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芝公司的营业执照办下来,和原来家用电子厂的特许营业证有很大的区别。
以前与外商合作的来料加工,只能成为家电厂的一个车间。
现在与英芝公司合作的来料加工厂,可以单独成立电子厂,独立核算,英芝公司能独立外引内联,有独立的进出口权。
本来按顺序是英芝公司为父,家电厂为子,现在本末倒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争论不清的问题在这里得到具体体现。
开改开放是前所未有的,许多问题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边做边改。两个牌子一套班子,工作照样正常开展。
赵继龙承包后,他和朱子峰密锣紧鼓在香港招商引资。发出的上千封招商函也有了回应。
有几个外商上来接触流露出强烈的合作愿望。
家电厂在向南村的六层厂房远远不够了。
厂务会议上,赵继龙作出决定,鼓励厂部有能力的人员出去办厂,厂部投资三万元作为开办费,新合作的来料加工厂,可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分散在南安市的各个地方。
韦厂长在岗春村租了一幢厂房,成立了:英宝电子厂。
张良在黄岭村租了一幢厂房,成立了两间电子厂:英华、英丰电子厂。
车间主任费明表现突出也被委以重任,担任了英汇电子厂的厂长,工厂座落在笋岭村里。
新年刚过不久,英芝公司属下的电子厂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到处露出了头角。
其时,南安市原来的许多自然村,都大力兴建厂房出租,赚取租金。
南安市也建立了许多工业区,大量厂房等待出租。
英芝属下的工厂大多选择在自然村里,因为厂房租金相对较便宜。
企业迅速扩张,厂部招调了大量的社会精英。
原来赵子龙读大学时的老师也有三人从省城调进了英芝公司。
同班同学高放也找到了赵继龙,读大学时高放是班长。调来英芝公司后,赵继龙任命他为英芝公司的副总经理。
英芝公司不仅仅招引外商,同时也寻找机会进行内联。形成一个外引内联的格局,一举将公司做大做强。
欧华的发展部忙得不可开交,报关人员一下就新招了三位。
这时,一位在广东昌乐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年青人原平,也丢弃了铁饭碗投奔到了赵继龙的髦下。
原平被分配到了发展部。
原平是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七八年考上广东省机械学院的。
毕业后分配到了省农机二厂,后来调入到昌乐工商局。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中央决定将原来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升为工商行政管理局。
在工商局里,原平的学历是最高的,当时正提倡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局里把他列为第二梯队,准备提拨。
在局里他妥善处理了几个案件,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其中有昌乐县山源公社汽车走私大案,他任专案组组长。案件问题解决迅速合理合法,山源公社书记也无话可说。
有一次,一单小案,下面工商所处理了一天,所长也弄得头大,无法解决,求助于原平,半小时内他就彻底解决了问题。
原来星期天,工商人员在街头带回来两个穿着军服在贩卖特效药丸的军人。他们自称是一八九三四一部队制药厂的。
经检查,有工商营业执照,所有证件合法。迅问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对方提供的电话,打过去也没人接。
没有任何鉴定证明两位军人贩卖的是假药。
如果再查不出任何破绽,工商所将无条件放人,而且不能乱罚款。
到了下午,两位军人开始以守为攻,不但要求放人放物,还要公开在街头贴出告示,向他们道歉,赔偿经济损失!
本来,工商人员是想抓他们回来,罚款没收材物,警告不准再到街头贩卖特效药的,结果被倒打一耙。形势于己很不利。
原平来到工商所,看了讯问笔录后,仔细检查有关证件,他把一包包的特效药认真看了看后,心中有了底,他发现了其它问题。
他进了所长办公室嘀咕了几句,亲自对两人重新讯问。
原平严肃地说道:“特效药是真是假我估且不问,但你们自己看,你们制作特效药的商标?!”
两人一惊:“商标怎么了?”
原平在查看他们的特效药时发现是用八一军旗作商标的。
原平严励地正色道:“你们违反了商标法,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里面规定军旗不能作为商标使用!”
两人一听,脸色变白,像隔夜油条软了下来。
最后老老实实交了罚款,耷拉着脑袋灰溜溜走出了工商所。
发展部部长欧华递上一大叠资料给原平:“你负责跑政府批文,办工商执照这条线吧。”
原平接过资料像接过重重的担子:“有任务吗?”
欧华似卸了担子般轻松:“有二间内地企业,一个是武汉天线厂,另一个是石家庄五金工具厂,要和我们合作。”
工商局过来的原平一听明白了一半:“打算与我方合作,成立内联企业?”
欧华眼晴夜晚的萤火虫一般亮了亮:“对,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两间公司人马都在深圳,一个在国商大厦租了办公室,另一个在我们六楼最后面的一间房里。”
原平清楚了大概:“内联企业需要到政府部门申报批文,有了批文才能办牌照。”
欧华的双眼这时月亮般圆了:“嗨,你还很内行呢,现在就是整理这两份资料,拿到工业委员会去报批。”
原平翻了翻凌乱的资料问道:“除了这些,送给工委报批的资料,应有一份标准的合同格式,将数据填上去,再写两份可行性报告,基本齐了。”
欧华笑着点头:“我说你很内行嘛,标准的合同格式在文员关小姐那里,你问她拿。”
文员关小姐是从车间选拨上来的,长得很漂亮文静。
自从张良出外开厂后,李雄升任为人事部部长。
选拔文员时,是另一位才女文娜考得第一名,关洋第二,但关洋长得比她靓,李雄做了手脚,结果文娜功亏一篑被刷了下去。嘿,做女人易,漂亮的女人更易,漂亮的女人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易上加易。
李雄长得又白又瘦,符合显得奸诈的定律。他的目的昭然若揭,想在车间选妃呢,他要对她下手,下手太难听,他想追求她。
李雄深知追靓女四部曲:胆大、心细、脸皮厦,脚要勤。李雄隔三差我就跑到女宿舍,又是借书,又是约她出去看电影,关洋也看出了他的目的,故意放出话来:最理想的夫妇是北方的男子,南方的女子,北方的小伙子高大威猛,南方的姑娘温柔可爱。
嘿嘿,李雄这个潮洲人,国语都读不准,把东风西风读成东空西空,把画廊念成发廊,可想而知,追求关小姐,只能是望洋兴叹啦!
原平从关洋手中拿到了标准的合同格式。
两天后,欧华和他一起来到了工业发展委员会。
工委的办事员简单问了一些情况后,说要送给领导报批,不过审核这关要经过他,叫他俩回去等通知。
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他俩躲在一个小卖部里避雨。
欧华心情很好,请原平吃了一个伍角钱的甜筒。
甜筒其实就是冰激凌,下面用脆皮包裹,有好几种味道,有香芋味,有草莓味,有菠萝味的。
原平第一次吃这东西。
欧华见原平三下五除二吃完,说道:“好吃吧?等批文下来,叫老总加工资,天天吃甜筒。”
说到加工资,原平心里一股胃酸和着菠萝味翻上了嗓子眼,他把醋意很浓的酸水回肚里,悻悻地想道:从县城工商局调来大城市英芝公司才每月领到二百元工资,原来在工商局工作除了工资,有月奖,季度奖,年终奖,一年下来能拿到五、六千元。,两百元工资,就好比七十岁的老翁生了个儿子,何时才能长大?差距太大了。
唉!如今竟然落到吃一个甜筒也要别人请的地步。
雨过了,天晴了,他和欧华回到了公司。
等通知,倒不如直接说,等月亮从西边爬出来。
欧华和原平在公司左等三天,右等三天,左右再等三天,也不见动静。
俩人又跑到工委找那位办事员。一来二去就熟了,聊起话来就有长有短。
办事员问起了他们企业的情况,听说他们和外商合作生产的收录音机就有了兴趣。
他分别递给他们一张名片。
哦,名片上的名字是田跃进,职务是科长。有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是临时用原子笔写上去的。
“田科长,我们送上来的资料有段时间了,什么时候能批呀?”欧华时不时将闲聊拉上正题。
“正在审批,你看这里厚厚的资料,都是等着审批的,有些不合格的还要枪毙哩,有些想蒙混过关,搞皮包公司的。给点耐心,呃,你们生产的收录机是几个喇叭的?”田跃进翻着桌面上的资料,漫不经心地说道。两眼偶尔用余光扫了扫俩人。
“四个喇叭,双卡座手提式的,有那么大。”原平两手掌伸开比划着,刚好竖在桌面的玻璃板上。
田科长两眼顺着他的两手往上移,眼光停在原平的笑脸上:“挺大的,外商蛮有实力嘛。”
原平压低声音问道:“田科长住在那里?”
田科长会意地扬了扬嘴角,话留在嘴边没有说出来,他拿过刚给原平的名片反转过来,用笔在背面写上了住址。
欧华还没反应过来,田跃进说有事要出去,批文的事叫他们耐心等通知。
回到公司,原平告诉欧华,田科长是想等他们送东西。
欧华摇摇头说:“切,要什么,直接开口不就得了,转弯抹角的,鬼知道他葫芦装什么药?”
“嗨,你以为你在乡下看风水呀,看一次多少钱?”原平一咕噜把一杯水喝了下去。
“看来叫你跑这条线,是叫对了,政府部门出来的人懂得这些猫腻,你认为送什么东西合适?”欧华询问道。
“咳,这还用问吗?我都不知你是不是扮猪吃老虎?!”原平指着办公室里样板柜上的大收录机:“他要这种双卡座四喇叭的收录机!”
欧华说:“这好办呀,到金威车间拿一台不就得了!”
赵总听完欧华的汇报后,半信半疑地说道:“怎么现在办事还要送礼?”这话说得蛮大声,隔壁的原平听得一清二楚。原平心想,这是赵总有意说给大家听到的,尤其是特意让他听见。
欧华喜欢贪小便宜,办公室里的人都知道,他办理报关报批手续,也很奇怪,有时办得快,有时办得慢,后来港商都心知肚明,每次过港都会带上两条免税万宝路香烟送给欧华,欧华烟瘾大,一天两包烟,所抽的烟都不用自己掏钱,抽的还是进口靓烟。
港商过关,上来就奔他的办公室,送烟也不避嫌,用胶袋装的两条烟,“叭”地一声扔在他桌面上,一声:“欧蛇(欧先生)早晨!”笑着寒喧两句就下楼了。
晚上,欧华和原平提着收录机和一抽生果,敲开了田科长的家门。
田科长见是他们俩,热情客气地倒茶让座,一改办公上班时的正人君子形象,有说有笑:“好的,好的,这部机我试听试听,看看你们公司生产的收录机质量如何?!”
嘿,事情办得真漂亮,不出两天,工委田科长来电话通知:“批文下来了,你们过来拿吧!”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现在早餐省去,只食两餐无所谓,阿哥我顶得住!但是来公司上班二个月没有住宿,就是老虎也被玩死。原平心想,再催催人事部李部长,安排一个几尺的床位也行。
这两个月来,在南安边检站和老乡铺,俩个牛高马大的小伙子挤一张单人床,实在无法睡。原平有时半夜醒来,还见他用耳塞插入电视看午夜场。
老乡在边检站办公室工作,部队的纪律铁打的硬,白天准时上班,晚上睡不好,弄得俩人整天无精打采。
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原平正在睡梦中,突然被人掀开被子。
“你还在睡懒觉,做大爷啊,不想出操?”一个军官模样的中年人,厉声喝道。
原平睡眼惺松,抬头看看军官,又望望宿舍,知道老乡一早出操了,一定是站领导来查房了。他喃喃地说:“我是陈波老乡,昨晚聊得太晚,在这里睡着了。”
“什么,地方老百姓,跑到军营里睡?我看你老乡这次够戗!”军官说着话,蹬蹬蹬地出去了。
陈波回来后,脸色不太好,显然被领导批评了:“原平,先吃点早餐,我和你去找找你单位领导,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
原平说:“我跟领导说去,你就不要去了,没理由诺大一个公司,连一个床位都没有!”
一上班,原平找到李雄把情况说了,李雄面露难色:“厂部搬到向南村,都没找到宿舍……”
“其他干部住哪?”
“有些干部是本地人,有一些是几个人合伙租农民的旧屋,自己解决住宿,没办法啦。”李雄咧嘴笑了笑,露出了一颗金牙。
真是说得有声有色。原平说:“七楼天台边不是有三间小阁楼吗?”
在天台上有三间小阁楼,一间是一年前从湛江调来的苏老师一家三口住着。另外两间分别是公司男女干部的宿舍,但是宿舍已经爆满。
李雄见原平要求住宿非常坚决,只好说:“上去宿舍看看吧。”
宿舍里摆有七张床位,都是上下两层,其中一个床位是单层的。
李雄看了看:“这样吧,我叫电工班,拿几条角铁焊上去,加一层床位。”
原平如获至宝,情不自禁:“好,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我是学机械的,有焊机,钢锯我自己动手,谢谢你了李部长。”
李雄也回了一句:“谢什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嘛,不过床板要自己买。”
俩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原平说干就干,到电工班借来工具,和木工尹基一起七手八脚一会就把床架搭起来了。
原平舍不得花钱买床板,在车间拿来一些纸皮箱铺了上去。
“嗨,总算有一个窝了!”原平两手用力压了压摊开的纸皮,觉得还算结实。
回到办公室,发展部基建组的焦中把原平叫到一旁:“哎,下午没啥干,和我一起去一趟关外的水湾。”
“到水湾干什么?”
焦中神秘地小声道:“追钱。”
“追钱?你把我当黑社会的老大呀?”
“是这样的,我在水湾帮农民建了几幢住宅,建好半年了,尾数收不回,我看你有领导的模样,像一个大老板,你就假扮我的老板,说要催交欠款,追农民把尾数还清。”
“哎呀,焦中你还真能想呀,咳,我惨就惨在像大老板呀,嘿嘿嘿。”原平笑道。
“唉,一帮化骨龙,要吃要喝,好像刀仔锯大树一样,虽然一点点来,也顶不住,工资又不高,不挣点外块行吗?”坐在去水湾的中巴上,焦中对原平说。
“赚的外块贴补家用?”原平不加思索地问道,话音刚落,原平觉得只有傻瓜才这样问。
“你说呢?”
阅读中国第一个公开的百万富豪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