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三教元首,各谴门人入凡尘,两国交锋,再现天玄教徒踪
且不说萧漓行至何处,但是那地仙界,现在的局势就十分紧张,那大唐现在是热闹连连,唐王李玄光将逝,各大皇子现在都在争位,因那唐王这么多年以来并不曾拟定太子,所以诸皇子都想争这皇位,当真是争得不亦乐乎。但有竞争实力的却只有那么四个,大皇子李罡诚,此人心机深沉,又与阐教一脉的修士来往过密,得阐教门生拥护,实是不小的势力。
有七皇子李天罡,心性随和,与那人教的修士交好,身手势力众多,朝廷中的大臣有一半是支持他地,那十皇子李慕仙乃一仙道高手,虽不成仙位,却也有返虚的修为,其性暴戾,却与那截教一脉的修士交好,还有那十三皇子李谷正,此人好喜仙道,追求虚无飘渺的大道,虽是性情淡雅,却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豪杰人物,他虽与三大教派毫无干系,却受一帮散流金仙拥护,其势力也不可小视。
截教,金鳖岛,碧游宫
“禀师尊!各岛各府,各山各洞弟子门人俱已到来!”水火童子进来传话,那碧游宫中坐着那盘古开天以来,证得混元道果,万仙之祖、三清之一的玉清通天教主,这位教主乃大德人物,当年为弟子意气,一人独战四圣,却是不小的本事,也可说为了弟子动了嗔痴。
通天教主将手中的古卷放置一旁吩咐道:“将他们唤进来!”水火童子诺了一声,便转身出宫,将宫外众人全然唤进碧游宫,不过时,就见那碧游宫中人潮拥挤,却是全都进了宫中,在众诸弟子,有上四代弟子无当圣母、金灵圣母,上四代弟子中,只剩这两位圣母,那多宝道人现今已是佛门三世佛之一,自不拜这道家教主了。又有三仙岛三霄、罗浮山赵公明、九龙岛四圣、金鳌岛十大天君、火龙岛罗宣、九龙岛刘环、九龙岛吕岳、李平、陈庚、骷髅山石矶娘娘、丘鸣山火灵圣母等,又有闻仲、菡芝仙、彩云仙子、痴仙马遂、乌云仙、毗芦仙、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等。一时间,碧游宫内万仙云集,却是别有一番气势。
“尔等今朝脱得大难,合该享三十六亿年的清净时光,但眼下大劫,三界之中生灵皆要渡过,你等也不能免!”通天教主说道,那里诸仙,有碧霄娘娘上前问道:“师尊!此次我等脱得大难,该找那阐教门人好好的出了这口恶气!”她这话音刚落,那里有就云霄娘娘喝道:“妹子!还不闭嘴!”碧霄娘娘摄于姐姐素日威压,倒也不敢再做声,通天教主听得那碧霄娘娘的话,略一沉思道:“碧霄此言有理,只是此事尚须好生计算,不然又教你等吃亏!”有那赵公明虽脱得大难,却因失了二十四颗定海珠而生出怨恨之心,他恨道:“老师容禀,当年那燃灯贼道将我护身之宝定海珠拿走,此恨实不可消,还望老师做主,帮我抢夺回来!”通天教主晓得这弟子的怨气实在是大,他便说道:“日后那宝珠自有归你之时,莫要强求,此时你等要做的,就是修真养气,将当年的本事全部恢复!”
“尊师尊法旨!”那里众仙哪敢违抗?其间有无当圣母受通天教主一时庇护,并未遭劫,不上封神榜,法力自不受封神榜的束缚,此时的法力却是越发大了,她乃截教上四代弟子之一,受通天器重,又未遭劫,此时统管截教一切事物。
“大哥,你往哪里去?”出了碧游宫,云霄娘娘见赵公明驾虎准备离去,却是上前问道,赵公明笑道:“自然是回我的罗浮山了!怎地?妹妹有事?”云霄娘娘笑道:“大哥,现今世界不太平,你还是住在我们姐妹的三仙岛吧!一来有个照应,二来也可常相见得,免了相思之感!”听得这话,赵公明略微沉思道:“妹妹此言当真?”那里碧霄娘娘走来笑道:“大哥,难道姐姐会骗你不成?”云霄娘娘伸出手指点了她的眉心一下说道:“你呀!毫无规矩!”赵公明晓得她三人是诚心邀自己前往,便道:“如此,便打扰三位妹妹了!”琼霄娘娘听得这话,眉头微微皱了皱道:“大哥,你我四人兄妹一场,难道还要说这等言语不成?”赵公明一时无语,却是笑了两声。他四人刚准备动身,又有那菡芝仙、彩云仙子走过来说道:“几位何往?”云霄娘娘笑道:“准备回三仙岛!”那里菡芝仙便说道:“我那山中无趣,若姐姐不嫌弃,便与姐姐们一道,住在那三仙岛如何?”彩云仙子听得,也说要一起住,云霄娘娘一怔,却也不推迟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你二人来我尚欢迎,哪里有嫌弃理!”那二仙顿时大喜。将这些事情完毕,六人同时驾云,往那三仙岛去了。
且不说这碧游宫如何,那阐教玉虚宫中,却也是人声鼎沸,一改往日的清淡平庸,此时的景象,却是阐教众仙到了,就在玉虚宫中听候元始天尊的旨意吩咐。
“禀教主,那大唐大皇子有意入我阐教,不知道老师如何处置?”一仙人上前说道,这人乃阐教三代门人,奉玉虚法旨在大唐为官,此仙唤做安虚真人,原名刘子正,乃是是赤精子的门下,那元始天尊闭目说道:“那李天罡与广成子有缘,便列在广成子的门下吧!”广成子连忙恭敬的说道:“尊师尊法旨!”元始天尊又道:“我阐教要扶持那李天罡为唐王,此乃天数,那李天罡合该享那人皇之位!”他门下诸弟子皆称诺,有南极仙翁上前说道:“禀老师,那威胜国一直不肯臣服,望老师做指教!”元始天尊面露深沉,在众诸弟子心里渲染起波,他们何时曾见这天尊有过这等脸色,一个个的心里想事,却不言语。
元始过了片刻说道:“那威胜国有天玄教为其护持,气运正佳,且不去管他,你叫那李天罡将唐王之位夺到,再去想此事!”那南极仙翁也不敢违抗,连忙道了声诺。
“诸门人弟子且先退下,只留广成子、云中子、清虚道德真君与南极,其他门人且自散去!”元始吩咐道,那里诸门人也不敢违抗,连忙退下,且子散开。只有那广成子四人面面相觑,却不知此一位天尊有何吩咐,那广成子自持是上十二代弟子之首,玉虚头一位击金钟的首仙,又曾是洪荒时期,三皇之一轩辕人皇之师,便自上前问道:“老师有何吩咐?”元始望着他笑了笑道:“你曾为轩辕人皇之师,此次又为人皇之师,此乃气运所定,任谁也改变不得,你且来,我与你一物件,让你授与那李天罡!”
广成子走近,那天尊拿出一方宝剑说道:“此乃轩辕剑,乃轩辕皇帝随身之物,此次大劫,三皇也免不了要了结因果,这剑乃是女娲娘娘自人皇处求得,我交与你将此剑授与李天罡!”广成子将宝剑持定道:“弟子待徒弟谢过老师赐剑!”元始挥挥手道:“你自去!你自去!”广成子不敢久留,连忙出了玉虚宫,往那大唐国行去。
元始天尊又对云中子与清虚道德真君说道:“你二人曾会过那天玄教主,他如何?”云中子不敢隐瞒,便说道:“弟子曾与他一会,此人神通广大,道行深不可测,却不知是何时修得,而且这人又神秘,弟子也不知其根底!”那清虚道德真君也说道:“那教主乃是个玄奇人物,一眼能识破我所修之术,又与我说了几句避灾的法门,当真玄妙,但弟子也不知其根底,此人行事诡异,当真神秘!”元始听得徒弟之言,只笑了几声便道:“此人神通之大,连我这已证混元的圣人也探测不出,似乎此人并非此一界中人,但却又不知其来历根本,我也奇怪得很,看来我得去大师兄那里一躺!”
云中子听得这话,心里更是敬佩那天玄教主,暗赞那教主神通广大,道行精深,忽地,他想起一事说道:“老师,那教主曾与我一面宝镜,也许师傅能凭此镜探知那人的根底!”说罢,便将那六乐照心镜拿出,元始手一拂,那宝镜就出现在他手中,他仔细把玩了几下,又以神念探之,却还是不清楚此物是何来历。
“此物玄奇,你可持之护身,不可小视了!”元始虽不知此物是何来历,却也知此物玄奇,不可小视,自己的拿盘古幡比起这宝镜也未必能胜得多少,心中虽是想喜欢,却也不好和门下弟子争,便将此镜又还与了云中子。“你们两个且自散去!”元始吩咐道,那二仙退下,出了玉虚宫,云中子归了终南山,广成子去了大唐。
“老师,那威胜国之事如何处治?”南极仙翁见得诸同门已经散去,便上前问道,他乃元始大弟子,知道的一些事情自然比别家要多得多,元始沉吟片刻道:“那天玄教主来历古怪,须要小心!”说罢,便不再言语,就见他双眼一闭,九龙沉香撵一起,却是上了云床,就见云床之上清光嘹亮,氤氲袅袅,南极见得,晓得元始不再说话,便走出宫去,寻得白鹤童子,一同闲游去了。
西方极乐世界
“道兄,那威胜国实是招惹不得!”准提道人自与袁无尘见过一场后,却立即上了西天,见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见准提道人这般模样,却是奇道:“道友何来?就说这等言语?”准提道人惭愧道:“适才与一道人争斗,却是失了一招!”那阿弥陀佛动容问道:“是何修士能让你也输一招?”准提道人面带羞红之色道:“那道人乃是青玄山天玄教的二代弟子之首,唤做袁无尘,尚未证得混元,但其法术精妙,我不能及也!”听得这番言语,阿弥陀佛顿时大惊,自天地开辟以来,修成混元道果,已盘古正宗为尊,他二人虽是已旁门证道,却也是习地鸿钧道人传下的鸿蒙之道,虽与那三清、女娲有些差异,却也不过是差上些许,他二人就是与三清中任何一人斗将起来,凭接自身法力,虽不说能赢,却也可落个不败之地。
此时闻听准提道人所说,一未证混元道果的修士竟可赢得圣人,却是不可思意,难以想象。阿弥陀佛惊道:“师弟此言是真?”非是他不相信准提道人的话,却是心底犹自不敢相信,他为佛门大教主,入四大皆空,成得寂灭之道,无喜无怒、无悲无欢、无生无死、无忧无愁、无思无虑,这般心境一直保持到现在,此时听得这话,却是震惊现于脸上,这消息不可谓不大了。
准提道人正色道:“难道我会欺骗师兄不成!那无尘道人虽是法力高强,若是以法宝胜我,我也不会服气,但他却是以煅金身之法强胜于我,我实是羞愧!”说罢,脸色黯然,心境有了些许波动,阿弥陀佛听得这话,更是一惊道:“师弟,你那金身之法独一无二,不说那三清、女娲会得,便是我,也不会,那天玄教有何大法,这煅金身之法就能胜你?”准提道人抬头无奈的说道:“那法门端地玄妙,凝结出来的金身法宝比我那尊圣像要强上不少,更加玄妙,我不得不服!”听了这话,阿弥陀佛这下方才信了,他的心境不似先前那样波动起伏,此时又入了那大寂灭的境界中,面上也无表情,只是疾苦之色越加浓重,他道:“这又如何是好?我西方先天不足,无那镇压气运的灵宝。本就弱于三清,若非女娲娘娘有意无意偏袒我教,我教安能有这般大的声势?”
“这也是无奈!谁让你我是旁门呢!比不得他盘古正宗!”准提道人也是无奈,他忽地想起一事说道:“自上次封神起,那通天教主心里定是怀有怨愤,此次安能不教人阐两教吃亏?你我吩咐门下弟子暂且不动,也不去招惹那天玄教,只在天竺修炼,日后等那截阐两教拼得两败俱伤之时,你我再趁火打劫!入主大唐!如何?”阿弥陀佛也无办法,点头称是,圣人有此作为,端地有些无耻,可是不这么做,却也无法。
过得几日,那西天之上,有无数佛门弟子来往,却是佛主阿弥陀有事要吩咐,那些弟子也不好不去,现在的佛门势大,有弟子无数,比之当年的截教还要声势浩大些。“阿弥陀佛与上师有何吩咐?”光明圣子佛上前问道,阿弥陀与准提道人互望一眼,然后就将这些一一说清楚,又吩咐下去,不许和天玄教下起任何冲突,那些佛陀倒也是知道好歹的人物,听得吩咐后,却是再不去与天玄教下起冲突。
三教之中,各有分派,那威胜国自胜了天竺后,袁无尘、梦千回并潇辰心三个皆回了青玄山,余下的天玄教三四代弟子全留在威胜国中,以待大劫到来。
(有喜好修心养道的朋友可以加群‘51980499’,《天玄论道》,同慕儒雅,望诸道友不吝道法,演讲其中!)
(昨天实在没心情写,在那里想东西,自己写的东西居然连自己也没办法解得出,在下实在是有些丢脸,还望诸位原谅则个。
以下是我昨天在想的东西,自己解不出,还望能解得出的道友帮我解下,漓尘多谢,不甚感激!
山石非山石,流水非流水。石非石兮石是石,水非水兮水是水。
见空自在,性自自在。如闻天籁者,是闻己心也,观空如是,自在亦如是。
竹水幽涧,有是不为者,然其己乎?以自然而涤心也,以花鸟而涤心也,以草木而涤心也,是涤心而修本心,见心是空,见空是空,所空亦无,所无既无,无无所无。
如闻天籁,如观自在,心自无为,性自无为,无为亦为,为所不为,有为出于无为,无为生于有为,是为也,是不为也,空我所空,闻我所闻,观我所观,自在也!
以上便是!)
\');
阅读娲皇――神的传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