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已经心灰意冷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响应丈夫的召唤了。她沉默不语,抚摸着那个暗蓝色的蜡染小包裹直掉泪。
刘英、康克清、邓六金、钟月林、危秀英等姊妹听说贺子珍要走,相约着急急来到毛泽东窑洞,见贺子珍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一个个心情沉重。
毛泽东见巾帼们来了,说:
“大家来得好,你们好好劝劝贺子珍,她非要走,怎么也挽留不住。”
刘英探头问贺子珍:
“子珍,一定要走?”
“待在这里,心里难受,走了好。”
“去哪儿?”康克清问。
“去上海治病,我一身的病,不治好,不行呐。”
邓六金说:
“不去那么远的地方,到附近散散心,不行吗?”
贺子珍叹了口气:
“散心,心都碎了,散不好了。”
毛泽东接过贺子珍的话: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出走延安(4)
“贺子珍不但身体有病,还有心病。”
钟月林对毛泽东说:
“主席,你就让着点贺子珍,她身体确实不好。”
毛泽东瞅了一眼贺子珍:
“你们不知道,这年头,贺子珍的脾气越来越大,我毛泽东惹不起,一说就要离婚,不然就是出走。”
贺子珍望了一眼毛泽东:
“你惹不起,我替你走。行吗?”
康克清劝阻着说:
“不说了,不说了,又越说越远了,子珍,走,去我窑洞坐坐。”
“我哪儿都不去,我要远离这个地方,走得远远的。”
邓六金上前强拉贺子珍的手:
“走,我们出外走走。”
刘英她们簇拥着贺子珍离开窑洞。
毛泽东目视着巾帼们的背影,长叹一口气。
“唉,地球要转,天要下雨,贺子珍要走,真没办法。”
肆
陕北公路上,一辆卡车在黄尘滚滚的公路上奔驰。驾驶室内坐着忧伤的贺子珍,双眼深情地凝视着奔驰而过的窗外景色,虽然多数是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缺少生气,但在她眼里,却有几分依恋。毕竟在这块土地上,她生活了一年多光景,留下的印象是难忘的。
卡车奔跑了一天,总算到达西安,已是薄暮时分。
贺子珍来到七贤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办事处主任林伯渠知道贺子珍要来,等候在那里,贺子珍一到,林伯渠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说:
“欢迎,欢迎,贺子珍同志。”
“林老,打扰你了。”
“哪里,哪里,只是你来得不是时候。”
贺子珍一惊:
“林老,你说啥?”
“近接电讯,上海已被日寇占领,沦为孤岛,目前去那里有困难。”
贺子珍迟疑了:
“那怎么办?”
“暂回延安,等待时机,如何?”
“林老,我的后脚迈出延安,前脚就不想回去了。”
林伯渠一笑:
“那么坚决?还是暂时回去好。”
下载
贺子珍一摆头:
“不回去,不愿回去受老毛的气。”
林伯渠双眼漾着笑意:
“唉!夫妻之间拌嘴,干嘛这么认真,人常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你和毛泽东已经是十年夫妻了。”
“林老,你不知道,毛泽东变了。”
林伯渠笑笑:
“当然变了,快变成中国共产党的头号人物了!”
“哼!大男子主义,喜欢独断专行。”
“如果真是这样,我可以写信劝劝他,你何故因此出走呢?”
“我要出来治病,好好休息一下。”
“在延安,不是同样可以休息?”
“林老,你不要写信,我的路,自己走,一句话,我决定要离开延安这块伤心地,改变一下环境。”
林伯渠想了想:
“那也好,你在西安住些时候,消消气,气消了,再回去。”
贺子珍却固执地说:
“不回去,我在这里等。”
伍
贺子珍暂时不能去上海,只得住在西安“八办”等待时机,林伯渠安排人员陪同贺子珍在西安游览,贺子珍便在古都西安过了一段暂时的平静生活。
就在贺子珍滞留西安的日子,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叫警卫员小李用木板钉了一个小木箱,将贺子珍忘记带走的小木梳、小刀、剪刀等小物件装在里面,叫一个“八办”来延安办事的工作人员,回去时顺便捎给贺子珍,同时告诉此人,要她转告贺子珍,延安的医疗条件,也会好起来的,她的病,可以在延安医治,叫她回来。
陆
贺子珍在西安“八办”住室的灯下抚摸着毛泽东托人捎来的小木箱,触景生情,怅然若失,陷入沉思。由于不知要等多时才能赴上海,她依稀涌动起一缕回归的念头。特别是当她踱到床边,打开那条红毛毯准备入睡之时,难忘的一幕幕,蓦地出现在眼前。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走延安(5)
寒冬的瑞金城。
毛泽东在家里看书,冻得瑟缩的身子裹着一床红毛毯,双脚踏在一盆炭火边。贺子珍有事外出,对毛泽东说:
“老毛,我出去办事,注意身上的毯子,不要着火啦。”
毛泽东“嗯嗯”应着,眼不离手上的书。
一会,贺子珍回来,走到门口,便看见家里在冒烟,急了,三步两步走到毛泽东身边,一手扯开掉在炭火盆一角的红毛毯,大声说:
阅读贺子珍与毛泽东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