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着这点,音音婚前就没少与母亲理论过,为什么一定要嫁进这样一个大家族来,但想想母亲说的:“人多好办事”这句话听了半辈子,应该不会错?多子女家庭,也是母亲选择女婿时的一个条件?可能现在还未碰到大事,故也看不出家里人多的好处来。
到婆家,尊敬公婆和各位姑嫂和睦相处是第一位的.。这些话是出嫁时母亲再三讲了又讲、千万叮嘱过的。
音音虽从小也在大门大户的舅舅家生活过一段日子,在那个大家庭中可是学了不少清规戒律,是非出入也是略微懂得些的,但必竟是独生女、独进独出惯了,娘家教导再有方,有些事情,是要亲身经历才能有体会出来的?出嫁做了人家儿媳妇,那些婆媳之道是要慢慢地去经历、去体察的。
婆家另有两位大姑子,尤其是小的大姑子是个特别的人精,然也是非常热心之人,常来娘家以过来人指导新弟媳妇呢?
音音看到这一家子人,不太想动脑筋去应付这种场面,还是按照母亲分咐的去做吧:少说话,多吃饭不会错的。也算是以不变应万变吧。
近几天小姑子回到了娘家来吃饭,好像自己出嫁时一样快乐兴奋、细细地与母亲打听弟媳妇的各条信息以及生活起居啥的。。。直向母亲打探新消息,婆婆则免不了会更加关心,新媳妇的身体变化状况?
那天,小姑子灵儿回娘家时、看到弟媳妇一个人一口气喝完了,一大碗粉皮鱼头汤,
即刻来到母亲房里张着大嘴就问:
“新媳妇咋胃口介好,怎么,有否有消息了呀?”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婆婆腔调怪怪地看着她附和着,笑眯缝着眼。
然,婆家二老,看着新娘子总是笑嘻嘻地说:
“吃吧、多吃点,怀上小囡呢吃得多,宝宝在肚里长得快点!”婆婆就是婆婆呀?
据说,这几天,婆婆对儿媳的生活起居处处地关心、体察、回味哪?
眼光就是敏锐、独到,竟然被她发现了有情况:新媳妇应该有喜了!
这可是一家子喜欢盼望的,尽管铜家已经有孙子孙女,但是老人家就是要,香火越烧越旺盛且掼出闲话:
“孙子孙女都要的、都喜欢、多多益善!”
老人家真得是太能贪心的啊?家大业大人丁更加要兴旺呀。
新娘子是太嫩了点,还真得是有点木知木觉不知所措,楞看着婆婆与家人如此这般地关照了,注意饮食卫生等事项…婆婆倒是在心里边高兴着,一边关照着;一边又看到一旁的儿子木木,口张开着一楞一楞那样、看得老太太真太幸福了!
恰恰这次阿木也太灵光了哟,是不是受了三楼龙伯伯的吉言?而且还应了人们通常讲,怀的还是“蜜月”宝宝啊?
那楼上“老龙头”知道了还会说是他的老“经”念的好呢?不就是他那天闹新房、酒水糊涂时,瞎讲得一通醉话应验了呗!
那灵儿小姑子一旁思忖着、少不了又要添油加醋的,见音音回自己房里了、经验老道地说着闲话:
“看看她,吃了又睡?懒洋洋的,肯定有‘喜’了;阿木兄弟*侬‘泰来伞’了啊?应该叫侬‘木灵兄弟’啊,哈哈--”
*“侬‘泰来伞’侬太灵光啦!兄弟。。。”
*"泰来伞"――意思是“很棒!”兄弟
阅读金猴与银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