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成和小真离开这间石室,旋即处身于一片翠绿葱茏的竹林之中,高挺秀丽的碧竹之间一条小径蜿蜒向前。
小真变幻成女童,拉着李玄成沿着小径行向竹林深处。小径曲折蜿蜒,两侧碧竹婆娑,绿意盎然。转眼来到竹林深处,一座竹屋出现在眼前。
竹屋内竹榻、竹椅、竹几……一应俱全。墙壁上挂着几幅帛书,帛书上写着形态各异的“剑”字。李玄成细数一遍,墙壁上共挂了九幅帛书,每幅帛书上分别写了两个“剑”字,只是方位各异,有上下、左右、左倾、右斜、阴阳、旋转……
李玄成奇怪地看了一眼小真,小真耸耸肩膀,小手摸着小鼻子,道:不要看我,我这个老妖怪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啊!说完,径自爬到竹榻上,竟然酣然入睡。
李玄成无奈地笑一笑,他可不想长久地困在幻阵里,他必须尽快地找到破解幻阵的方法离开这里。
就这样过了数日,李玄成每日坐在那里观看揣摩帛书,小真除了睡觉,就是在竹林里游玩,两人倒是互不干扰。
这一日,李玄成略感神识耗损,遂运转元神化心幻形术修养元神。忽地,识海一阵波澜,黑白两个神识漩涡急速旋转,转瞬变幻成一黑一白两个小人,模样玲珑透明,面目依稀与自己相似,小人各持一柄小剑,黑人持白,白人持黑,翩翩舞了起来。此时,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两个小人越舞越快,白剑舞出阵阵煞气,黑剑却是罡气十足。旋即两人对攻起来,你来我往,或刺、或劈、或截、或撩……漫天剑雨,煞气、罡气四处弥漫,舞到最后,只看见百道流光在空中飞舞,煞是好看。
“难道是剑意?”李玄成心神激荡。暗将百道流光舞动的路数与竹屋帛书上的“剑”字笔画笔意相互印证,果然雷同。
李玄成的元神渐渐沉浸在剑意流光之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李玄成蓦然惊醒,环顾身周,景物已变,一间空旷的石室中,小真正茫然地看着自己。
李玄成道:怎么了?……
小真苦笑道:我正要问你呢!我正在竹林中游玩,忽然就到了这里。
李玄成四下观瞧,只见石室墙壁上布满道道剑痕,地上到处散落着绢帛的碎片。
李玄成急忙将绢帛聚拢拼接,却发现绢帛上空空如也,之前在竹屋所见的帛书“剑”字荡然无存。
“怎么会这样?”李玄成喃喃道。
小真撇撇嘴道:你拿了一柄破剑四处乱劈,差点将我也杀了。
李玄成尴尬一笑,才发现自己手中持着那柄玄冰剑,剑身已经破烂不堪,无法再用了。
小真笑道:这是飞剑哎,你当是砍柴刀么!
李玄成哈哈大笑。
小真道:看来你已经悟到了帛书“剑”字的秘密了啊。
李玄成点头道:是剑意,一共一百零八种剑意,根据这些剑意可以炼制一百零八柄飞剑,不过材料恐怕难寻,其中三十六柄飞剑要用带有罡气的材料炼制。另外七十二柄飞剑要用带有煞气材料炼制。
小真皱眉道:罡煞之气?什么材料能炼制出罡煞二气来啊!
李玄成道:我是以武入道,武道讲究内外兼修,所谓“内”既是养气练气的功夫,要通经络,圆周天,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气就是物之气机,气机阻塞,生机断绝,罡煞之气也是气机的一种。
小真道:如此说来,世间生灵万物皆有气机了?
李玄成道:是啊,道宗修真最讲内修之术,首重爱气、尊神、重精,《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曰:“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生成,生成长养,最重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还有典籍中称:“精神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保生必须养气,所谓服气,亦称吐纳,食气,即吸收天地间之生气,故有“食谷者知而夭,食气者神而寿”的说法,所谓行气,亦称炼气,即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所谓修内丹,即结丹,是以人身为丹鼎,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以神为运用,在自己身中烧炼,使精、气、神不散而成“圣胎”。
小真看他引经论典,不服辨道:这是道宗修真,那佛宗、魔修、鬼修、妖修、邪修呢?
李玄成笑道:一理通,百理融,万法归宗,大相径庭。区分只在功利人心之间,魔亦有正,鬼亦有情,要不怎么会有邪修呢!这些人比魔,比鬼更可怕。
顿了顿,又笑道:讲得远了,还是回到罡煞二气上吧。
小真哼了一声,道:就你歪理邪说多!
李玄成微微一笑,两人均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小真叫道:这里是极北苦寒之地,岂不是阴煞之气最重?
李玄成一拍额头,从落云戒中取出一堆玄冰精髓和连个玉瓶,说道:我这里有玄冰精髓、寒玄雾、玄精魄,俱是阴煞之物。
小真惊讶地张大嘴,叫道:你是个怪物,这样的东西你也能收集到!
阅读落云逐风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