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武宫上村毫无躲闪地说:“我听警察局侦缉队的人听说,你认识南京政府的李士群副主任,而且相互之间还有生意上的往来,这是真的吗?”
“哦,武宫君说的是上海滩76号李老板啊,”陆志敏攥着精心挑选,准备送给山川惠子的玉佩,暗地里告诫自己,眼下的这位是日军驻武江的高级特工,绝不是吃素的平凡之辈。他也许就是自己特工生涯中难逢难遇的劲敌,早早晚晚会一天摊派见真的。听完武宫上村的问话,陆志敏应付了半句话并没有即刻作答,举目四下望了望才字正腔圆地说:“中日甲午海战以后,日本赶上并超过了了昔日的老师。可我们中国呢,尽管地大物博,芸芸众生几亿人,可几十年来依然是军阀混战,地主割据,一盘散沙。像我们这样的民族实业,先天不足,举步维艰,若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仰仗几棵参天大树啊。”
“我明白了。”武宫上村很后悔自己不得不冒失的问话,心底涌上几丝内疚。
“不过,武宫君放心,”陆志敏索性挑明话题:“我一直以家父为楷模,搏击商海时有一个原则是雷打不动的,就是与军方或者官方合作都讲一个前提,同流携手发财可以,焉能合污纳垢啊。”
“志敏兄,此话怎么讲?”
陆志敏打开天窗说亮话:“生意人吗,无论古今千古不变,目的就是赚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哪有够的时候。但对陆某来说,并不是有钱的买卖就一定要去赚啊。”
“……?”武宫上村没有完全听懂。
“听说南京政府和平建国军的师长团长中,只要有金条,他卖枪卖炮给你都行啊。”陆志敏继续说:“像这种生意,即便是赚再多的钱,家父和我从来不敢染指一二,以免睡不踏实,半夜鬼叫门。”
“哟嘻,”武宫上村不得不佩服陆志敏儒商的大家风范:“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也许就是陆家基业百年以来长盛不衰的诀窍吗?”
“是的,”陆志敏感慨地自嘲道:“乱世不仅出英雄,乱世也能发横财呀,可我等上学孔孟之道,信守诚信要领和经商之道,有贼心也没那贼胆,就只能做一点小买卖,养家糊口喽。”
“佩服啊,志敏兄,”武宫上村也坦诚相待,表明自己的初中:“家父来信一再叮嘱我,一定要为陆家尽微薄之力。我是军人,置身于战争身不由己,可能帮不了你什么忙。今后,只要我在武江一天,陆家有什么事情可以效劳,但说无妨。”
陆志敏感激地抓住武宫上村的手说:“谢谢,谢谢令尊大人。”
这天傍晚,陆志敏在聚宾楼摆了一桌,夫妇两人热情地招待武宫上村中佐和山川惠子上尉。陆志敏和武宫上村从此拉开彼此之间恩恩怨怨的故事,尽管有父辈们深厚的交情垫底,可双方均是训练有素的高级特工人员,加之可思想信念方面的巨大差异,始终妨碍着俩人之间的真诚和坦荡,以至于是是非非曲曲折折尽在不言中。
阅读生死代价:中蒋日伪特工逐鹿华中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