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猴子,两只猴子――
再说新娘子音音呢,这取的名字理由很简单,只是这亲家老丈人,闲来喜欢哼上两句京腔,尤其迷恋《红娘》中唱段,未经多想,开口就给女儿取名“音音”,说是这名字叫着上口悦耳;二层意思是,指望着女儿家懂得些音乐、诗词歌赋长大了可以文雅珍贵些吧。
当然,没指望会发生“张生与莺莺”那样有趣故事的呀。
这姓氏里边还有一个小小插曲呢,那就是:
音音的外婆家也姓王而爸爸家同是姓黄的王与黄叫着同音?,在取名用姓时,已有人开了玩笑说:此王非彼黄女孩子家还用草头黄的吧,写出来会好看些。其实用“黄”姓毕竟是跟着父亲姓,人家当然要跟随父姓嘛!必竟都是老的传统人家?听说,这“黄”字头上还与皇城根儿沾上点点边儿呢?想必也是戏说吧。
这名字说说由来是不是也蛮有趣味的,下面还有更来劲的姓氏哟!真的是有好戏看啊。
有好事者,闹新房直闹到子夜时分还不依不饶,竟想出来用人家的姓氏来拿腔拿调:
这两亲家姓氏一个是铜,铜是铜钱的铜;一个是黄,黄是黄金的黄啊。
“铜钱与黄金”的牵手能这样便宜他们嗯!那能这就再见啊?
这等有“铜钱”有“黄金”的殷实之家,是不可以如此这般就早早熄火的哟?
“对!我们今天是不会这么便宜他们走人的哟;可得好好火一把哎?”
看看,这帮醉了的男人们、老人们应和着是啊,是啊;有这个吉祥如意的兆头,
怎会轻易放过他们!孩子们更是乐得上窜下跳地叫喊着:
“新娘子发红包、发铜钱!”接着又束性和着曲调高唱:
“两只猴子,两只猴子;发红包!发红包!”……
1231-1231-565431*米驮来―米驮来--米123--
*“米”沪语是“钱”,“米驮来”就是“钱驮来”哈哈---
几个“小捣蛋”不知哪里打探到,新郎新娘都是属猴子,竟唱起“猴子发红包”
歌来了且还配上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曲调。
铜家姆妈看着听着笑容可掬地连连说:
“好,好,发、发,要发的!,红包是一定要发的!”
“让阿拉儿子媳妇发、发!发发大吧!”
这档节目众人早就看好的,不发红包是不能放过门的!
闹新房就是这档节目最刺激啊,不能不叫新人们发“红包”?!
如不叫发,新人们还认为不吉利,还会不高兴呢?
阅读金猴与银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