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了一个吉日,这山村第一所小学堂就开学了,山村里面的人全部来了,在村长的主持之下,一众蓍老的帮助中,经过了冗长的过程,包括祭拜天地等等。清虚终于得以宣布这所学堂成立了,完成了这所学校所有的成立仪式。
清虚就将此次前来报道的二十多个小孩,分别安排在了两个班级,用去了两个教室。还有一个教室却是让清虚用做了药房与医务室。清虚自己也是将住所搬到了这座学校旁边,请人搭了茅屋。毕竟现在村子里面没有专职医生,清虚顾虑到这一点,就设立了一个医务室。.hahawx
以后要是村里有人有个头疼脑热,就要到学校这里找清虚医治。至于药材的事情,清虚就请村里面的猎户进山的时候注意,采回来之后送到这里,清虚来炮制,以来做一些常用药,等日后村里面有了医生,清虚再解脱出来。
清虚规定每天小孩上午辰时前来报道,跟着清虚练一会儿功夫,每节课中间允许休息一刻钟。巳时开始到教室上课,半个时辰一节,主要教授仓颉创造的文字,以及时下这个年代的一些筹算方法(古代人将一天分作十二个时辰,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巳时就是九点到十一点),还有就是一些草药。
清虚将猎人带回来的草药作为实例,教导下面的孩子们一些草药知识,顺便教授仓颉创造出来的文字,这样一举两得,倒也蛮生动的。教的认真,学的也是认真,清虚在课堂当中,还会穿插一些山中野兽的讲解,对于他们的习性,还有活动规律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有清虚告诉他们哪些野果菜蔬可以吃,哪些有毒不能吃。这些东西更是提高了这些小娃娃的上课兴趣。
因为这个年代农技几乎没有,农作物种子也没有改良,也没有化学肥料一说,完全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下,产量根本不能让山民饱腹,大家对于山林里面的物产还是在意的,山林产物就是农作物的补充,经常有人误食山中野果而中毒身亡,山民虽有总结,但哪里有清虚总结来的全面?
清虚教授的内容随着小娃子们的口中渐渐的传到了大人的耳中,一时间没有将小孩送去报道的人,心中大大的懊悔。山民对于清虚就更是友好了,时不时让小孩带着一些山珍野果送给清虚,搞的清虚很是不好意思。清虚再三强调自己是仙人,不需要进食了,才慢慢的止住了这股送东西风潮。
清虚将学生分为两个班级,一个班级上课,另外一个班级就得自习。每隔一天清虚就会把上课次序换一下,每次快要下课的时候清虚就会布置几道题目留作第二天自习课的作业,让这些孩子在沙盘上完成作业。清虚上课的时候会讲解一下这些作业,将重难点提留出来,做重点讲解。
小孩子们也是珍惜这次跟着仙人学习的机会,纷纷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学习,主要是清虚讲解的东西大都贴近事实,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清虚为了方便这些小孩的上进之路,找到了几处山石密布的地方,将自己平日里所讲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刻在了上面,图文并茂,方便小孩大人前来读取。
这段时间学堂周边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村里安排了一些人前来继续在学堂周围搭建新的教室,因为想要上学的小孩越来越多,以后总是要区分开来上课的。就这样子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清虚把一些贴近实际生产过程的东西,基本讲解完了。周边的建筑物也是多了不少,其中药房跟医务室搬到了前面新建的六间屋子里面,以后教授岐黄之术的地方也会在那里。
现在的教室平行处也是增加了六间教室,方便日后扩大教学规模。整个学校的布置,已经有些类似后世的学校了。至于清虚居住的茅草屋更是被重新建了。由于清虚教授的知识贴近实际,新来报道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就是外乡的也有前来,原先的分别上课就有些不适用了。清虚思考之后,就决定这些新生就由部分老学生来教授知识,更排定了上课课表,老学生上课之后闲暇时间继续跟着清虚学习一些知识,包括音律、礼仪等等,甚至包括排兵布阵之学。
清虚从最早的学生里面挑出了六个跟着自己学习医理,清虚现在是有些分身乏术,关键是前来学习的孩童也是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教导不过来。只有挑选最是机灵的先进行教导,以后才能进行继续扩散。
学校越来越有学校的样子了,学校周边更是扎了篱笆墙。有一些小先生也就是清虚以前的学生因为清虚的时间精力不允许,不能继续学习,就彻底转成专职教师了,每年倒也是有不少束修,毕竟他们不是清虚,他们还是要吃饭的。
小先生们在清虚的建议之下,开始把教授的东西分门别类出来,一人负责一块,把教授的内容也是分别弄出了几个不同阶段,中间也是给学生放假,有寒暑假之分,每隔一年再开始招生,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正规化。
玉鼎和黄龙两位师兄也是时不时的上到半山腰清虚这里,客串一回老师,讲解山林与水池之中的禁忌,也会传授一些造船心得,更会讲解一些锻造的事情,帮助这些山民改进生产工具。极大的缓解了这座学堂师资力量欠缺的短板。
有的时候杨戬也会被玉鼎师兄带到这所学校里面来玩。杨戬不愧是仙人的孩子,聪颖好学,对于清虚琢磨出来的武术,不仅仅学的快,有的时候更是有举一反三的好建议。对于校园里面传授的知识,没有一年功夫就学了个透彻。对于杨戬这样的聪慧,可是把玉鼎师兄乐得不行,认为衣钵传人有希望。
而清虚带的第一批中医学生也是全部毕业了,这里面却也是清虚动用了大罗金仙的手段,例如托梦。更有清虚使用聚灵阵促使这些学生头脑保持清醒,还有使用幻阵不住的加深他们的治疗经验。手段繁多,弄得后来清虚不再教授医学知识以后,前来学习岐黄之术的人没有一个能够一年就出师的,人们大叹。
这些人岐黄之术基本学会,清虚教导他们要深入实践,继续探索,注重总结。就把这负责诊治全村落病痛的重任交给了他们,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清虚就自己上阵,顺便现场教学。清虚还挑了一批学生跟在这六个人身后学习岐黄之术,不过这些人就要自己来了,没有清虚的手段,一年可毕业不了。而且更令这些孩子郁闷的是,他们的文化课程还得继续,不能落下。
第一批中医学生毕业之后,清虚就清闲下来了,清虚有些不愿意重复教学工作了,这工作实在是太累人了,所以清虚到后面才会使用投机取巧的办法,加速学生们学习的进度,就是为了把自己解脱出来。但是学校里面的老师都是只跟着清虚学习了一年的小先生,其后教授的内容就要有些为难了,音律、礼仪、骑射还有占卜这些都没有老师,清虚只能继续培养这些小先生,还是使用手段加速学习进度,然后好交给下面的孩子们。
校园面积在山民的整理之下,还在继续扩大,医学校园跟文化课校园分开了,矿石冶炼锻造还有造船工具的技工校园也是跟文化校园隔开了。原本这块山腰之处很宽敞的空地,已然拓展了不少,开始热闹起来。
五里八乡周遭大部分家长都会把小孩送到这个学校学习。毕竟这里培养的学生,已然有第一批走向工作岗位的了,给清虚所在的这个村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毕竟清虚讲解的内容帮助村落发展的非常好。不少外地人为了就近求学,干脆就迁移过来,并入村落,村落的规模已经开始向集镇发展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夏朝,虽然大禹派遣了一些地方官,但是由于交通等等问题,中央对于一些大的部族仍然掌控不足,地方部族拥有极为庞大的权利。清虚所在的村落向部族发展,自然引起了一些轰动和眼红,周边的部族出了不少招,甚至有截教修仙者的影子,但是都被玉鼎和黄龙一一挫败了。
村落的发展源于什么,原来的村长蓍老对此十分清醒,因此对于山腰之处的这所学校更加注重了,直接就规定了小孩必须去山上学习一番才行,当然毕竟村落资源有限,大部分人并不能取得好的工作,还是得回去种地打猎,但是有了学校的经历之后,对于事物的理解认识,都要比常人更胜一筹。
清虚在差不多十年光阴里面,将这座学堂,哦,不,应该是几所学堂(文化校园、技工学校以及医学校)全部带上了正轨。无论师资力量,还是办学规模,更有课程设置,学校建设规划化都是有一些像后世的学校了,清虚也觉得是离开的时候了,自己交给了这么多,要是这个地方还不能发展起来,那就只能是天意如此了,再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得彩虹?
阅读道门清虚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