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安到李斯
一、别梦依稀寻贵族
要在泛着穷酸味的中国文人江湖中去寻找贵气和贵族,是一件难事。
从上层看,秦以后两千年的中国文人史,还出过一些贵族,典型如李后主和宋徽宗。这两个极具文气和天赋的家伙出身皇室,应该说是贵不可言之辈,其诗词、书法、绘画(可能还有音乐)方面的造化当属中国文人之一流,是典型名副其实的贵族文人。但文人贵族的精髓――精神高贵――此二公子却让人嘘唏,他们在外敌面前,却全无贵气和贵族之相,让后人为他们的结局长叹不已。
他们是不完整、不理想的贵族。
从下层看,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人生识字糊涂始”。毛泽东更把此意放大:“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但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是,古今的老百姓们都不顾一切,倾家荡产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们去受教育,去读书,去成为文人。
显然,文人是通往贵气和贵族的基本之道。
但是,用严格的标准,由于我们周期性的杀戮血腥地改朝换代,两千多年的文人史就很难发现长期笑傲江湖的贵族血脉和精神传承,“旧时王谢堂前燕”多变成了乌衣巷、秦淮河的妓女,阿房宫变成了黄土高坡上的农家茅房,华清池之类变成了大江南北的洗脚屋,千金散尽不复来,贵气散尽污浊在,哪里还有优雅高贵、气定神闲的闪闪金光?
黄色的华人生来就没有贵气,没有高尚吗?
别梦依稀,梦里寻她千百度。稀稀拉拉地我们还是可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找到
虽然这些身影很单薄,且有些中药味。
二、一场青史流芳的贵族聚会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绍兴城外会稽山阴之兰亭,东晋贵族名士王羲之(公元303―361年)邀请了四十一位贵族名士,坐在溪水边,曲水流觞,春风拂面,鸟语花香。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站起来喝一杯,然后吟诗作文。除了十几位年少者如九岁的王献之未能作诗而被罚酒外,在场的文人们大都留下了胡闹欢快的诗文。诗文合集,大伙公推召集人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酒兴流畅痛快地在书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这就是至今在中国文化史上让人津津乐道的《兰亭集序》。
更多是由于王羲之美妙的汉字书法,这次清雅别致的诗歌酒会,成了中国千千万万贵族聚会少有的青史留名的聚会。
当然,这次聚会之所以被关注,还因为参加这次聚会的名士中,有两位中国文人史上少有的、故事雅趣很多且贵族气十足的文人,他们是王羲之、谢安。当然,也还有谢安之弟谢万,辞赋家孙绰,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家族的王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贤士冠盖云集,但真正值得一说的还是首推王羲之,谢安二位。
这二位名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起码表面上)是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痴迷做官。看淡做官,或不做官也能保持尊严,这是贵族判断的一个技术性标准。
《兰亭雅集》后两年的永和十一年三月初九,在官场混得心情很不愉快(估计多被同门名士王述招惹所致)的王羲之来到父母墓前,写下感情激越的《誓墓文》,发出不再苟进的誓言:“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至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日!”
誓之后,王羲之确实远离官场逍遥了六年,他履行了自己不再入仕的誓言,以逸民之怀,寄情于山水和药石之道,并感叹自己“终将快乐而死”!
王右军是否快乐而死呢?人们可以提出种种怀疑,但事实上他发誓不再苟进以后,确实告别了官场,走向了自我欣赏逍遥的贵族之道。
书圣在史上留下的终究不是他的官声和官名。
王羲之算得上是一个文人贵族。
三、千古一遇之真贵族
名士王羲之死后,中国历史上罕有的真正贵族名士文人谢安(公元320―385)引人注目地走上了喧闹的历史舞台。
小王羲之十七岁的谢安在33岁时也参加了那次有名的兰亭贵族聚会,并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依昔先子,有怀春游;
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
迥霄垂雾,凝泉散流。
谢安的贵气和散淡,在《与王胡之诗》中更为明朗:
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夕望舒,入室鸣琴;
五弦清激,南风披襟;
醇醪淬虑,微言洗心。
酒色琴歌,在谢安的笔下也显得清雅、混浊喧闹的官场,他是更看不上了。
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谢安据传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长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是当时引领风气之先的时尚人物,美女、美酒、美文相伴一生。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世说新语》中关于谢安的德行、修养、雅量、风貌、语言等就超过百余故事。且没有一篇是贬义的。
但谢安作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贵族领袖,其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一生尽可能避免做官,一旦非做官不可,就扶大厦于将倾,很有风度和大局观地把朝廷从权臣恒温和外敌符坚的淫威下拯救出来,在《兰亭雅集》三十年后,创造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奇迹。且成功后,又功成身隐,闲云野鹤,终于仙林,史书,野史均找不到其贬抑之闲言。
今人玩笑历史,总觉得谢安是历史上少有的作秀大师。但我看来,作秀多半是功利目的性强的玩意,谢安一生贵气,既不需要作秀来出名,也无需作秀来做官,要说他作秀,他是实实在在秀出了一个贵族的高贵雅儒。这个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士、农、兵、商、棋、琴、书、画样样不俗的贵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名得名,要官得官,实在是没有传统文人的穷酸相,在谢安贵族阳光的照耀下,谢门还出了谢道愠、谢灵运等文气逼人的名士。但自谢以后,名士风流基本绝迹。
可以说谢安石作为一个近乎完人的贵族雅君子,在两千多年儒林文士中是千古一遇之真贵族、真君子。
阅读凭什么心忧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