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众人无不心惊,没人看的出来他是怎么做到的。随后的人回头见到己方的人卷成一团,口吐白沫,早已晕死过去。那几个原被打劫的人顿时大喜,而那为首领吃惊的张着嘴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目瞪口呆,口中忙呼道:“兄弟们上啊!双手难敌四脚。”
围上来的人一想便觉有理,便要再次围攻上来。
而那首领却马上转身逃走。姜瑜一看,右脚轻磕一个小石子,那石子如利箭般射出去,飞向那匪首。只听一声惨叫,那匪首便已到地不起。
强人们见此手段心胆俱寒,忙丢下手中的兵器四处逃窜。姜瑜也不予理会,上前道:“各位可安好?护卫身后走出一华服男子,只见其剑眉星目,全身隐隐有华贵之气,可见不是一般人,那人拱手道:“谢侠士出手相助,不然我等定要惨遭不幸。”
姜瑜谦虚的摆手道:“哪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
那男子道:“好一个拔刀相助,我姓程,这位是内子,这两位是我的孩儿,再次谢谢侠士,不如请这位侠士到府上饮几杯水酒,已表救命之恩。”
姜瑜本想拒绝,但见盛情难却又加上天色也不早了,就点头答应了。
第三章收徒
一行人乘车到城内时已是傍晚,因为有护卫提早回来安排。
在他们到达门口时,早有下人恭候。姜瑜到达门口,只见门口偌大,两边蹲着两座巨大的石狮,甚是威武。只见门匾上写着三个黑底红字----福王府。
福王是现今皇帝的亲叔叔,是开国功臣之一,凭着南征北讨,战无不胜,开国后却激流勇退,只愿做个闲散王爷,于是当今皇上赐洛阳为其封邑,让其养老。而福王在其封邑素有仁名,深受洛阳百姓及天下百姓的爱戴尊重。
姜瑜这才知道自己原来救下福王一家,忙拱手道:“原是王爷,草民失理了。”
福王忙上前双手托起道:“这可见外了,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姜瑜道:“草民,不敢。”
福王笑呵呵的道:“来,来,来。咱们就别在外头客气了,进府再说。”福王拉着姜瑜的手往里走去。
大厅里早有下人准备好一桌佳肴,福王对姜瑜道:“姜侠士,稍做休息,待我换身衣裳便来。”
姜瑜道:“请便。”姜瑜就坐在旁边,喝着下人端上来的茶,打量起四周的环境,只见雕梁画栋,上等的梨花木做的家具,四周布置的可算尽透着豪华奢贵。
须臾,福王便带着他的妾室及两个孩子从内室走了出来。人未到,声音已经传出来:“姜大侠,下人可有招待不周。”
姜瑜忙站起来道:“甚好,甚好。”
于是宾主便落座吃了起来,期间两人谈笑风生,融洽之至。
在谈话中姜瑜也是吃惊异常,自己常在江湖上行走也算见识广博,没想到福王也见识非凡。
他可能不知道福王年轻时时常假扮富商出去行走。其已过世的妻子便是这样认识的。酒至半酣,福王突然提出来,道:“姜大侠,我有一事相求。”姜瑜忙道:“福王又有何事尽管吩咐,何须用求字。”
福王微笑道:“那本王也就不矫情了,是这样的,我希望江大侠收下我的两个孩儿,带他们回贵派一番,让他们也有番成就。”
姜瑜这才打量起坐在身旁的两个孩子,大一点的甚是乖巧,鼻正梁高,两眼透露出一股灵气;而小一点的两眼滴溜溜的转,眼里尽是狡黠之气,一看就知道很淘气。不过两个都是生的可爱。姜瑜想到他们的身份一时有些踟蹰,道:“这….”
福王见其脸色似有犹豫,转念一想便已明白,忙道:“姜大侠放心,出了我福王的门,便是你们清玄派的弟子,你们想怎么教都可以。”
姜瑜一听此话心中暗想:“我若是拒绝便是不知进退了,再者两个孩子皆是上佳的习武之材,同时又可以跟福王府打好关系。”想到此处站起来道:“那在下就收下他们了。”
福王开心的转头对两个孩子说:“快,给你们的师傅敬茶。”两个公子皆是聪慧之人,小手捧着一杯茶,脆生生的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说完便拜了下去。
姜瑜忙扶起两个孩子欢喜的道:“好徒儿,好徒儿。”一手抱起一个孩童,左手摸着一个大点的孩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大点的孩童道:“我叫程源。”另一个小点的也赶忙献宝似的道:“我叫程琳。”
两个孩子是同父异母,程源的母亲名海棠是福王三年前在淮阳偶遇,后来两人日久生情便结为夫妇,可惜生下程源之后不久便过世了。福王现在的妻子是一个官员的女儿,刘氏。是程琳的生母。但心地极好,视程源为己出。
由于有了拜师这一事,姜瑜又在福王府耽搁了些日子,以便让他们多谢时间聚聚。
临走时,程琳突然哭喊着不去,最终哄了半天才上马车走了。
阅读天锥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