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阅读_脱贫致富奔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三四十斤竹笋加上残留的水分,两框竹笋足足接近五十斤。几个孩子分成两组,吃力的抬着两个竹筐来到小溪边。夏晓晴寻了棵大树把紧紧地把绳子绑在上面,然后和夏大姐一起使劲把两个竹筐抛了下去。

噗通一声,两个竹筐分别落入水里,竹筐先还顺着水流漂浮了一阵,当溪水慢慢渗进竹筐后,两个竹筐都没了顶。夏晓晴又叫夏二郎拿来两根竹竿,撑在竹筐下,免得竹笋被整筐冲走就得不偿失了。

夏晓晴知道竹笋要在水里反复冲洗,才能去除涩味。虽然自己想到把用溪水当自来水用,但竹笋装在筐子里不能与溪水完全接触,不知道要在溪水里浸泡多久才行。夏晓晴叫夏大姐先回家,自己和二郎留下来守着就行,夏大姐却不肯,看来她也对竹笋抱有很大期望。

夏大郎下了学一刻都没耽搁就往家里走。回到家里,只看到五郎带着妞妞在院子里同小黑狗玩,找了一圈却不见大姐和其他几个弟妹,便问道:“五郎,大姐和二郎他们呢?咋都没在家里,不是要煮竹笋吗?”

“笋已经煮好了,大姐他们拿到小溪里去泡了。我也想去,但大姐说怕妞妞不听话,像二姐上次一样掉到水里,她让我在家里看着妞妞,不让我去,可四哥都去了。”夏五郎皱着小脸,一脸郁闷地说着。“大哥,要不你带我去把,我们一起把妞妞看好。”

“五郎,你就在家里看着吧,万一爹娘有事找人,家里得留一个。”夏大郎说完迅速的走了,只留下夏五郎在原地忿忿不平,觉得大家都欺负他小。

夏大郎快步出了院子,下了斜坡往小溪边走去。不一会儿就看见,大姐带着几个弟妹蹲在小溪边,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望着水里。夏大郎走上前去,在他们背后问道:“大姐,你们在看什么?”

夏大姐蹲在小溪边望着,正看得认真,背后冷不丁地发出个声音,把她吓了一跳,差点没站稳掉入水中,还好夏晓晴蹲在她旁边,拉了她一把才稳下身来。

夏大姐白着脸拍着胸口,对着夏大郎生气的说道:“大郎,作死啊。差点把我吓死,还好没掉下去。”

夏大郎看见自己差点惹出大祸,赶紧给大姐赔不是。

夏晓晴看着脚下的溪水,突然想到自己如果再掉下去,是不是也许就能穿回去了。转头再一想还是算了,自己前世就不会游泳,活活淹死也太痛苦了。记得自己穿过来的时候是夏天,过了这么久自己的身体应该都发臭了,想想都觉得发寒。

夏大姐受了惊吓,终于在几个弟妹的劝说下,回家去做饭了。

夏晓晴蹲在岸边,不时地用竹竿去拨弄一下竹筐。几个孩子在溪边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夏晓晴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几人才拽着绳子把两个竹筐拉上来。

“二妞,你看,有鱼卡在竹筐缝里了。”收好绳子把竹筐放在地上,夏大郎惊奇的发现竹筐上面竟然卡着一条鱼,那条鱼半截尾巴露在筐子外面一上一下的摆动着。

这也太神奇了吧,这样也能捉到鱼,难道它也被竹笋吸引了,还是古代的鱼太淳朴。想到晚餐终于可以有点油水了,夏晓晴心里是一阵欢喜。想当年自己为了减肥还只吃素菜,没想到现在到了这地方几天没吃到肉,连每天晚上做梦都是想吃肉。

“这鱼看着还不小呢,太好了,今天可以煮鱼汤喝了。”夏晓晴伸手把鱼尾巴塞进竹筐里去。“大哥,快把筐子抬回家去,不然鱼死了就不好吃了。”

夏二郎想着自己平时没少下河摸鱼,为毛就没能捉到条像样的鱼,今天放个竹筐下去就能顺道带条鱼上来,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

几个孩子抬着竹筐回到家里,就急急地解开进了鱼的竹筐上的麦秆,掀开盖子一看,除了那条卡在竹筐上的鱼,居然还有两三条小鱼。把另一筐也打开,竟然也有两条小鱼。都是正宗土鲫鱼,在前世早就吃不到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夏晓晴心里一阵腹诽。

看到有这么多条鱼,几个小的个个心花怒放。连妞妞都叫道:“鱼···鱼···,妞妞吃。”

夏大姐拿了木盆装了水,把几条鲫鱼放在里面,拿到厨房就开始打理起来,不一会儿几条鱼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地下了锅。夏晓晴撕了一截儿泡好的竹笋,在清水里洗了洗尝了起来,一点苦涩味都没了。夏晓晴赶紧洗了几根笋,切了片放在鱼汤里一起熬煮,又甩了点干木耳和蘑菇进去,“大姐,放点这些肯定汤更好吃。”加了这么多材料,也算是个三鲜鱼汤了。

夏大姐看着妹妹麻利的动作,觉得她真是长大了。妹妹这些日子天天跟着自己在厨房帮忙,比以前可懂事多了。

看看竹筐里的竹笋,夏晓晴想到自己前世在市场和超市,看到的都是用水泡着的竹笋,自己家的竹笋应该也得泡着卖吧。也不知道那水里是不是放了保鲜剂,在古代可没办法保鲜呀。

“大姐,这里大概有四十斤笋,你们能拿得了这么多吗?”夏晓晴看着夏大姐和夏二郎的小身板,不禁有点担心。

“我和二郎一人背点,想是应该能行。”夏大姐虽然也觉得有些勉强,但还是想多换几个钱花。

“大姐,明天你们俩是第一次卖,还不知道好不好卖,不好卖还得背回来。不如这样吧,留十斤竹笋在家里,做成笋干或腌笋,下次赶集再拿去卖。”背着这么多东西走上两个小时,累坏了可不好。“大姐,林子里每天都要出许多笋,不急在这一时。如果笋好卖,等下次赶集,我们多准备点笋,去寻个牛车也方便。”

夏大姐想了想,也觉得妹妹说得有道理,便觉定明日少带十斤走。

“大姐,明日这笋也干不了,还是用木盆装着,泡上水卖好看些。”夏晓晴趁机说出建议。

夏大姐看了看装在筐里的竹笋,是没有在水里泡着看上去鲜嫩。“那明日叫二郎把木盆也带上,等到了街口打点水进去就是了。”

然后几个大点的孩子,又商量了明日卖笋的价格。得了上次的好处,夏大姐也不肯把价格定低了,就决定也卖二十文一斤。

夏晓晴明天不能跟着他们去集市的,有点不放心夏二郎独自卖笋。虽然也想去缠着夏大姐带自己去,一想到家里还有大批的笋等着自己采收也只能作罢。趁着晚饭前夏大姐在厨房忙,夏晓晴拉着大郎把二郎叫到自己卧室,先让夏大郎给二郎传授了叫卖知识,然后自己又给夏二郎讲了一系列关于市场调查的知识,并让他明日根据市场决定价格。

夏二郎细细听了,又问了几句,便在心里认真地记了下来。

晚饭时,一家人喝着熬得乳白的鱼汤,吃着鲜嫩的竹笋,都觉得幸福极了。

第十四章夏二郎卖笋

第二天一早,夏大姐就带着夏二郎,一人背着一篓竹笋出门赶集去了。

到了镇上,两姐弟又选在上次做买卖的巷口摆起摊来。夏大姐守着两篓竹笋,让夏二郎拿着木盆到巷子里的人家去要点水来。

夏二郎拿着木盆进了小巷,走了几步便看见一户人家,木门敞开着,有一五六岁女童带着跟妞妞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在院中玩耍。

夏二郎走到门边,对女童说道:“这位妹妹,你家大人在吗,我想问你家打点水用,可使得?”

“你是哪家的?我么没见过你。”女童抱着弟弟警惕地看着夏二郎,然后又对着屋里大声叫道:“娘,家里有不认识的人来了,你快出来看看。”

一个年轻妇人快步从屋里走出来,看到站在门边的夏二郎,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一大早到我家来做什么?”

夏二郎生怕被误会成坏人,赶紧说到:“大婶,我不是坏人。我是柳村的,今天和姐姐来赶集卖点家里的土产,摊子就摆在你家巷子口,过来是想在你家打点水用用。”

那妇人站在院门往巷口望去,确实有一少女在巷口摆摊,又看看夏二郎长得眉清目秀,手里还拿着准备装水的木盆,也不像是坏人,便说道:“小哥儿,不要见怪,只是最近镇上有一伙拐子,专让七八岁的孩童带了零嘴,把镇上的孩子骗出门玩耍便趁机掠走。所以附近人家都比较警惕。”

“原来是这样,还是要防着点拐子才好。大婶,能让我在你家打点水吗?”夏二郎举高了木盆问道。

“你把盆给我,我给你打水去。”那妇人接过木盆,往水井走去,一会儿就打了一大盆水递给夏二郎。

夏二郎接过木盆,对妇人道了谢,就往自家摊位走去。

夏大姐把装了水的木盆放在地上,从背篓里取出一些竹笋整齐地摆放进去。趁时间早没人,夏二郎让姐姐看着摊子,自己就去逛集市做二姐所谓的市场调查去了。

夏二郎粗粗逛了一圈,只看到有一家卖那种本地常见包着青皮的细竹笋,趁卖笋人不注意撕下一点尝了尝,吃着有点粗糙没有自家的竹笋鲜嫩,又问了问他家竹笋的价格,价格也贵一斤就要二十五文。夏二郎觉得自己可以买个二十二文一斤,价格比别家便宜味道也好,肯定能卖得掉。一番算计后,夏二郎便打道回府了。

渐渐赶集的人多了起来,夏大姐留下夏二郎独自守摊,自己就去给爹娘抓药去了。

看着赶集的人越来越多,镇里的人家也出来买东西了,夏二郎开始大声叫卖起来:“卖竹笋了,又香又嫩的竹笋啊。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便宜卖了,二十二文一斤了啊。”

路人见夏二郎卖的竹笋,泡在水里又比平日见到的竹笋肥大,便问道:“小哥儿,这竹笋为何与平日见到的不大一样,平日只见小笋,你家的却如此粗壮?”

“我家的竹子本就比这里的竹子长得高大,所以出的笋也要大些。这种笋只有我家有。”夏二郎拿出几根竹笋递与大家相看:“我家的竹林,是我外公从老家移栽致此地,与本地竹子品种不一样,竹笋要肥大些,故而味道也不一样,你们都可以尝尝看,很是肥嫩鲜美。”

围看的人都撕了些竹笋尝了起来,吃过的人都觉得,是要比以前吃的笋要细嫩些。夏二郎又把昨日在家吃的竹笋鱼汤味道细细形容了一番,众人听得是口水直流,都纷纷掏出钱来购买。

镇里首富李家的管家也在围观的人群之中,他知道自家主人平日就极喜爱吃笋,这笋的味道也比平日买的笋味道要鲜美些,就想着买回家讨主人欢喜好多得些赏赐,于是也买了五斤笋走,众人见了又是一阵跟风购买。后来不曾想李管家又派了小厮来下了十文定金,让夏二郎明早一定送五斤竹笋到府里。

没一会儿两背篓竹笋,就只剩下盆里装着的那两斤多笋了。夏二郎数了数钱袋,卖了三十斤笋加上定钱足足有六百七十文。夏二郎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钱,自然高兴得眉开眼笑。

“小哥儿,这笋怎么卖啊?”一个穿着绛色布衣提着菜篮的妇人问道。

夏二郎抬头一看,原来是早上打水那家的大婶,“大婶,出来买菜啊!早上谢谢你了,这笋二十二文一斤,来一斤?”

那大婶听了夏二郎报的价格,皱了皱眉觉得价格有些贵,猪肉也才二十文一斤,它比肉还贵点。“不用、不用,我就是问问。”

看到大婶的表情,夏二郎知道她肯定是觉得价格太贵,这个巷子里住着的多是平常人家,一天菜钱可能才二十文。夏二郎抓了两根大笋出来,递给那妇人。“大婶,拿两根笋回去给妹妹尝个鲜吧,就当是谢谢你家早上给的水了。”

那妇人迟疑一下,还是没伸手去接,“这怎么好意思,这笋你还要留着买钱的。”

“没事,大婶,不差这两根。以后我来卖笋,还得上你家要水啦,少不了麻烦你。来,我给你放篮子里了啊。”夏二郎直接把竹笋放到那妇人的菜篮里。

“太客气了,那点水哪值得了这笋。谢谢你啊。”妇人又说道:“你就叫我常婶吧,以后要水,直接过来家里打就行。你忙着,我先去买菜了。”

“好的,常婶,你慢走。”夏二郎回道。

等夏大姐买完药回来,夏二郎已经卖完竹笋收摊子等着了。夏大姐问问了卖笋情况,又问了问卖笋的收入。得知一共卖了七百多文钱,还有人定下明天的笋,就迫不及待的叫弟弟背上背篓准备回家了。

夏二郎看着夏大姐说道:“大姐,我们今天又赚钱了,又去买点猪骨头和下水,回家去吃煮汤吃吧,上次的汤太好喝了。”

夏大姐也觉得今天赚了不少,是应该买点好的回家改善生活,便带着夏二郎去肉店买了猪大骨和下水回家。

~~~~~~~~~~~~~~~~~~~~~场景分割线~~~~~~~~~~~~~~~~~~~~~

夏大姐走后,夏晓晴也早早起了床,给爹娘和几个孩子热了早饭。吃完早饭后,夏大郎就去学馆上学了,夏晓晴就派三郎、四郎去竹林里采收竹笋去了,而夏晓晴自己就在家里摆弄起剩下的十斤笋来。

望着那一堆竹笋,夏晓晴想了半天,想起前世在外地吃过的酸笋老鸭汤,味道极其鲜美,当下自己还问了当地的朋友酸笋是怎么做的,朋友也给自己讲了做法,只是回家后工作太忙,便放弃了,这次正好可以试试做酸笋。

夏晓晴从柴房里找出空的腌菜坛子,仔细用井水洗干净,又拿了开水把坛子烫过,再把切成小段的竹笋放进坛子,然后在坛子里注入拌了食盐的冷开水,看到盐水没过竹笋后,就把盖子盖上就只等着竹笋发酵了。想到以前看过的韩剧《大长今》,夏晓晴决定也把坛子放到院子的树下,加速他发酵。

剩下的一半竹笋,夏晓晴把它们都切成了薄片,放在盐水里煮熟了,煮好后用大竹篮摊开在院子里晾干水分,准备等水干了用调料拌好装坛。

三郎、四郎在竹林里又采回来六十多斤,足足比昨日多了一倍。夏晓晴带着两个弟弟又是剥笋又是煮笋,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泡笋这道工序,靠家里剩下的三个人,确实不现实,只有等着夏大姐他们回来再去。

吃过午饭后,夏晓晴把微干的竹笋片,用油、食盐、糖、花椒粉和朱萸拌好,试了一下味道,除了辣味不够以外,其他都挺好。不是应经明朝了吗,为啥还没有辣椒啊,只靠朱萸调辣味,怎么都觉得差点什么。

夹了点拌好的笋给几个弟弟尝,都说好吃。夏晓晴怕他们还小说不准,就拿了大碗装了一碗,交代好几个弟弟,提着竹篮去找周婶串门去了。

进了周婶家的院子,虽然房子比自己家少,但夏晓晴明显感到她家比自己家有规划多了,院子里的空地上都种上蔬菜,院子一角还修了一个草窝棚,窝棚里喂着七八只鸡。周婶正在窝棚前给鸡添食。

“周婶,在喂鸡啊。”夏晓晴挎着竹篮,笑盈盈地叫道。

周婶看到二妞来了,赶紧放下鸡食拍了怕围裙迎过来。“二妞,你可好多天都没来我家玩了,赶紧进屋坐去。”

“周婶,我家做了点腌笋,想叫你帮忙尝尝味道。”夏晓晴从篮子里拿出腌笋让周婶尝。

周婶用手捻起一片放进嘴里尝了尝,眼睛一亮地说道:“这怎么做的,一点苦味都没有,味道也这么好。昨天你家给的笋,我也做了点腌笋,味道吃着比你家做的可差多了。”

“你觉得好吃就成了,这些你就拿着吃,不够我家还有。说一声我就给你送过来。”夏晓晴说道。

周婶欢喜地摸了摸夏晓晴的头,说道:“我们二妞可真是懂事了,好东西都记着周婶呢。”

夏晓晴又和周婶胡乱聊了些家常,算着夏大姐该回来了便告辞回家了。

第十五章再去镇上(一)

从刚才和周婶的闲聊和之前在家里的听闻,夏晓晴收集到了关于周家的许多信息。周婶是从外县嫁到柳村的,那时候周叔家里兄弟多,家里就只有几亩薄田和一栋老房子,地里的收成连家里人吃饭都不够,周叔也一直在外面帮人做事打打短工。

后来没几年周家老人就过世了,几兄弟也吵着分了家,最后周叔家就只分得一亩薄田,分家后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带着孩子就在自家田地附近搭了个窝棚,交了赋税后家里更是连锅都接不开了,周叔也一直在外面拼命打短工挣钱,吃糠咽菜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

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周婶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然后又拉着夏晓晴的手说,又说如果不是你家的帮忙,她家现在也不会过上好日子。

原来当时夏仕齐母亲刚死,夏大嫂就吵闹着要分家,陈氏以前就长期受夏大嫂欺负,夏仕齐心疼老婆也无意纠缠,和大哥平分了家里的十亩土地,就带着陈氏搬了出来,住到自己岳父家里。周家的窝棚就在去学馆的

路上,每次陈氏去给丈夫送饭,都要经过周家,看她家可伶连饭都吃不饱,陈氏也时不时的接济一下。后来陈父生病,陈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周婶来家里帮忙,每个月给她些工钱、米粮。

周叔本来也有些木匠底子,在镇上打短工的时候又跟着泥瓦匠学了些修补房屋的手艺,慢慢地十里八村来请他帮忙盖房子的人也多了起来,后来终于存够钱,请了些村民帮忙才把现在的房子盖了起来,因为感激还专门把房子盖在了夏家附近。后来靠着周叔的手艺,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过了。

难怪周婶对家里的这么好,对几个孩子也都是真心疼爱。

夏晓晴回到家里,发现夏大姐和夏二郎也才回到家,正站在厨房里吃午饭,看来两人是饿坏了。

夏晓晴从坛子里夹出一些腌笋,用碗装了拿到两人面前:“大姐、二郎,来尝尝我做的腌笋,你们吃吃看味道咋样?”

“二妞,这是你做的,味道真好。”夏大姐用腌笋下着窝头,吃得津津有味。“这是咋做的,怎么比平时做的腌菜吃着都要爽口,味道拌得也好。”

阅读脱贫致富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