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又一次下山了,又一次在身后泛出刺目的金光。偶尔回头,竟越发觉得不可思议。
云果真是烧了起来。本该在一簇中绽放的,此刻却已幻化成绚烂。
又过了一天,是的,又过了一天。自从《恨释》完成之后,生命的意义一下子被抽空了许多,原本交错的情感也随之一下子枯竭。许是够了,至少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我可以坦然了。
又是一个假期。有的时候我往往会希望自己活得更奢侈一些,活得更自由一些。很可惜,早就已经折断了翅膀。于是便只能去追逐,去等待。或许有些人正是因此为自己找了个渺茫的希望,也正是这样,坚强的她便也可以拥有依赖和慰藉了。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你觉得最大的伤痕是什么。我可能随意地答了,也可能没有。不过现在想来,这个伤痕,应该名叫等待。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张望着那原本属于自己的结局,每个人……也许都习惯了等待。
我们有过很多崇拜,有过很多依赖,有过很多错爱,当然,也有过很多等待。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等,为什么要去奢求这样或那样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那,就是等待的真谛。或许有的人会认为守株待兔的农夫是可笑的,但是,又有谁能证明他的等待一定会换来一片空白呢?
没有尝试过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人类最大的畏惧莫过于面对未知。在黑夜中,你通常都会觉得寸步难行。在路灯下你会觉得舒坦,但如果,连路灯都没有呢?如果你只是一个人在缈无人烟的荒山上徒步,此时的你,又将作何等感想呢?
为什么会害怕死亡,因为我们都没有死过。这句话听来很荒谬,但是事实上谁又能说它是错的呢。我们害怕那个名叫等待的伤痕,是因为我们都很实际。与其追寻一个若有若无的可能,还不如把全部的机率投注在无限切近的已知。我们都是这样地活着,不是吗?
可是,等待……
有很多的人等待了,他们成功了。
有更多的人等待了,他们失败了。
成功的人依然执着地走在自己的路线上,失败的人弥留在自己痛苦的边缘里。
只是,成功和失败究竟是由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们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都已被世俗同化,金钱、地位……如果此刻你能停下来问问自己:那些你一直奋力追求的东西真的是你渴求的原点吗?它的好坏真的是你自己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去衡量的吗?也许是,但更常见的可能,不是。
突然想到了自己当年关于偶像的论断:我们和他们其实并不遥远,或者,我们还过着他们奢望的生活。然而呢,我们都被套以现实的枷锁,片面地认为着他们的幸福。这,是不是就是围城的理论呢?
如果喜欢,去追就是了;如果勇敢,就用一生去等待。
没有什么是奇迹,奇迹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的,而极少数人坚持下来的东西。
是的,它就是等待的结晶,我们所谓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自己期待的东西,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为它付出一生呢?每个人都有渴望接近的目标,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想方设法地不断接近它呢?
我们习惯了安逸和忙碌,却忘记了失败边缘的小小刺激。也许这种刺激,真的能改变我们的一生。
作为整个《恨释》思潮的结尾,用了这样一篇荒唐、无稽的文章。可能是为了祭奠那些即将被记忆封存的人物,也可能只是为了作为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身上那个名叫“等待”的伤痕的存在。
阅读恨释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