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物质观
一些中医学,中兽医学,文献认为: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行是指这5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然而,五行上升成为一种哲学理论后,其中的木、火、土、金、水则并不是指5种具体的或者特殊的物质;而是代表抽象的或者一般的5类物质的基本形态与属性。其核心在于强调五行内部结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从五材说到五行学说的演进众所周知,五行学说的直接来源是五材说.据《尚书大传周传》。武王伐纣,军至殷都之郊时,士兵们唱道:“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这是关于五材说的早期记载,其中讲到的木、火、土、金、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金木用于造作,水火用于饮食,土有生长万物(尤其是庄稼)之用,这是为人所用的5种最重要,最普遍的5种东西,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需的5种材料,故谓之五材.子罕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这也是强调其为人所用的特点。
五行的宇宙始基属性及特点
在五材说中、木、火、土、金、水是指人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5种东西,只有后天的意义,体现了一种功用观.五材既是为人所用之物,也是人类开发创造之物。木是人砍伐搬运而得的,火是人钻木击石所取的,土是人开荒耕植而有的,金是人淘制冶炼而成的,水是人凿井穿壤引来的。
因此其中处处体现着人的影响和作用,在五材说中,五材之外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心,五材只是人的附属物,只在为人所用的功能方面才具有意义,其本身的性质和价值则无足轻重。
而五行上升成为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一种宇宙体系时、木、火、土、金、水就由后天造作之物转为先天自然之物,木不再是为人造作之用的木材,而是代表植物和生命;火还兼摄阳光,热能,代表无形的存在;土也不单指土壤和农田,而是代表大地和固态的物质;水是自然的水,同时还代表液态的物质。此时的五行已然与古希腊和印度的元素所接近,成了万物的始基,其意义和所指已经产生了根本的转变。
五行中金的属性
那么,金又代表什么呢?它作为五行中的一行,也必须同其他四行一样,首先是先天自然之物,而且还必须在五行的内部结构中占据恰当的位置,并构成合乎情理的相互关系。在历代中医学,中兽医学著作中,都认为五行中的"金"代表金属,生于土(来源于土、石、矿、砂),性坚硬,可铸造兵器,用于肃杀,变革(从革)。然而,这一观点在现代五行说中就显出诸多牵强甚至不合理性。作为金属,是开采矿石(砂)淘制冶炼而成的,包含了显著的人工成分,因而无法充当先天的宇宙基本元素。
五行说与元素说及八卦理论的比较
将五行说与古希腊及印度的元素说相对照,就会发现在古希腊和印度文化中,水、气(风)、火、土(地)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在古希腊时代,这几种元素是分散的,或以水为基本元素如泰勒斯,或以火为基本元素如赫拉克利特,而在古印度文化中,地(土)、水、火、气(风)作为共同构成万物的四大基本元素,而中国的五行学说中,比古希腊和印度多了一个木(生命),少了一个气(风)。
将生命纳入自然系统之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特色,而在五行中没有明确提到气(风),其原因值得深思。八卦与五行源于不同的思想系统,五行源于五材。八卦则是人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而概括出来的八种物相。也就是说,五行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产物,带有人为与功利色彩,八卦则是人所观察到的自然物相,具有天然的本原特点。
因此,中国文化中并不缺少类似古希腊和印度的元素说,只是这一学说不在五行之中,而是体现在八卦上。八卦之中,天(乾)与风(巽)一样,代表气,天事实上指地球外围的大气层,不具备人格色彩和神圣性;地(坤)与山(艮)一样,代表土,土与石本来就是一体的;雷(震)与火(离)一样,代表火,雷电也是一种火;水(坎)与泽(兑)一样,代表水,泽当然也是水。
因此八卦事实上是气(风)、土、火、水4种元素的展开,为了配合8种卦象才将这4种元素分为8种自然物相。将八卦与五行相对照,也会发现五行多了一个木(生命),少了一个气(风)。八卦始终讲自然物相,故不需要生命系统的加入,而五行之中缺了气(风)就不能代表完备的宇宙体系了.
阅读王的血脉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