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路人身穿细布青衫,年纪不大,胡子不短,一直长到前胸,嗯,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山羊胡。
那人脾气倒还不错,没有被强行拉住而生气,显然也是没有什么要紧事情要做,闲逛而已。捋了捋胡须,笑道:“呵呵,兄弟,你是新手吧。”
宁远点了点头,说:“正是。”
路人伸手一指,道:“你看到那边的杂货铺没有?”
宁远顺着手指方向远远望去,果然看见一个写着“杂”字的大牌子,竖立在杂货铺,当真是醒目无比,旁边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药铺、酒铺。
路人又接着说道:“既然说是杂货铺,那就什么都有,柴米油盐之类的东西都有一些,不过就是贵了点。”
宁远拱手笑道:“多谢了,那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那人也学者拱了拱手,却道:“好说,好说,不过我还没说完呢,你着个什么急。”
宁远尴尬的笑了笑。好在那路人并没有太在意,而是继续说道:“城西有一市集,那里边有固定的米铺、盐铺,每天也都有人沿街叫卖,你都没看见过吗?”
宁远笑了笑,说:“我还真不知道,呵呵,多谢了,后会有期。”
路人笑道:“后会有期。”说完后便转身离开。
宁远感觉有些怪异,却不知怪在哪里,摇了摇头,直奔城西而去。
在宁远离开后不久,那路人却又从不知从何处转了回来,神情恍惚的打量着那个那座宅子,只见那门上牌匾上写着《宁王府》……
买完生活必需品之后,宁远回到书楼,又过起了闭门苦读的日子……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过半年之久,宁远也终于练出了第一丝真气,这让宁远激动之余,也悲痛万分。
练出真气本没有这可困难,通常都是弟子学会运气法则后,由师傅在弟子经脉之中留下一丝真气,再由弟子进行引导最终炼化。而宁远则完全是自己修炼出来的。其实在第三个星期,宁远就有了气感,可惜他错过了。作为现代人,实在是很难理解真气的存在,练了半年,在历代家主武学心得的帮助下,终究还是让宁远知道,自己体内那一股好似暖流一般的感觉,就是真气。
这都不重要,让宁远痛苦的,是这家传内功的与众不同。
《两无心经》内卷共分十重,第一重要求,就是气聚下丹田。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很难了。
《两无心经》的内功要求齐聚丹田这个过程,只能是单纯的汇聚真气。凭借似有似无,飘渺又无法明确的感知来聚气。而且聚集之后却又弃置不管,任凭它自我消散。直到你能够保证源源不断的汇聚真气于丹田,保证汇聚真气的速度,至少不慢于它消散的速度,才算达到要求。
可是强人所难了。要知道,如今运气好的话,宁远三天就能凭空汇聚出一丝真气,运气不好的话,一个月也无法获得一丝气感。而刚刚汇聚起的真气,却在时时刻刻的消散着,眨眼的功夫,它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了。但偏偏还不能管它,任凭它消失。这确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在大致读懂秘籍之后,宁远就立刻抛弃了枯燥的读书生活,从《两无心经》外卷中选择了两套武功进行练习。
第一套,就是《修然掌法》,语出《荀子·修身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修然掌法的优点,在于修身养性。不知是多少代的家主有云:“用此掌法,全凭一股浩然之气,不求伤人,不求自保,只求无情。”
这套掌法修身重于伤敌,修心重于修身。宁远可不懂,但却知,此掌法最讲究与气息结合,每一招都有对应的呼吸方式。
除掌法之外,宁远还选择了一套剑法,名字很有趣,叫做《竹林风》。此剑法有七式,分别为初晴、雨夜、雾茫、风起、云闲、花开、竹枯。共四十九招,每一招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使用此剑法时,会自然而然的带动体内真气流动,虽然停下之后,真气就不知去向了,但暖洋洋的感觉仍然让人很舒坦。
有这两套武功相佐,枯燥的内功修炼似乎也有趣多了。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两无心经》上,还包括一套轻功,名字就叫做《若水》,但宁远却怎么也看不懂,里面好像缺了许多东西,总是从解释。
这《两无心经》却是无数的书折毫无顺序的装在一个石盒里。那石盒通体晶莹如玉,上刻“两无”二字……
阅读屋下丁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