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语集(40-60分)_欲铸金刚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丝语集(40-60分)(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x

心灵根据地――

培养这么一种习惯: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一旦觉悟到心灵被迷失了,就用它来转移、来安住,立据它而进行战斗。

每当我感到意识在散乱时,就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

x

不要逃避意识――

我们的思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无法逃避。如同饥寒。

我们只有学会认识它,运用它,满足它,止任有己,才能化其为精神力量。

x

绝学是自信的顶级――

“绝学无为闲道人”之绝学,是对生命真理认识的极顶,是对人生道路如何行走的极顶自信与指导。不会有丝毫半念的怀疑和动摇。

对生命学习的“完绝”,不等于体验人生、改变人生的“完绝”,也不等于对社会、自然学习的“完绝”,而是人生终极目标的彻底透视、生命本质认识的“完绝”。

在绝学思维成就的指导下,我们的信心是永恒的,目标是唯一的,精神意志是高度统一的。最后,我们的心灵同万千事物融合为一。升华了生命的最高“完绝”。

x

隐形精神更难为――

画家把心灵画像用色彩描绘出来,音乐家把心灵情感用音符演奏出来,作家把心灵世界用形象表达出来,思想家把思维世界用文字抒写出来。这是依靠外在形式而表达出的有形精神。

不用描绘而能欣赏到画像的美妙,不用音符而能体验情感的跌宕,不用塑造而能看到形象的自我,不用抒写而能了解到每念思想。这是没有任何形式而体验到的无形精神。

人们很容易接受看得见的有形精神,并视为高品位。而无法接受看不见的无形精神。其实,从对生活的作用上来讲,有形和无形是一样的。但在坚持上,无形精神比有形更难作为。它才是真正“无我、无功、无名”的高品位。

x

生活不缺幸福资源――

幸福是种满足,只要会用,一视、一闻、一嗅、一味、一触、一念(眼耳鼻舌身意)

都是我们乐在其中的资源。

我们丢失了幸福的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幸福资源,而是我们在污染的心、错误的观念支配下,失去了对本有资源运用的兴趣和能力。

从错误中醒来,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来什么都不缺。一切充满阳光。

x

不是成功的自信叫自强――

把信心建立在成功上那不是自强,而是欲强。因为成功后,你的坚定和奋斗的快乐会慢慢消失。

只有把信心建立在成就心灵而不是成功上,那才是真正的自强。

因为成就的心灵可以追求一切,面对一切,还会放下一切。

调整信心的目标吧――瞄准自我。所收获的将是多姿多彩的世界。

x

日理万念――

日理万机是生活的充实。日理万念是生命的充实。

我们没有条件处理社会,就处理自己吧。哪里同样风光旖旎、大有作为。

x

成就每一个当下――

处理当下的念头、心情、情绪就是生命的真实。也是生活的快乐源泉。

处理是完整的、穷尽的、一部到位的。没有遗憾,没有偏激。居而不有,任而不纵。现现成成。

就这样去成就每一个当下吧!

x

化意觉为自觉――

当我们不是自主的听到外界声音的时候,听就是一种轻松,一种自觉。

可,当我们有意去听一种声音、或讲课,听就变成了一种劳动,一种意志。我们的智慧和行为,不是去坚定我们的意志,而硬干什么、坚持什么。

而是,用习惯的力量来化有意的觉悟为自觉。长此,我们就常处在轻松的本性觉醒里了。

x

放下就是接纳――

心不是平面放置资源,而是流动性地观光。

故而,切莫让一事一物滞碍心的传输,而赶走了快乐的垂青。放下所滞,其实就是接纳百川。

何乐而不为呢?

x

生命无间隙――

我们的生活有迷有悟,有眠有醒,有动有静,有外有内。但,绝无间隙。

悟、醒、静、内是生命的正面,迷、眠、动、外是生命的背面。互为一体,交融互生。

只有如此平等的认识和接纳生命这本有的一切,我们才能实现精神生命的永恒。

切莫轻言:歇歇吧!或,要解脱!那都是在自我切割生命。

x

不要被心情所骗

激动的情绪,郁闷的心情并不耽误人的眼、耳、鼻、舌和身体的运用。如果我们在经受情绪和心情地折磨时,只要采取不理它,死死地抓住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来毫不吝惜地投入外部使用:看节目或风景、听音乐或聊天、投入工作或运动等等,分散注意力,心情迟早会从情绪中回到平常里来。

x

不要固守心理成品

不要期待一种心理状态很久或永久,那是自行烦恼而不可能达到的。我们只能理智而智慧的经营心灵材料,不要固守心理成品。

x

永远别说:我就这样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有自我意识,而这个自我意识是主观范畴的东西,没有定律和标准,想变成什么样它就会是什么样。人生的乐趣不是固守,而是改变与创造。因为只有会变的人才能不断吐故纳新,顺应环境、时势和规律,从而减少因主观思想带给我们固执、痴迷及其产生的烦恼痛苦。

x

兑现真理

人的正确思想不可能处处得到坚持和落实。所以,我们有很重的担子去完成,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人生真理得到兑现。

x

活用专注力

无论是生活的充实,还是事业的成就,都离不开对事物或心灵的专注。然而,我们往往不会运用专注,要么把心思用在一个地方,使生活和思维走向偏激和封闭,而与“变化”的客观规律相背;要么不能专注而随欲散漫,导致空虚寂寞,而与“存在”的客观规律相背。正确的专注方法是:不要只专注一个事物,在单位要专注工作,在家里要专注家人,休闲时要专注自然,寂静中要专注心灵……流畅的专注和“变化的存在”就能使我们有流畅的充实,取之不竭的快乐。

x

内动是人生的另一半――

人如果没有培养内动的习惯,生活完全是随外动,那他只是体验到了一半人生。

x

心灵永垂之路――

心灵每超越一次震动就收获一笔财富:行万里路,过千座山,你注定永垂不朽!

x

发生的都是规划中的――

人的愿望和规划对自身心理有前瞻性的影响。某项消费如果在规划内,你会很自觉而高兴地付出,但意外的损失,会使你心疼而沉重。

如果我们发出这样的愿望:发生了的都是我们既定的规划,接受真实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如此,你还有意外,还有不如意吗?

x

充实不是完美人生――

富贵给人在欲望感官上的满足,信仰给人在精神领域里的充实。由于身心如同客观事物样是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躺在富贵和信仰里太久,习惯和依赖使我们不想去改变,从而失去了改变的能力。当变化的命运来临时,我们便一筹莫展,只有痛苦地接受规律地处罚。

x

要明白心灵――

对社会明了(经验和知识丰富),才不被他人所欺骗;对心灵明了,才不被自己欺骗。

x

观念没有对错――

文化、思想、观念等主观性的东西,都具有可变性。只有优与劣、恶与善,而没有对与错、是与非。所以,我们只有选择的自由,没有排斥的权力。

x

不要被观念和欲望所累――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尤其是人的身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我们只要看到自己的思想观念停留在何处,是不是受到了它的左右而导致痛苦,就有办法去设法改变它,从而得到境界地提升。同样,欲望并不能代表生命本身而无法牵制和改变,人定胜天。只要有信心,欲望就能控制,我们只要掌帅了观念和欲望,并能随意改变它的起止,那我们就能随心所欲地利用他们,身心不被其所累。

x

觉生是无生,觉住是无住,觉灭是无灭――

在心生起的时候,发觉了心在何处,心虽然用了、动了,但因为觉悟到了,你会适可而止。故用而无用,动而无动。

在心迷在一个地方的时候,知道自己被迷住了,虽然迷不会马上消除,但因为觉悟了,知道回头的路。故,迷同清醒。

在被执着、被牵动的心已经过去,你这时才觉悟先前的行为,等于没有觉悟。因为他对你刚才的行为起不到任何作用,除了给你劣性感受。

所以,真正的觉悟不是事后,而是一开始。

x

坚持转化,走向真实――

生活的富有不是靠固执地坚持,而是及时有力地转化。

在没有成熟心灵秒秒真实相应之前,应该学会转化,坚持转化性训练。

x

苦行人生――40分

要用苦来为自己的心灵增添能量。

x

行为处罚――45分

颈椎病是典型的不良行为带来的处罚。

我如果不了解并坚持着正确的行为,那么会有更多的处罚来痛苦自己。

x

改造生命体――

面对生命的退化,我们不是袖手旁观。

因为不同行为会带来不同结果,我们何以坐以待毙?

瞄准健康行为,用心愿调动出意志,使生命得到改造。

x

理想的局限及其地位--50

理想的作用是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无限的时间连续。但用不好,执迷其中就会出现:把生活的空间全部占有,而抛弃了当下的生活资源。

正确的用好理想就是:当下安住-理想作为-再当下流转-再理想作为……如此交替反复。这样既有现实世界的充分利用和尊重,同时又有理想世界的调剂和相续。

其实,如果树立流转人生的理想,利用现实资源、意志资源来调节自己的话,这调节本身就是理想。

x

充实每一念――60分

生命的真正掌握,就看是否能充实每一念。

没有间隙。

x

目标的宏大与遥远――60分

人需要精神,而精神就是虚幻,因为现实满足不了人的欲望,而产生诸多痛苦。

所以,人要用虚幻来弥补.

理想和目标就是用虚幻来满足我们自己。越宏大与遥远,其虚幻的力量就更强大和持续。\');

阅读欲铸金刚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