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君洛的禁忌(二)_飘飘凌云志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 君洛的禁忌(二)(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正是怀着这样的痴情与执意,仁治皇帝冲破了重重阻碍,终于和自己心爱的苑洛走到了一起。这个本是东周皇后的温婉女子留在自己挚爱的男子身边,抛弃名份甘心做他的小妾,做北唐的妃子。

翌年,就在这乾清宫内,苑洛为仁治、为北唐产下一名子嗣。为了纪念二人的坎坷情路,仁治赐名王孙君洛,寓意君与洛的结合!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朝臣们以国不可无母为由,逼仁治娶东周的公主。

逢时,国局动荡,周边小国广结联盟,大有吞并他国之心,而东王却不计前嫌,提出与北唐重修与好的愿望,为显诚意愿嫁其妹于北唐。

王妃苑洛如此通情达理,多次劝仁治应允此事,纵使他心里百般抗拒,但君若不为民想、不为民谋,何以定国安邦?仁治皇帝痛苦的点下了头。

要说那位远嫁北唐的东周公主正是今日的皇后,水尊原主姝惠!姝惠成了北唐的皇后,对独享皇宠的苑洛很是友善,对待宫人也不跋扈刁钻,反倒端庄得体,温顺随和。如此妻妾和睦,皇城一片祥和过了十年。

可是就在王孙君洛十岁那年,北唐那场罕见的干旱彻底打破了这祥和气氛,酝酿许久的悲剧终于还是发生了。

那时,河水干涸,土地龟裂,颗粒无收,北唐遍地都是死殍,百姓哭声载道,苦不堪言。做为水门祭司的姝惠皇后设坛做法,祈天怜悯广降甘露,却道出惊人话语!

木系忤逆天意背道而行,天罚如此。若要解百姓疾苦,还北唐于稳定,唯有以木祭天,平息天怒!

执掌木门的正是王妃苑洛!众朝臣听闻这席话,同声称定是她不守妇道奉侍二夫引了天愤,唯有以身祭天才能平息。

仁治皇帝见民生疾苦,怨声载道,本就寝食难安,这次第,听闻竟要苑洛以身祭天,更是茶饭不思,身心疲惫!

一边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幸福,一边是祖辈们用血肉打下的江山,无论牺牲哪边都是自己无法接受的,难道真的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为了儿女私情,不顾百姓疾苦,这是自己无法做到,也万万不能做啊!可是,可是……

可是,不论皇后那番话的真假用意,人心不能失啊!自古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己怎能不顾仁治,独享安乐?既然所有矛头都指着自己,既然当初仁治为了自己能付出那么多,承受那么多,为何自己就不能为他付出、承受呢?

苑洛如此为自己着想,仁治内心真是五味陈杂,只不过,江山社稷到底是比儿女私情重要的多,怪只怪命运无常催人愤……

祭天仪式开始前,面对这个命途坎坷的女子,仁治终于忍不住留下生平第一颗泪。他紧紧抓着她的手,动情的说了一句话,只为这句话就是让苑洛再死百次都心甘情愿!

仁治说:“今生能与你相遇、相知、相爱,吾生足矣,未尽情爱只盼来世,不,生生世世,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的苦,她懂;他的情,她懂!所以为了他的百姓黎民,自己死不足惜。只是事到如今,唯求夫君能以火尊原主的身份让自己这个贱妾以火祭徇天罢!

中秋月圆夜,人家尽团圆。然而,在气势恢宏的皇城高墙内,萧风兮兮,烈火熊熊,苑洛王妃含笑踏进仁治皇帝摆的火阵里。皇城里随风飘散的,正是她离别时吟唱的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说及此,映月早已泪流满面。知道自己失仪了,赶忙用衣袖抹干脸上的泪水。

“小姐,莲子羹都凉了,奴婢去热热吧。”说完,端了瓷碗朝屋外走去。临到门边,映月又小心的提醒道:“这些往事都是王爷的禁忌,小姐莫要提及。切记,切记!”

看着映月离去的背影,凌云趴在楠木桌上,想着她刚才所讲的事,、迷迷糊糊间仿佛看到了那个残酷无情的场面:漫天火光,攒动人潮,所有的图像都那么真切、清晰,就连苑洛王妃走进火阵时,脸上那抹微笑都是那么鲜明!

阅读飘飘凌云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