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都很得意这样的酒神故事,然一个民族的文明若完全建立在酒神精神之上,这个民族的理性便会自然衰退。唐朝作为中华文明的古代顶峰,造就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酒神传奇,但却没有出现亚里士多德式的理性巨人。“文革”中,全体中国人可以在深更半夜起床游行,只为了伟大领袖刚写了一首好诗。而“文革”中,好像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诗人。回想起来,“文革”具有强烈的酒神气味:浪漫而贫乏,神奇而愚昧,秩序而混乱。
第一部分曼哈顿:机遇的天堂心灵的地狱
第17节我的一半是圣人,另一半是酒鬼
酒鬼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我没醉!”
圣人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世人皆醉,惟我独醒。”
我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我没醉!”和“世人皆醉,惟我独醒。”所以,我猜想我的一半是圣人,另一半是酒鬼。
在我7岁那年,我的外公给他最疼爱的外孙一小杯黄酒。那个小家伙其实并不喜欢黄酒略带有一点苦涩的味道,可他还是在外公鼓励的眼光下,勇敢地把那杯苦酒一干而尽。后来听外公讲武松打虎的故事,小小的心灵便觉悟到,酒量之于造就一位英雄的重要性。那位小外孙当时没有意识到在成就大英雄之前,超人的酒量最容易塑造的是一位酒鬼。后来,那位小外孙果然变成一位酒鬼,那位酒鬼便是五年前的我了。
我喜欢喝酒,酒后自我感觉犹如楚霸王再世,雄气万丈。而在喝酒前,我的自我感觉却似当年胯下韩信,虽有勃勃野心,却常表现为谦恭低下,含垢忍辱。在酒后我可以狂放纵横,口无遮拦。而在喝酒前,我却常胆怯羞涩,不善言辞。在酒后我曾在马路上东倒西歪以“之”字形前行,躺在草地上如孤魂野鬼一般干嚎。有时也梦想如李白一般酒后诗百篇,但每每醒后,发觉那酒醉中的诗句竟似孩提童蒙,不忍卒读:
痴狂
以燃烧的眼掠过荒漠
在沙的尘暴中
面对
群狼之吻
倒卷一头乱发
安坐于
枯柳枝丫
此处无人
何不在那骷髅天成的鼻孔轻吹小曲
既是嚎叫
也应像那居无定所的孤魂在阴风凄雨的子夜纵情倾诉
何必衣服呢
当赤裸的仙人掌试图以她的刺保护童贞
慵懒的天空正扭动桃红的身躯与他的星星情人们难舍难分
极目四周
天堂的钟摆在地狱的酒糟上秋千
远古美人——她们修长的红色舌尖在蓝色的棺木上优雅弹唱
有谁知晓
空
无
之
境
在亘古的时间之河何处不见昨日的丽影
酗酒在俄
阅读心理黑洞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