家不会为她请董家专用的名医,只会先晾她几天,再草草请个大夫过来瞅瞅,就不闻不问了。
可是董家挑人也挑走了眼,请来的这个不出名的老大夫,却是一个医术高明,又有仁心的人。
不会因为元秀落难,就马虎看诊,敷衍的开方子。他开出来的药方,所需的草药价格便宜,药效却好上许多。
元秀要为元父元母请大夫,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又担心找这位大夫看诊的人多,找不到人,就吩咐元强,若老大夫不在,找他的徒弟也可。
老大夫的人品很好,他教出来的徒弟人品也好,就是医术比老大夫略逊一筹,还需要多多磨练。
“叫强哥儿请老大夫稍作片刻,我这就去请爹娘过去看诊。”元秀脚步匆匆,恨不得让老大夫一下子就治好爹的旧疾。
“是,夫人。”碧儿俏生生的应着,也匆匆走出去了。
不再沉寂的夫人,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
、17
经过一天的歇息,元父元母的气色比刚来时好了一些,至少不再那么的灰暗。
锐哥儿还在睡着,小小的人儿蜷手蜷脚,将自己蜷成一团,一眼看过去,根本不会感到那是一个小人儿。
元秀移开酸涩的眼光,跟元父元母说请了城里的老大夫,为他们夫妇看诊。
“我没事,还是叫强哥儿回了那位老大夫吧,不要再花不必要的银子了。”元父摆摆手,但他刚说完,就爆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他不得不弯下腰来。
“爹,娘,我手里有银子,董家每月都给我月例。我在秋竹院也没有花销的地方,您们上了年纪才要好生将养着。女儿哪怕不能在您们跟前侍奉,也就安心了。”
元秀捧了一盏温水,等元父不咳了,便递过去让他润润嗓子,还恳切的看向元母:“娘……”
“老爷,你就让老大夫瞧瞧吧。你身子康健,元秀才能不担心啊。”元母在旁劝说着,在苦寒的北地,他们请不到大夫看诊,也没有大夫肯为他们看诊,才会让元父有了旧疾。
而今,他们回来了,元秀又请了大夫过来,元母也想让元父看一看。他每日咳得时候多,她也担心着呢。
“爹,家里现在您是定心骨,您若是有什么万一。不说女儿距离千里之遥,不能在您面前尽孝,就是娘和小小的锐哥儿,还能指靠谁呢?”
心里的酸涩不停的涌上来,元秀低头,不让元父元母看到她眼角的泪光。她知道元父是为她节省银子,若是在昔日元家鼎盛时,元父又怎么会不肯看诊?
“大哥大嫂就留下锐哥儿这么一点骨血,您真的忍心丢下他不管,您真的忍心丢下娘么?”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元家就剩下老少三人,若两老谁有个万一,那家便不成家了,这是元秀最担心的!
“好,我看诊。”元父看看白发苍苍,憔悴不已的元母,再看看瘦瘦小小,仿佛不存在的锐哥儿,终究是点头了。
老妻,幼孙,还有已嫁为人妇的女儿,为了他们三人,他都不能对自己的身体不管不顾。
看元父不再坚持,元秀急忙叫碧儿请老大夫进来,又叫碧儿去抽屉里取银子过来。
老夫人为元父元母看过,又拉着锐哥儿的小手瞧了瞧,说都没有大碍,就是之前吃了太多苦,才会落下旧疾。
元父的旧疾吃一段汤药就能痊愈,不用吃很长时间。等痊愈后,多补养补养就好。也无需像从前一样锦衣玉食,只要吃的好一点,再加上药膳调理效果会更好。
元母和锐哥儿都需要调理,虽然说不用吃药,但元父元母身体要康健,锐哥儿身体强壮,要花费一笔不菲的银子。
元秀谢过老大夫,元强送老大夫回去,顺便将元父要喝的汤药取回来。因为元父元母不会久住,老大夫就开了几个方子,让他按照先后顺序服用。
“若能小住一段时间,调理起来会更加事半功倍的。”老大夫临走前,摇头叹
阅读嫌妻的美好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