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通鉴,可不是《资治通鉴》的简称,只是“鉴于往事”,不资于治道。
理由很简单,朝花夕拾吗?或者旧事重提罢了![.zhuixiaoshuo]
上节不是谈读书人秩序的改革吗,是宋朝时候的事,那时只是对考试制度简单的调整罢了,和现在的“体制教育”改革相比,宋朝的改革还谈不上读书人秩序的改革,只是表面的革新罢了,没有挖掘到教育体制的问题。当然了,那时的统治者那能关心到关于“你成长”的事。说白了,只关心自己的统治地位。
殊不知,教育人的问题还真关切到统治的问题(当然了,这才是近代考究发现的,不是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吗)。关于统治的问题,读书人免谈,我只说说作为老师的我面临的现状:
本人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八年了,也有两届学生毕业了,谈谈现状,切身体会。
体会最深的是,我的学生从为了考上一个高中(看清了,不是大学),不惜三年再三年的青春岁月,目的只有一个,考上高中,只要上了高中就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到现在我从七年级看到他们成长到九年级的时候,人数只剩下一半。
这就是现状。
还记的阿翔吗,他就是这种现状典型的产物。
阿翔是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生,我只带过英语课,不是班主任,但影响还是有点深。
他的第一届是怎么混出去的,我不知道,但他的这两年是怎么混过来的,对我的影响很深刻。
阿翔攻读第一届初中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全免,所以他的想法也许很简单:赶紧毕业,只为家里少个额外支出。
赶紧毕业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去打工。
打什么工,怎么打,这是他以后想的问题了。而今天,他做出的抉择,令我至今难以相通。
你想,他第二次来攻读初中,而且是已到了马上又三年快要完了的时候,他抉择:“去打工”。
我给他打过比方,这就好比孟母断的丝、拉到快要到山顶的车,咱们放弃不得。放弃考高中,不心疼,放弃这三年的青春岁月,着实让人心痛。
我终于没有打动他坚定的信念,走了。
就这样,他放弃了三年又两年的光辉岁月,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而是青春。
就这样,他放弃了考师专当个老师的梦,依然踏上了他打工的路。
我不解的是,他为何要再浪费两年的时间,然后又重新去打工呢?
他走的理由很简单,我问过他同宿舍的,说:“你在初中补上八辈子,也考不上个高中,数学老师奉告他的”(还有校长的因素,我已说过了)。
我说着数学老师也太那个了吧,我辛辛苦苦培养了两年了,快要毕业了,你迟不说,早不说,偏要在这个时候说,真是的。
这样的想法传到数学老师的耳朵里,他就亲自跟我摊牌,说把我的数学才考十八分,而且成绩基本稳定,我说你念了六年了,啊么连一个三十分都突破不了,我比你了解他,我带了他两届了(数学老师就是阿翔第一届的班主任)。
也难怪人家数学老师急,的确,数学就比我们班那个经常考十以内的女生稍微高点,突破不了二十分。
但自从他成了我的弟子后,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尤其是在我的引导下,对诗歌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说他什么时候写的两首诗吗,还真有点真性情。
摘录:
迟到的雪
阿翔
春天
才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迟到的雪
显得有些娇羞
像刚出嫁的女儿第一次回到娘家
她那水嫩水嫩的肌肤
抚mo上去就会融化
多么想成为那颗树
与她亲密接触
而不会融化
假如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请让我披上月光
徘徊在那颗树旁
生活如赏月
阿翔
阅读八零后光辉普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