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考验_盲道医神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考验(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第九集第八章考验

在京城郊县十三陵德胜口西有一处海拔很高,而且风景如画的好地方。那里叫做沟崖中峰,海拔有1500米左右,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着一座道观,那就是玉虚观。

背靠陡崖面临绝壁,山门紧临深涧,侧面有进观的石阶。现存殿阁三重,依山附势,别具一格,颇为壮观,近旁原有西王母祠,现不存。在观前北望燕山群峰,层峦叠嶂,云影斑斑,如临仙境。

这天中午,已经进入初夏的天气显得特别的凉爽舒服,温暖的阳光照射在人身上,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有一个打扮普通的青年拾阶而上,一路上停停顿顿,赏花观色,好不惬意。

不知不觉,已到山门。他好象是个观光者,从容的进入到玉虚观的范围内。玉虚观比起白云观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小得可怜。不过玉虚观也有自身的特色,这里人烟稀少,清净典雅,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不过这里地势险恶,海拔太高,又没有什么直通索道,一般游客,受不了那爬山之苦,所以到这里烧香拜神之人很是稀少,也就更加显得清静自然,有种一尘不染,远离红尘之感觉。

那青年进入玉虚观后,便是遇神拜神,态度极其虔诚,他还对旁边的道童说道:“请把贵观的主持请来,我想捐点财物给贵观。”

那道童当然欣喜若狂,呆在玉虚观,都很少看见有人来烧香拜神,更别说捐献财物之人,就少之又少,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道士的日子异常清苦。那道童见有人主动提出要给观内捐献财物,当然开心得不得了,连忙把黄啸天引到客聊室安坐下来,奉上清茶才急匆匆的步入后堂,向观内的主持任南星禀报。

不一会,有个身穿道袍,手执拂尘,鹤发童颜,满面红光的老者步入客聊室。进来后,那老者却没有像普通人依照惯例那样把黄啸天打量一番,而是直接走到啸天前面,“无量寿佛,终于等到有缘之人。”

黄啸天感觉特别的诧异,忙起身还了那老者一个道礼,然后问道:“道长,你知道我要来?你又知道我是谁否?”

那老者微微一笑,眼睛直接望着黄啸天的一双疑惑的眼睛,轻声说道:“我等了六十年,六十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玉虚观,为的就是履行曾经对一位老友的承诺。不过在这六十年来,我也得益匪浅,不但修为很有提升,而且还对老友赠于我的那本‘天相玄书’小有领悟。所以我已经算出你这个有缘之人一定会在今夏出现,只不过具体的日子我还是算不出来。”

黄啸天发现,那老者的双眸异常的清澈无尘,根本就不像一个老人的眼睛。不过啸天还是追着问道:“那道长又怎知你所说的有缘之人便是在下呢?难道你不怕把对象搞错吗?”

“呵呵,小友说得甚是有趣,也问得极是。不错,在这道门外,我并不知小友就是我所等待的有缘之人,但当我走进这道门后,我便知道小友便是故人所托付之人。因为小友身上藏着一件故人的物品,而那是一个用特殊木料做成的小盒子,我就凭着小友身上散发出来淡淡的木香,便已确认小友就是有缘之人。”

啸天听后一惊,忙伸手从怀中摸出那只在三星殿得到的小木盒,放在鼻子下面轻轻一闻,果然不出所料,上面有股特别细微的淡香。而啸天诧异的是那老者的嗅觉为什么会那般灵敏,竟然可以稳到他藏在怀中之物的香味儿。而且这香味一般之人就算拿在鼻子下面使劲的闻嗅,也闻不到半点气味来。难道这老者的嗅觉比自己还厉害?

旁边那老者见啸天如此疑惑的样子,不由轻笑解释道:“小友不知,这种木料叫无相香木,是上古的一种很稀有的木料,这种木料被我老友无意得到过一段,并且制作成储物的小木盒三个,小友手中的便是其中一个,另外两个一个老友赠送于我,另一个他留在身边。一直以来,那木盒都日夜伴随着我,虽然那香味极其微淡,但我早已经熟知那气味儿,便可以闻到小友藏于怀中之物的香味儿。”

黄啸天这才明白过来,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小子无知,让道长笑话了。”

那老道哈哈一笑,然后手中拂尘一摆,对啸天说道:“小友就随我来。”然后也不多语,只是健步走在前面领路。黄啸天不知道要带他去什么地方,不过以他的性格,他是绝不会多问的。

穿过玉虚观的正殿,啸天便跟随着那老道来到了玉虚观的后山,最后在一悬崖处停了下来。悬崖的上方有一座不知什么朝代修建的凉亭。那老道立于凉亭之中,顺手一指凉亭里面摆放的石凳,然后转过身去,遥看悬崖对面的朦胧景色。

当啸天坐定在石凳后,那老道依然背着他,语气却有些肃然地说道:“我现在有三个问题需要你的回答,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极具内涵,所以你要认真考虑后再作回复。如果我觉得三个问题你都回答出色。那么我自然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东西所在。”

黄啸天坐在石凳上,眼睛同样看着四周的景物,口中却朗声答道:“请道长直接问便是,我一定会根据我所知,我所悟,我所感而认真回答的。”

那老道还是没有转过身来,只是淡淡地说道:“我想小友也是道门中人,那么我想问问小友,何谓是道呢?”

啸天沉思了一会,然后朗朗说道:“道,便是太上之道,在道教的信仰中,它是无形、无色、无味、无声、无情、无信的,又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并无世不在,;无处不有,是生化天地万物一切有形的本源。本无法用有形的文字来称说,但为了便于人们来记述,强名而为‘道’。道生化天地万物,是通过无形的元始祖气、并由元始祖气分化为阴阳二气来成就万物的。万物则依各自所禀赋的气质而各成形状,自然生长。。‘道’化生万物,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且从不因为是万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报答,毫无一点私自之欲,始终保持以清静为本,柔弱为用。并像水一样处下以利万物,且具有江海一样的胸怀,虚怀若谷。以用文字难以形容的高尚德行成就和养育万物,使自己永恒常存,不生不灭。‘道’是很宏大而又那么细腻、微渺,同时它又超越了大与小、得与失、德与不德、阴阳与五行、想与非想、物质与空间的境界,它是超越一切,却仍在平凡中的一种境界,与佛家的‘禅’字像个双胞胎。‘道’若夜海上一轮‘明月’,我们所谓谈道,就是用语言、文字、绘画等等方式去描述它。但无论何人之所能都无法百分之百的刻画出它的完璧之容,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因和内涵。正如道长现在向我问‘道’一样,一问一答,自然而成,阴阳而合,而又具有天地之间的规律存在,那便是道的真理。”

那老道听了有关啸天洋洋一番对道的理解之说,不由舍弃对岸的风景,转过身来,脸上含笑,晓有兴趣地接着问道:“常说修道之人是寂寞之人,每天面对无聊的修炼,孤独面壁。那么你是怎么理解修道之人的寂寞呢?”

“呵呵,这很简单,一个真正修养道之人,是永远也感受不到修炼之中寂寞的滋味。因为他的心已经融入了道的玄妙之中,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想着美妙之外的寂寞呢?常有人说寂寞难奈,放不下的东西太多,如这返照的夕阳,绚丽多彩。善待寂寞,化解莫名烦恼,用心感受、体会自然,也许可以消除烦恼。比如迎面吹来的风,春天是暖,鲜花在蓝天下展现笑脸;冬天是寒,万物在蛰伏中孕育生机;高山上是险,放飞的一刻云是伴侣;江河中是帆,引领着有限的生命延续。修养自我,约束自我,并检讨自我,了解自己的本心,找出自身的缺点及问题的症结,‘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以‘一念回光’返照自我,寂寞便不再难奈,长夜又见光明,而成为静心观察自我、改造自我的良方。如旭日自东方升起,夕阳从西方回照的道理。”

“啪,啪”几声,那老道不由笑着对黄啸天鼓起了掌,他又由站着不自觉地坐在黄啸天的对面,接着问道:“你又何理解世人心中的不满和知足一说呢?”

黄啸天这次没有半点停顿,等那老道话音刚落,他便侃侃说道:“对于不满,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是指对心境,对自身修为的不满,比如我们虽然都是修道之人,但都未获得正果,都未达到修道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都没有超越一切,飞升成仙成神。所以我们不满,我们就会努力让自己勤奋修炼,争取早日达到最佳状态。另一种不满是对自身环境,对权利金钱,对感官享受的不满,正如绝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他们心中都存在这样的不满,也正因为这样的不满,社会才会日渐进步,也就是说对于现实的不满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不过,稍有涉世经验的人都清楚,世界上的人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的不满也是一样的,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也往往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人的不满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问题的焦点是不满什么,为什么不满,也就是说,不满取决于一些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例如: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个人品质,等等。那么,我说的并不是反对和赞成一切的‘不满’。从‘不满‘到‘满’,从‘满’到新的‘不满’,又从新的‘不满’到新的‘满’,生生息息,无穷无尽,那是天道的表现。月亮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太阳东升西落,由黑至明,又由明变黑;云彩由疏而密,又由密而疏,都是这样一种天道的‘满’与‘不满’的表现。社会由低级到高级,财富由匮乏到富足,也是这样一种从‘不满’到‘满’的天道的表现。人的从无知到成熟,知识由肤浅到丰富,也都是这样一种从‘不满’到‘满’的天道的表现。不满是天道,满也是天道,从不满到满以及从满到新的不满都是天道。问题是我们在这样一个天道运行之中,怎样认识和怎样动作。只有符合天道的不满和满才可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道门。否则,其结果只能是害己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符合天道的不满,是与人与已有用的,可以成为一个人奋发向上,替天行道的动力。而不符合天道的不满,则是害人害己的东西,最终葬送自己,毁灭自己,并且给社会带来损失。不符合天道的‘不满’归根到底是个人的‘欲’。尽管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欲’的表现有所不同,有的人是权欲,有的人是利欲,有的人则是食欲、酒欲、色欲等等,归根到底也只是为自己谋取一点蝇头小利。‘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能够替天行道的人,不满现状,做出成绩,但是他们不会甚爱和多藏,因为他们并不以名货为追求目标,当然他们不会受辱,也不会惹祸。一些追逐名利之欲的人,他们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卑劣丑恶,越多越好,其结果只能被‘名利’烧身。所以我觉得,某种意义来说,‘知足者常乐’一点也不假。”

“呵呵,说得好,说得妙,好一个知足者常乐,实在令老道佩服不已。不过话说回来,世上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知足者常乐’呢?就比如小友你,你既然已经得到了五枚珍稀的吸星金针,那五枚法宝即可以让你受益匪浅,你又为什么还想得到另外四枚,你心里又真能做到‘知足’吗?你想得到那九枚金针的意义何在呢?”那老道说着说着,突然语气一变,双眸咄咄逼人,一副失望的神态对着啸天。

“呵呵,道长,你错了,我并非是不知足。本来,得到那五枚金针也绝非我的本意,我只是在一次出手援助中,无意得知这个秘密所在,并且受人之托,取之替人医伤。后来我又通过有关吸星金针的典故中,知道得此金针者,并不是幸运降身,而是会因此得到怀壁之罪,引来杀身之祸。实际上与其说我得到此法宝,不如说我替人转移灾祸。但我也非是个傻帽之人,怎会轻易引祸上身呢?在知情人口中,我知道,我是此灾祸最佳化解之人,所以我才冒险为之。不过道长,你只是说我回答三道问题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那么最后这个问题,好象是额外的问题,不知道长是否满意我的前三个问题,对于第四个问题,又不知道长是否也有额外的回报呢?嘿嘿,这是不是我的无意不知足,还是道长你有意对我的额外考验呢?”

那道长听完啸天所说,不由老脸一红,口道:“惭愧。”站起身来,对着啸天庄重地微微一个鞠躬,“不好意思,是老道自己修为不到家,妄自菲薄,心存置疑,所以才有多此一问。不过小友的回答实在令老道非常的满意。这样吧,你要的东西我马上给你,另外,为了弥补刚才对小友的不敬之问,我另额外相送一本曾经是老友送于我的‘天相玄书’与小友,希望小友笑纳。”

啸天见那老道态度如此肃然,忙收住刚才调侃之意,笑着对老道说道:“道长别介意,我并非有意为难道长,只是平日习惯调侃,所以才有些放肆。至于道长的额外礼物,我看就算了吧。那是道长你老友的遗物,还是道长代为保管比较好。”

那老道对着啸天摆了摆手,认真的说道:“非也,今日与小友一见投缘,小友如此年轻,我竟然看不出小友的修为境界。更甚的是,刚才那三个考验小友的问题,其实也是老道多年未悟透的疑问,今天小友的回答,也着实让老道心中释然。从而老道可以看得出,小友不但道术修为高深莫测,就连道义修为,也比老道高出一筹。而这本‘天相玄书’虽然是老友赠送于我,但其中内容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只是其中有些内在境界还没有悟透罢了。我看小友是千百年来道门的一代奇才,为人又最值得我信任,所以我想把此书转赠于你,让你能把其中的道家玄学发扬光大,这也算是了却了我老友的一桩遗愿吧。”

话一说完,那老道从怀里摸出一个一模一样与黄啸天在三星殿得到的那个无相香木做成的小木盒。并且打开,从里面抖出一张宣纸来,然后又从怀里摸出一本古书,放在一起,一道递与黄啸天。

黄啸天犹豫了一番,见那老道态度坚决,便庄重地伸出双手接过,对着老道鞠了一躬说道:“那我恭敬不如从命,就接受了道长的真心礼物。”

那老道呵呵一笑:“我就喜欢你这样直爽的性格,今天天色还早,不入陪老道喝杯老酒如何?”

黄啸天把那两样东西纳入怀中后,便豪爽地笑道:“这又何妨?不过我今天上山的正事还没有办好,我已经答应了贵观中的道童,要赠于贵观一些财物,人不可言而无信。”说到这里,啸天从怀中掏出一张金卡递给那老道,“这里面有50万的现金,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就当我捐赠给贵观的一点心意吧……”

阅读盲道医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