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京城,外面虽然阳光明媚,但扑面而来的凉风,却让人已经感觉到了北方吹来的寒意,来来往往的行人已经穿上外套,只有那些追求时尚的青年人还坚持着夏日的情怀。
中组部的办公楼是中南海里的一幢老式建筑,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浸蚀,房子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格,朴实中蕴藏着一种威严。
这儿离喧嚣的长安街并没有多远,却好似二个天地,显得非常宁静,那些进进出出的人们都刻意保持着这份安静。
李楠站在楼上办公室的窗前,眺望着远处在阳光下映射出一片金色光亮的紫金城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身淡蓝色的套裙,让李楠庄重中透出一丝妩媚。
“……”一阵轻轻的敲门打断了李楠的思绪,楞了一片刻,李楠收回目光,慢慢走到办公桌坐下,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后向外轻声地说道:“进来。”
进来的是二位衣着体面的中年人,胖的一位有些秃顶,瘦的一位带着黑宽边的眼镜,二人一进来脸上就露出恭敬的笑容,胖的是中组部干部一局副局长刘永刚,瘦的是副局长于晨。
“坐吧。”李楠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刘于二人只能用半个屁股就着沙发,腰挺得直直的,很专注的样子,一点也不敢对眼前的女人有所轻视。
“各委局办干部的考察,是年末部里的大事,重要性昨天会上梁部长已经说了。这次涉及到的人和事都很复杂,我和部里商量后,决定让二位各带一个组,分头对进行。时间有些紧,只能辛苦二位了,希望不要让那些委局办的人拿这事来说事。”
“李局,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这事办好的!”刘永刚有些激动地抢着道,没有抢到答话的于晨也不停地点着头表示着。每年的干部考察可是一件肥得流油的活,京城各式各样的干部一大帮,谁不想进步,但僧多粥少,每次干部调配都让人挤破脑袋,大家各显神通。但是,能在京城站住脚,谁没有点关系和人脉,这个时候,中组部干部一局对干部的考察结果就显得重要起来。
接下来,李楠三人就如何展开考察进行了讨论,随后,刘于二人就告辞出去了。
李楠坐在椅子上很不雅观地伸一下懒腰,长长出了一口气,正准备闭眼休息一会儿,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
推门进来的是李楠的秘书林凯,一个二十多岁文静的年青人,已经给李楠当了二年的秘书,机敏而不失稳重。
“李局长,发改委的徐副司长来了。”
“哦!请他进来吧。”
一会儿,进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身深色的西装,举手之间流露出一种成熟而稳重的气质,正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司的副司长徐方忠。
“李局长,您好!”看见李楠站在办公桌前,徐方忠弯了弯身子,很客气地向李楠问好道,语气里有一种讨好的味道。
李楠伸手把徐方忠让到办公室的会客沙发上,轻声笑道:“徐司长太客气了,请坐。”说完,等徐方忠坐下后,也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
林凯给二人倒好水后,悄悄退出门外。
说起来,徐方忠和李楠级别差不多,而且比李楠大十来岁,可是在李楠面前,徐方忠一直很小心谨慎。就像现在一样,坐是坐在沙发上,可徐方忠的全身却没有放松,腰依然挺得很直,脸上也一直带着微笑。
男人四十出头,就已经混到副厅级别的位置,而且是在国家发改委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在同龄人中也算骄傲的了,这说明徐方忠有着一定的人脉关系和背景。可是,比起眼前这个知性的美女,徐方忠只能汗颜了。
眼前这个中组部的大红人,才三十岁,已经是干部一局,也就是干部调配局的常务副局长了,而且是正厅级的副局长。说是副局长,其实就是局长,因为局长是由中组部第二副部长梁文思兼任的,干部一局的工作基本上是李楠说了算。而干部一局是干什么的,是负责中央地方厅级以上干部的调配的,能进入干部一局视线的人,基本上就进入了中管干部营了,可以说是权力滔天的部门,根本就不是徐方忠这样的厅级干部可比的。另外,李楠后面那深厚的人脉和显赫的家庭背景,就连京城太子圈的人也不敢轻易招惹她。而在体制内,象徐方忠这样家庭背景在京城圈子外的人,平时在李楠面前,更是小小心心的,不敢放肆,深怕一不留神就得罪了这个前途无量的女人。
最近,中央部委要对下面厅级干部进行调整,这段时间跑干部一局的人多得很,谁都想抓住这个机会,毕竟到了这个层面,机关里的提拔比地方更困难。
这次发改委投资司司长下派地方任职,给徐方忠带来了大好时机,但是,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的人依然不少,虽然有顶头上司的大力支持,徐方忠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最近还忙吧?”坐在沙发上,李楠望着徐方忠道。
看着李楠那双直视自己的眼睛,徐方忠没来由一阵心慌,不自觉地避开了和李楠对视,伸手端起桌上的水杯笑道:“还行,最近主要是在整理地方建设的规划!”捧着杯子的双手让人感觉到他的紧张。
“是吗?那你今天……?”李楠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
“我是过干部局这边来拿文件!嘿……嘿,顺便给您送点资料的。”不知不觉中,徐方忠用上了敬语。
“哦,这次干部考察你可要好好准备一下!”李楠的话好像是对一个下属说的,虽然徐方忠比她大十多岁。
“我知道,谢谢您!谢谢……!”徐方忠当副司长有好几年了,这次终于有机会转正,让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虽然转正是迟早的事,但徐方忠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眼前这个女人的关照,投资司司长的位置能不能落在他头上还很难说,谁让自己的家族早已退到那个圈子的边缘外了。
李楠的表情依然是淡淡的,徐方忠知道李楠并不在意这些感谢,忙放下手中的杯子,从包里拿出三本杂志,欠起身子递到李楠的手里,这才是他来见李楠的目的。
看着李楠询问的眼神,徐方忠忙道:“这是小罗,嗯,罗翔上个月发表的三篇文章。”
在罗翔进入国家发改委不久,徐方忠就发现上司、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宋杰对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很感兴趣,为此事,宋杰还专门把徐方忠叫到办公室,让他多关注一下这个叫罗翔的年轻人的情况,并随时向自己汇报。作为宋杰心腹的徐方忠当时就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副级干部怎么会去关心一个才工作不久的小人物呢?这个叫罗翔的一定不简单。
然而,罗翔的档案资料显示,他来自西部的一个小县城,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有一点值得炫耀的资本,就是跟了一个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蒋仕林。蒋仕林是一个书呆子,在全国经济界有一定的人气,但在政治圈中的人脉就差了很多。因此,蒋仕林似乎还没有资格让宋杰这么殷勤地去做一件事。
这件事一直让徐方忠弄不明白,直到跟随宋杰到中组部向李楠介绍罗翔的情况时,徐方忠才知道原来是李楠在关注罗翔这个年轻人,心里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有想到自己身边还有一个能引起李楠关注的人物,被中组部干部调配局关注,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何况还李楠这个大红人。喜的是可以通过这件事搭上李楠这条线。虽然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但毕竟实力和地位相差太多,徐方忠自认还没有资格进入李楠她们的圈子里。
看了看手中的杂志,李楠并没有马上翻阅,而是放在了面前的茶几上,向徐方忠问道:“这段时间他在你那儿如何吗?”
“还是那样,对谁都特客气,和同事的关系也处得很好,处里安排的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只是,他还是很少和人交流,独立独行,每天一有时间就翻看各种资料、查阅各种信息。”
“嗯,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们发现,罗翔的工作能力不错,文笔上有点功夫,特别是他的记忆力非常强!不对,应该是十分厉害才对。我们都知道他是跟蒋仕林先生的高材生,但没有想到他有这么厉害。他来部里没有多久,就记住了这几年发改委和投资司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我们司里的一些投资情况、资料和数据,他都能一口道来,处里的人要找什么资料和数据,经常直接问他,让处里的几个老家伙感觉拣到了一个宝。呵呵!”
“他发表的三篇文章里,运用了他这几个月收集的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很有一番见解,在部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唉,不愧是学习经济专业的高材生呀,看到他,我是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
在徐方忠介绍的过程中,李楠一直很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的话,只是在徐方忠说到精彩处时,她那双漂亮的眼睛才闪过一道亮彩。
徐方忠走了后,李楠拿起杂志仔细看了一遍罗翔写的文章:《西部在中国未来的地位》、《中国金融如何面对世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
“这小子的口气还不小呢!”李楠在心里想。“希望别让发改委那些老家伙拿来当枪使!”
从川省回京后,李楠立即让人找来了罗翔的有关资料查看,并找人核实了他被人顶替留校的事,然后,根据罗翔的情况让人把他安排进国家发改委,这一切,罗翔并不知情。
阅读京都新贵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