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靓一来,房间里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氛。梅逸之把自己开始入市的消息告诉了沈靓,沈靓睁着那双大眼睛道:“梅老师你可真行,现在其他公司根本就揽不到资金管理,手上都是一笔糊涂帐,亏得连家都不认识了。不过,听他们说,指数还没见底,还会有最后一跌。你不再等等?”
“大家都认为要到某某点位,历史证明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市场不会按着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去走,我‘笨鸟先飞’,也没满仓,余下的资金,等趋势明朗后再进去,这样既有攻击又有防御。”梅逸之侃侃而论道。
“那你有什么股票可推荐给我母亲的?不许藏私啊。”沈靓道。“你现在做了分析师,再让你母亲买股票不合适吧?干脆就投基金了,那是政策允许的。”梅逸之道。沈靓听了无奈的点了点头道:“那现在就可以买点了吧?我对市场没信心,还想看看。”
“可以进去了,先投资一半的资金吧。亏了算我的。虽然在熊市中,技术指标能够超卖了再超卖,如同牛市中可以超买了再超买一样,但我觉得无论是估值还是从逆向思维出发,都是值得出手一试的时候了。”梅逸之很有信心的道。
“那好,我们拉钩。我的嫁妆钱不能亏的哦,不然以后没人娶了怎么办?”沈靓笑眯眯的伸出小指道。
“我最近考虑着准备辞职了。公司如果运作的成功,希望你也来我这边,我就不需要再去另外招募人才了。”梅逸之严肃的说道。“去就去呗,又一本正经的。就喜欢你这样子,不过我知道你不是装出来的。”沈靓仍然开着梅逸之玩笑道。
梅逸之和沈靓聊了很久,本来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很大的舒缓。他虽然自己心里也没把握,不过还是坚持认为目前的估值,已经完全可以大胆建仓了,只是由于管理的是别人的资金,所以才有些提心吊胆,如果是自己的资金,恐怕已经全部满仓后,不再去看指数的涨跌了。
华人书香吧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待到多头亮剑时(1)
沈靓想留在梅逸之那里,不过在梅逸之坚持下,只得噘着个嘴在梅逸之的护送下回了自己的租住地。
梅逸之觉得自己一向无法了解女孩子的心思,他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沈靓把他当作哪种朋友来看待。沈靓的异###朋友不少,###格比一般人活泼的多。梅逸之自从有了前车之鉴后,就觉得感情不能强求,况且以后沈靓可能还要和自己一起创业工作,再这样胡里胡涂下去,以后的关系更不好处理了。
股市又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小幅盘跌走势,但很多股票都拒绝再创出新低,尽管市场仍然看空者占据绝大多数,但嘴上唱空的多,付诸行动的却越来越少,很多深套的资金,早已采取了冬眠的办法来“眼不见为净”,股市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在一个融资功能始终强于投资功能定位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恢复市场的融资功能,长期的熊市肯定是不现实的。梅逸之已经强烈感觉到股市的趋势要扭转了。
陆陆续续的,梅逸之又把各仓位调高到70%左右,然后打电话回家,让父亲去开了个基金帐户,把家里不用的闲钱投了一点基金。
就当唱空舆论仍然一边倒时,股权分置改革的消息正式出台了,漫长的熊市,已经从千禧年开始,走了近五个年头。这个消息在出台之时,市场并没有把它当作利好来看待。因为解决了分置问题后,就意味着以前不能流通的占到市场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开始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虽然中间有个锁定期的缓冲阶段,但市场大扩容是肯定的。
这个消息,对所有的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是个特大的利好,不能流通的股份,开始进入流通程序,那就意味着资本可以流动起来,变活了。梅逸之投的法人股,也属于这部分非流通股,这对他而言,是个好消息。总算赌对了,这是梅逸之看到这则信息后的第一反应。
同时,梅逸之也强烈感觉到,股权分置问题困扰了市场多年,现在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了,一定不会再让市场这么继续熊下去,股市需要活跃起来,才能顺利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既然市场对股权分置带来的“一股独大”等问题深恶痛绝,那么改变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进步,市场至少需要一个偏暖的环境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不过梅逸之一贯不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就能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弊端。他始终觉得,即便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仍然具备绝对的控股权,除了少数股本结构比较特殊分散的公司外,绝大多数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具备绝对话语权的。类似融资圈钱、制定惊人天价薪酬、公司管理混乱,董事会效率不高等“一股独大”所造成的内部人控制和寻租行为等种种弊端,并不会因为全流通了,就能予以通盘解决或者是自然消除。全流通环境下。内部人控制仍将维系下去。股市,永远只有利益,而没有绝对的公平博弈。他还为此专门写了一些文章,来对如何解决“一股独大”的弊端提了自己不少的设想。
这个时间段,谁也不知道股权分置能给股市带来这么大的牛市,基金管理者在这个时候也只不过是谨慎看好后市,盈利的目标定的都很低。认为能获得年度20%以上的收益,就会被人看作是“狂人”了。几年的大熊市,已经把所有参与者都培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惊弓之鸟”。
第三十三章待到多头亮剑时(2)
但在这波惨烈熊市中未受到过重创的梅逸之,心态却比大多数人都好,当指数从底部脱离后,向上涨了10%左右后,别人都在减仓或观望时,他就把管理的帐户全部打满了仓。他认为这波反弹的压力位在千三左右,因为这一带盘整的时间最长,筹码堆积的较多,涨到这一带才可能遇上强劲的阻力。现在点位介入,还有利可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逐渐转暖起来,虽然市场参与者的熊市心态还未彻底改变,但恐慌气氛不再,只不过都还没能料到,未来的股市将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持续“疯牛”行情。梅逸之也同样没能预料到,不过他是个做大趋势的人,只要市场的趋势仍然是向上的势头,就会一直待在市场里。
这些天,梅逸之正在四处找办公的地点,以前那地方只是过渡之用,现在既然准备辞职出来大干一场,环境稍微好一些、宽敞一些的办公地方是必须的。
阿四和大胖都被发动了起来四处去寻找合适的场地。阿四是当地人,地面上的事比梅逸之熟得多,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少说说也有百来个,没多久,就在一个位置还可以的地方,找到了半层楼面大的地方。这地方不算写字楼,以前是一家单位的办公楼,只有八层,不过房价比写字楼要便宜得多,每个楼面的房间都不大,但房间数量多,非常便于投资公司这样不需大统间办公的特征。
梅逸之先和那租赁方签了一年的合同,他认为这样的地方也只能过渡一段时期,以后公司上规模了,必须要找更气派些的地方,投资公司这种类型,门面装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这地方不需要怎么去装饰了,木地板和粉刷得很洁白干净的墙面先凑合着用。就是要去置办一些办公家具和用品,这事阿四自告奋勇说自己的老婆很熟,梅逸之就请小周去联系解决。
这天,梅逸之正拉着沈靓四处去看电脑,准备进一批配置在每个办公室。这时手机响了。“梅大哥,我是杜宛儿,你还记得我吗?”梅逸之愣了下后道:“没忘没忘。有事吗?”
“我和小君,想请你来家玩。小君现在在乡下自己造了房子,刚弄好不久,我们就想请你来作客。不知道梅大哥肯不肯今天就过来。”杜宛儿在电话那头试探着问道。梅逸之知道,杜宛儿提到的小君,就是那画油画的,好象叫常梦君。梅逸之看了看时间,觉得稍微晚了些,就对杜宛儿道:“既然在乡下,那就周末再说吧。你把地址告诉我,我记一下。”
“我们那很难找的,也没车通。我们约好个时间,小君和我就去接你,你还住原来的地方吗?”杜宛儿道。梅逸之觉得有些羞愧,自己一点变化都没有,还住在老地方没挪窝。“就在我公司门口会合吧,早上九点。那到时再联络吧。”梅逸之又客气了几句结束了通话。
“是谁啊?今天才星期几啊?就这么早约了?”身边的沈靓笑嘻嘻道。
“就是你以前来见到过的那小女孩。现在和一个画家在一起呢,在乡下造了房子,让我去作客来着。”梅逸之道。
“哦。就是那把你扔下不管的小保姆啊。人家的命可好哦,找上了个大画家。人比人气死人哇。”沈靓若有所指道。梅逸之有些惭愧,只能故作不知,没去接沈靓的口。
周六的时候,准九点,那油画家和杜宛儿就开了辆吉普车等在了梅逸之约定的地方。梅逸之公车脱班,去得晚了些。见梅逸之走向车,杜宛儿和常梦君都下了车来迎他。杜宛儿高兴得跑上去拉住梅逸之就问长问短,搞得梅逸之很狼狈。
第三十三章待到多头亮剑时(3)
“宛儿,上车吧,去了家再和梅哥聊吧。”常梦君说完,就开了车门请梅逸之上车。
常梦君的画室坐落在郊区的一片大竹林外,别墅的后面就是一大片茂林修竹。竹林的深处,是一座不高的山丘。到了那地方后,梅逸之就有点傻了,这别墅造得太漂亮了。别墅主要分前庭花园和建筑两部分。前庭花园并没有经过刻意的人工布置,主要是种植了大量的巴蕉和几株红枫和两株银杏树。梅逸之知道,种植巴蕉是为了享受一下雨打巴蕉那种古代文人墨客的惬意情怀,而红枫和银杏,在秋天时欣赏其霜红与明黄,那种色彩的对比,也会使整个园子平添很多诗意。
建筑部分外观很简单,就是一幢很普通的二层建筑。但是建筑的面积很大。常梦君一边带路,一边和梅逸之介绍道:“一楼用作画室,二楼则是起居室和书房。地下室的面积也很大,主要是用于堆放大量的杂物。”
进了屋后,梅逸之就看到顶天立地的大落地窗外的幽深竹林。常梦君又介绍说:“一楼的窗户都是采用的钢化玻璃,其强度足以抵御任何铁器的冲击。”梅逸之点点头道:“很气派,也很有诗意。不是画家,肯定设计不出这样的理念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心态自然能保持平和的状态。”
“快给梅哥倒些喝的啊?傻愣着干嘛啊?”常梦君看到杜宛儿一直跟在后面就道。
“急什么?你不能去倒啊,我来带梅哥四处去参观一下。”杜宛儿说完,就邀请梅逸之去看常梦君的画室。一楼的画室主要分为油画工作区和国画工作区两部分。油画都采用画架来作画,而国画则需要一张面积很大的画案来泼墨挥彩,所以两个画室是独立的。
两个画室的面积都很大,以至于厨房和餐厅的面积反而被大大挤压了。杜宛儿对梅逸之道:“这里连煤气管道还未通,只能让人每月一次的送煤气罐来解决做饭的问题。其他都不错,空气也好,就是日常购物什么的不方便。我又不会开车,每次都要小君开着车带我去城里买。”
梅逸之点了点头道:“什么事都有利有弊,这里的地价便宜,自己造房的代价也低很多。不过再怎么,这里的造价也低不了。你家小君可真有前途,几年时间就有如此大作为。”
梅逸之不得不佩服杜宛儿的眼光,同时心里也有种莫名的失落,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过上这种世外桃园娇妻相伴的日子呢?
杜宛儿陪梅逸之四处参观后;就忙着去准备中饭了。常梦君泡了壶茶,就请梅逸之去二楼的书房品茗聊天。通过交谈,梅逸之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常梦君的画被大资金相中了后在大肆炒作,梅逸之平时难得也看看这类书画拍卖的信息作为消遣,让他一直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藏市的炒家放弃了供应量永不会增加的古代书画,而去疯狂炒作现代画家的作品,梅逸之一直就觉得,现代书画家,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书画家,作品能够无限制的制作出来,在股市中就是所谓的能无休止“扩容”。
疑问归疑问,这个领域不熟悉,就没发表意见的必要。不过常梦君也一直表示,自己从没想到今天这样的成绩,动辙百万的拍卖价格,常常让他犹如置身梦里一般。
中饭的时候,梅逸之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准备辞职替人管理运作资金的事,常梦君就道:“宛儿经常看你在电视上做分析,一看就是很久。现在的工作不是很好吗?辞职出来是不是风险太大了?”梅逸之知道隔行如隔山,所以也就说自己也是尝试一下,没和常梦君多解释什么。
“我对数字一向没什么概念,数学成绩也一直很差。我也准备长期投资些理财产品,或直接买些股票放着,可对股票知识一窍不通。梅哥你觉得如何投资才能获取稳定的收益,我也不指望能赚大钱,就比银行利息高些就很满足了。”常梦君问道。
“买股票也没有一种统一的经典模式可以照着去做,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不注重回报股东,市场的稳健长期投资氛围始终无法形成,赚取股价之间波动的差价成为市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这种以博取价格差的行为,只是零和博弈而已,并不会产生真正的财富。以长一点的周期来看,能够持续高于银行利息的投资,那已是投资高手了,因为在熊市中,亏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盈利的比例。你这问题太大了,一时半会也说不透。不过,熊市不持股,牛市积极进攻,那至少已经有了一半的赢面了,很多人亏就亏在牛市熊市都不停的忙活,这样牛市赚下的利润,在熊市中又被彻底清洗,这都是过于贪婪造成的,如果只是每次牛市参与一下,保持良好心态,那么百分之百会是赢家的。”梅逸之笑了笑回答道。
“小君,家里那么多闲钱放着,还不如让梅大哥来替我们炒吧。”杜宛儿道。
“哦,可以啊。把钱给梅哥管理,我也很放心啊。”常梦君忙点头道。梅逸之本不想做熟人的业务,不过杜宛儿非常认真的求了梅逸之几次,梅逸之才答应先尝试着运作一年。然后就把开户的知识用纸简单写了下来,让他们办好了股东帐户和资金帐户后,再和他联系。不过梅逸之也把自己的收费标准说了下,开着公司,每年的工资和房租等运营费用惊人,不论是谁,都不能免费操作。
“那是自然,开了公司大家都得吃饭。我现在还很感激梅哥那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常梦君用动情的语调说道。
吃了饭后,梅逸之又和他们聊了会,就准备告辞了。杜宛儿还想让梅逸之留下来吃晚饭,梅逸之笑着道:“好久没吃你烧的菜了,刚吃了很多。以后时间长着呢,有空我再来吧。”“那好,梅哥不许骗我,以后一周至少来一次啊。”杜宛儿说道。梅逸之觉得杜宛儿不但成熟了许多,###格也开始开朗和任###起来,这大概都要归结于常梦君的功劳。
回去由于要走很多路才能坐上交通工具,常梦君又开着车把梅逸之送回了城。
华人书香吧bsp;第三十四章股改进行时(1)
过了几天;常梦君就把帐户代码和交易密码电话告诉了梅逸之。梅逸之问清了他开户的证券公司后,就在网上下载了交易软件,然后进入了常梦君的股票帐户。其他客户也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进行交易,不同的客户开在不同的证券公司,不可能去每个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替他们买卖。
梅逸之因为不想做短线,看中的是长期收益后的利润提取,所以没有让这些被管理帐户的客户去集中开设在一家证券公司。有些资金管理者,往往除了提取年度管理费用,还频繁的对客户的帐户进行买卖,从而收取券商的返佣,两面收钱。这种办法有些竭泽而渔,首先在大熊市中,交易越频繁,亏损就越厉害,到年底一盘帐,大亏!如何收取管理费?本来就说明盈利多少才提取管理费用的,这样做是因小失大。其次,在大牛市中,持股的周期要长,频繁交易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频繁的交易,反而欲速则不达,收益最差。
所以梅逸之对管理资金的帐户开在哪并无要求,他也没准备和人签书面协议,只是以口头协议来完成。由于相关法律不允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虽然梅逸之不准备把公司办成证券咨询机构,但即便签定了书面协议,也未必受法律保护。代客理财,一直是行业内的灰色地带,也没有法律法规禁止,都是与客户私下约定,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当然这种风险只是投资风险,由于客户的资金不用交给管理者,都是自己的帐户,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携款人间蒸发的事。
不过类似到结算时,客户不愿支付管理费用的事也时常发生。上波牛市,蔡雨涵的公司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所以后来蔡雨涵索###制定了盈利过10%就马上提取管理费的办法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梅逸之觉得这种办法也不错,觉得日后也效仿这种模式,过了10%先提取一次,然后再是满50%再提取一次。不过这要等到盈利达到后再去和客户谈。
公司经过半个多月左右的筹备,算是正式开张了。阿四和大胖在其他地方也是瞎混,所以都到公司来当正式的操盘手了。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来的时候,梅逸之就和他们先说好了,股票的选择,都由他来定,短线基本不做考虑。阿四和大胖本来就佩服梅逸之的选股水平,自己不动脑筋都由梅逸之来操心,反而更舒服,所以都举双手赞成。
沈靓和小周都想辞了职一起来干,但被梅逸之拦住了。梅逸之主要考虑无法提前获知这波行情的持久###,如果是时间只有几月的中级反弹,那么她们两个根本没必要来帮忙,现在的饭碗都不错,虽然辞了职以后凭着那张证也能重新再找,但毕竟很麻烦。为此,小周倒没意见,夫妻两个在这么小的办公地方混在一起,厌都厌死了,白天到黑夜都见着面,烦!阿四也不赞成让小周来,觉得拘束。可沈靓就没这么好应付,还对梅逸之发了脾气,梅逸之知道她想和自己一起工作,不过他是个骂不还口的人,沈靓发了一通脾气后,见梅逸之一点反应也没有,就没辙了。
梅逸之的辞职,让研发部的头头很惊讶,当梅逸之递上辞呈时,头头?
阅读解禁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