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还是不穿?这是一个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去动那双皮鞋,甚至我看都不看一眼。我很后悔当初买了那双鞋,我也很后悔我为什么不加点钱买一双好的。看着扬帆每天都穿着青春靓丽,特别是大海和安子我们三个每天都形影不离的,可是我的穿着和他们那简直都是不能比的。我有时候会恨我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里面,每天晚上我就望着天花板会问很多个为什么。也有的时候,我会劝我自己,不和别人比什么吃穿,为了打发自己的烦恼,我要么就写作,要么就看书,在文学中寻找着自己的那片天地。有时候这两种思想会在我的脑海中斗争得十分激烈,我感觉到自己都活在矛盾之中,我不知道我如何去处理这双皮鞋。
有一天我拿起了电话,这么长时间了,想问问家里的情况。(我打电话的时候,要打到我们村的小卖部,然后让小买部的人在去叫一下我家里人,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农村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接电话的是我的奶奶,他说现在家里比较冷了。我父母都出去打工去了,去新疆摘棉花。已经快十来天了。她还告诉我她现在身体都很好,现在在忙着挖土豆,还说让我不要管家里的事情,认真地把书读好,还问我饭吃的怎么样,习不习惯,最后奶奶还特意的嘱咐我说不要有什么负担,该花的钱你要花不要落在别人的后面等等。当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我不知道我那天的电话我是怎么挂了的。那次是我一个人在外面第一次流泪,可想而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怎么去挖完三四亩地里的土豆的。
我打完那次电话之后,我为我当初举动和想法而感到后悔。我真的无脸去面对奶奶那如虾的驼背,父亲那如梯田般的皱纹和母亲那如竹签一样的手指,这些都是因为我。可是我却在这里为我的出生和这些所谓的“面子”而大伤脑筋,想想这些我是多么得幼稚和汗颜啊!
也就在第二天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穿上了那双皮鞋,我不再因为我穿的不是名牌而感到羞愧。因为我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不允许我在生活上去过多地追求什么。而是应该很本分地去生活。
刚穿上皮鞋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不舒服。感觉到脚底下沉沉的,整个鞋也没有布鞋那样软和,而是硬邦邦的,很不舒服。我真的没有想到穿皮鞋还会很受罪。走起路来很不自然,不仅脚是硬邦邦的,连整个人都是硬邦邦的。可是,不管怎么样,我都坚持了一个星期。我把这些感觉告诉安子和大海的时候,他们两个都在笑我。大海说那是你没有穿习惯,习惯了就好多了,他们第一次穿皮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可是,一个星期下来,我的脚被磨的不成样子了。左右两个脚后跟都被磨出了两个水泡。
唉,也许这就是老天对于我这样的人的一种惩罚吧。
慢慢地我也习惯了穿皮鞋,并且,我对我的第一双皮鞋保养的都是很好的,我也不在感觉到什么羞愧,我有时也很自然地行走在校园之中。因为我知道,即使这四十元的皮鞋也是来之不易的。我应该去好好的珍惜。
过了几天爸爸也来电话说他在新疆那边摘棉花,现在那边有点不好做。他还问我现在需不需要钱,如果我什么想要的就去买,不要委屈了自己。钱不够他会想办法的。。我在电话这头告诉他和妈妈,我现在很好不要他们担心,不知道怎么了,我和家里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我就是害怕他们担心。我每次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什么都好,因为我知道爸爸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妈妈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可是每当我问他们时,他们就说那些小病不怕。越是这样,我越就感觉到自己有一种特别的犯罪感。
是的,我应该好好的去珍惜它的。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我的爱情诗
对于我们着些新入学的同学来说,校园里的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没过几天,在教学楼前面摆出一个小摊位,说“海心”文学社正在招收新的社员,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爱好文学写作。所以我很想去试一试,我过去了解了一下,是一男一女两个高年级的同学,而且两个都是我们中文专业的,他们听说我也是中文专业的都很高兴,说文学就是个人的一种爱好,如果加入了文学社就很有在系报和院报上优先发表文章的权利,而且到时候还会请一些教授来演讲或做报告什么的,或者搞一些培训什么的,都有优先参加的权利。他们说着说着我就有些心动。说实在的,我之所以转系来到中文系就是因为我对文学情有独钟,也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对艺术类的东西特别的感兴趣。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还两次在全国中小学生学作文竞赛中拿过一等奖,在县级的比赛中拿奖那更是常有的事情了。加入文学社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交自己的照片和二十块钱就可以了。我想了想,照片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这二十块钱就有点难办,因为我知道,二十块钱可能对别人没有什么,可是对于我来说,那将意味着二十天的早餐费。想想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舍不得,可是在安子和大海的劝解之下,一横心自己还是报了名。反正是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无所谓舍得不舍得的。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芳,她也很高兴,还鼓励我要多写出了些作品,最好争取多发表。
人最怕的就是鼓励,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人的鼓励。在芳的鼓励之下,我开始玩命的写作。基本上都是天天在构思我的诗句。也就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接触诗歌。终于我的有一篇诗歌发表在系报上面。当然那也是我写给芳的一首爱情诗,被我的好友林夕看到了,他那个时候已经是系报的主编了,非向我索要这首诗,于是他就拿去发表在系报上面。至今我还记得我写的那首我生命当中的第一首诗歌《我想我是海》。
我想我是海
那么你就是日月
你的运行永远在我心间
当月亮东升时
你我共同组成瑰丽的圣镜
当太阳西沉时
我把你紧紧搂在怀里
不论是遥远的古代
还是辉煌的将来
海的浪涛永远是汹涌澎湃
海的胸怀只为你而敞开。
当这首诗歌由系报发出去之后,几乎所有全系的学生都知道我了,而且林夕他还几次向我专门约稿,说多写些诗歌出来,还开玩笑的说,他要把我做为系报的特约馔稿人。他基本上隔三差五地向我要稿子。没有办法我只好再接再厉。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这生都获益非浅。华人小说吧m.hrsxb
第十六章情诗王子
这也要从我的另外一首诗歌说起,就是《从高原到江南》。
我从冰封的高原走来
身上带着丝丝的寒意
像一个流浪的难民
在饥饿中寻找江南的灵气
江南,扑朔迷离,烟雨蒙蒙
昔日那江南采莲的女子呢
惊起一滩鸥鹭的地方
依然残留着荷花的香
残红当舟,撑一柄荷伞
去采摘宋词中滴落的水珠
月色中的荷塘,我独自彷徨
直直的荷茎就是那铮铮风骨
西天的晚霞,如同采莲女遗留的红袖
就连溪流中的水草,也在悠悠的招摇
在江南我甘愿做一条蚯蚓
慢慢钻进她的怀抱
多情的江南啊
当我重新踏上那高原时
能不能带走你的温柔
当这首诗歌发表是系报上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主讲我们现代文学老师罗教授他找到我,对我写的诗歌给予了一定的评价,还说要我一定再接再厉,有了好的文章之后,一定不要局限在校园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你可以去尝试《槐荫文学》、《长江文艺》,还有你们那里的《青海湖》等等,这些省级的刊物,然后再去进军全国的那些《诗刊》等。如果写不出东西来了之后,不要做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你想走写作这条路,就一定多看些中国的古典文学,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他还给我举了好多作家的例子来说明读古典文学的重要性。最后他还要我把我写的诗歌整理出来拿给他看。
于是我回去之后连夜把我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到第二天的时候就给他拿了上去。没有想到的是,老师第三天的时候就给我了我,当我打开一看,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做了好多的批示和修改。他还在课堂上当着那么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朗读我的诗歌,从此,同学们还送给我一个“情诗王子”的雅号。
我真正的文学写作开始了。
第十七章换来的稿费
从此我狠命的写作,也不再局限于诗歌了,我开始也尝试着写些其它题材的文章,写完以后我就向一些小型的文学社投稿,我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我自己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心里感受,终于我一篇《布鞋》在槐荫文学上发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我在同学们中间是越来越有名声了。当然,这次成功的经历也为我赚来了人生的一次稿费,虽然只有很少的二十块钱。芳也在不断的鼓励我,说实在的我很感谢芳,如果没有我和芳的这段感情,可能也就没有我的诗歌。因为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给她的,为了表达我的谢意,我决定用二十块钱给她买一件礼物,可是,只有二十块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呢?想来想去,我决定给她买一支发卡。我自己一个人跑到附近的一家饰品店去看看。最后我看中了一个银白色的蝴蝶型的发卡,刚刚好二十块钱。然后我让老板给我专门的包了一下,打算晚上的时候我再送给芳。
晚上我约她去到了我们经常去的湖心亭上,夏日的夜晚非常的凉爽,湖心亭也有好多的人,有学生,也有附近的居民。湖面平的跟镜子一样,附近宿舍楼的灯光照在湖面上发出粼粼的波光。一阵阵的微风吹来,镜面被打碎,有无数个小镜子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并不刺眼。湖里还有田田的荷叶,如同舞女的裙。在湖里,最热闹的是青蛙,好象这就是它们的舞台和天地。
“芳,你知道吗?我拿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次稿费啊!”我说。
“知道,祝贺你啦。你真厉害!”芳高兴地说。
“虽然钱不多,但是我很高兴,为了祝贺一下,我给你买了个礼物。”说完我拿出了盒子,放到她手了。
“真的啊!”芳高兴地叫了起来。
她把那个礼盒拿在手了翻来覆去的看,然后又摇了摇。
“里面什么东西啊”芳问我。
“你自己猜猜看啊!”我故意买关子。
“是手镯?”
“不是!”
“项链?”
“不是!”
“那一定是发卡吧?”芳坚定地说。
我惊呆了,怎么她几下子就猜着了。为了给他买什么礼物,我可是琢磨了老半天啊!
“打开看一看不就知道了!”我无奈的说。
于是芳打开了盒子,打开一看果然是发卡。
“太好了!谢谢你!”说完她也不在乎人,当场就给了我一个香吻。
第十八章吃饭的困难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们这些来自西北的同学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记得小的时候,我家是很少吃大米的,那时大米在农村也很少,只有每年去交公粮的时候,如果交的公粮多了,粮站的人是不会退的,他们就会把多余的粮食折成等价的大米给农民。就因为这样农民上粮的时候都是自己先估算一下,谁也不肯多带粮食去,因为大米要比麦子贵的多。也许是物以希为贵吧,能吃到大米的机会自然就少了,除了自家有的,就是赶上那家办喜事,在席上就能见到大米。在南方极其普通的大米却在我们那里变成了宴席上一道美味的佳肴。可是,父亲却要在上粮的时候多带点麦子,为的就是给家里换点大米。实际上就是给我和姐姐解谗的。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如果谁吃了大米,那么他就故意不擦嘴,在小伙伴当中故意引来一声声啧啧的惊叹。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早上妈妈在做米饭,本来我起得特别早,可是妈妈要去早工,去干活,但是来的时候她偏偏做了大米饭。我就硬是冒着迟到的危险,冒着被挨手版的危险在等着吃那顿米饭,结果没有等急就自己动手吃了一次夹生米饭,当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的嘴上留下一点痕迹——米粒。
那时侯我天真的以为要是能天天吃到大米那有多好啊!当我问家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只要你考上大学有了工作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
现在我已经连续吃了两个月的米饭了,刚开始感觉很好吃,以为终于能天天吃到大米了,儿时的愿望实现了,不用吃完了以后还要在嘴边挂米粒,但是我发现大米是越来越难吃了,有时候刚吃进去一口就要感觉能吐出来。每次去打饭的时候我连两毛钱的米都吃不了。
关键时刻还是大海比较厉害,当他向我们班的其他同学打听到他们在外面包餐,一天两餐才150块钱,一荤一素。关键是他可以每天供应米饭和馒头,吃米饭和馒头是不要钱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下午我们三个就去那家餐馆看了一下,当场就定了下来。我们回去给芳一说,没想到芳也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之后我们四个人就开始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我们中午两荤两素,到了晚上也是两荤两素,我们基本上是吃馒头的,没有想到山东人吃馒头比我们还厉害,芳顿顿要吃馒头,就这样我们的吃饭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决。
有时候,我们同班同学四五个人凑到一起吃,人多也很热闹。慢慢地我们发现问题来了,老板娘做的馒头是有数的,在那家餐馆吃饭的学生很多的,除了我们四个之外还有好几拨,如果谁去的早谁就有馒头吃,去的晚的就没有馒头,只能吃米饭了。
第十九章抢馒头大战
为了让大家能吃到馒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人早一点去先拣好馒头。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谁让芳那么的爱吃馒头啊!所以,不管是什么课到最后一节的时候,课程上到一半我就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去,拣好馒头等着他们三个人的到来。
从此,我们几帮人就开始进行了一场“馒头争夺赛”,谁来的时间早,谁就把所有的馒头都拣光,后来的人一个馒头都吃不到。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上到半节课再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比我们来的还要早,不到11点他们就已经开始吃饭了。当然那天我们四个就没有馒头吃了。当他们三个来的时候,把我好好的给损了一顿。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吃着馒头的样子,我们气不打一处来。大海怒吼说,明天我不上课也要吃到馒头。
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第三节下课的时候他就跑出去拣馒头,点好菜之后他就回来上课,等到他刚坐在教室,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已经下课了。之后我们四就去吃饭了。这次让他们那帮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比他们后来居然还能吃到馒头。之后没是我们几个之间无休止的枪馒头大战。
这时候,安子好像有点看不下去了,他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就给我们说,要不我们给老板娘说一说吧,让他多做点馒头,这样下去老是抢来抢去,不是他们吃不到馒头,就是我们吃不到馒头,大家出门都不是很容易啊。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之后我们就把这种情况给老板娘说了一下,老板娘也表示同意,但是她说馒头没有多余的,因为她的做馒头的锅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就那么大,多的做不了。但她表示让我们有馒头吃。
以后我们的确是吃到了馒头,也没有发生抢馒头的事情,但是令我们不爽的是馒头只能一个人吃到一个,有的时候,芳也是吃米饭吃不下,我就主动把我的那个馒头留给她,芳好像也知道我不想吃馒头一样,总是把他自己的那一分留给我,就这样在我和芳之间为了一个馒头推来让去,结果却是每次都让大海和安子给吃了。
实际上,老板娘不是没有做馒头的家什,而是做馒头成本大一点。我们四个人半吃米饭半吃馒头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我们就换了另外一家餐馆包餐。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吃到足够的馒头。
在那里我们遇到了和大海同一个地方的老乡——王明。手机小说阅读m.hrsxb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二十章认识王明
看到王明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可以说和大海属于同类型的。他个头不高,但是从他的言谈中就可以看出他属于混的那一类
阅读穷小子空手泡到了极品美女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