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经常会接诊一些特殊的慢性病人。说特殊,是因为他们的症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疲劳、头疼、肠胃不好、失眠、焦虑、性功能减退;他们的身份、地位都差不多:总监、经理、主任;他们的年龄段也相差不多:三四十岁。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猜出他们的病了:亚健康。对这种病,我通常给他们的处方也大同小异:调整生活、工作节奏,慢下来!
他们时时步履匆匆,心脏却在悄悄流泪;他们天天狼吞虎咽,肠胃却在暗暗叫苦;他们年年夜以继日,肝脏却在慢慢发火……长年累月和时间赛跑,他们终于得到了丰厚的物质回报,疾病却放声大笑了。
长期以来,废寝忘食者,是各级机关、部门都提倡的工作作风,有的单位甚至在大门入口处用“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标语提醒大家。殊不知,这种透支生命的奋斗模式使多少俊才英年早逝,让多少普通人疾病缠身。当然,我并不是说大家不要努力工作,更不是让大家放弃工作,而是让大家学会慢节奏生活,
学会细水长流,学会慢的哲学:敬业但不蛮干,努力而不拼命。
慢性乙肝患者更需要慢。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前运行得太快了,机器的温度已经接近极限,现在需要让机器慢下来,降降温,以便更好地运转。不然,这台机器就要报废了。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慢其实就是磨刀,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并在调整中对以前的“快”进行有益的修正、补充。脚步慢一点,心跳就平缓了;咀嚼慢下来,肠胃就微笑了;熬夜少一点,肝脏就开心了……慢下来,健康就快了。健康有了,工作效率就高了。所以,慢是另外一种快。
慢,其实不仅是一种生活、工作方式,一种养生智慧,更是一门人生哲学。
求医问答录
安徽太和郑□□问:
既然生活是一种“慢的艺术”,那么,具体在哪些方面需要“慢”?
成去病答:
如果机器转得越快,它的使用寿命肯定就越短。人也同此理——太快的生活节奏加速了“生理消磨”,其结果不言而喻。
如何慢下来呢?慢呼吸,经常有意识地将呼吸放慢到自己觉得舒畅的限度;慢饮食,喝水缓缓入口,吃饭细嚼慢咽;慢说话,让语速慢一点再慢一点;慢散步,散步是一种有氧运动,但宜缓步而行,尤其是老年人;慢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必要提前完成的就不必提前完成,能不加班就不加班;“慢心情”,保持心情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健康生活,从好习惯开始(1)
【导语】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拥有健康。但是,常常看到有些人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老天身上,自己却不想办法改变。如果自己都不想改变,老天又怎能让你改变呢?
【正文】
生病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健康的理由只有一个:拥有好习惯。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邪气”超过了“正气”所能抵御和调节的极限引起的。“邪气”的来源大致有5类:1有害的情绪,如大喜大悲、过度忧思、极度惊恐等;2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如饮食不洁、暴食暴饮、起居不常等;3脏腑功能亢进或衰退;4有害的自然现象,如过冷过热、洪涝干旱等;5细菌、病菌感染。其中,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外,其他四大导致生病的因素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习惯有关,也都是人为因素可以控制的。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拥有健康。但是,常常看到有些人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老天身上,自己却不想办法改变。如果自己都不想改变,老天又怎能让你改变呢?
下载
●没心没肺,能吃能睡,肝脏不累
骂一个人没有良心时,我们常常会说“没心没肺”,甚至有时把“没心没肺”和“狼心狗肺”等同起来。做人不能没良心,但是,用于养生治病,有时却偏偏要忘本,要没心没肺。不信,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养生家推崇的高寿秘诀——“不知世事,不知生死,不知有身”,乍一听,这话有些冷酷,甚至是“不人道”。可是,仔细一想,却很有道理。
据我的理解,“不知世事”,就是看得开。对晚辈纠葛要顺其自然,不要总想插手帮助解决,坚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对邻里纠纷要“装聋作哑”,眼不见不烦,耳不听为清,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人生得失要不动其心,只管付出,莫问回报,须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不知生死”,就是从容。当疾病不幸地降临在你和家人身上时,不要惊慌,不要着急,老天赐予我们生命时,也会赐予我们疾病——疾病并不可怕,往往是我们自己将疾病弄得更可怕;当自然灾害势不可挡地出现在你身边时,不要害怕,不要烦恼,坦然面对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因为灾害,我们才知道失去的东西是多么可贵,才知道以后该如何好好珍惜。
“不知有我”,就是忘我。要记得别人为你做过什么,但要忘记你为别人做过什么;要记得生命中那些美好,但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有多大;要记得早晨的露珠、花香、朝霞,但要忘记傍晚的夕阳、归鸟、月亮。做到了这三点,自然可以“没心没肺”,无忧无虑,不怒不喜。心态好了,吃啥都香,一觉睡到天亮。这样,免疫力提高了,生命活力增强了,肝脏也就轻松了。
●酒不多沾,肝脏自安
医生的“医”,古代写作“醫”。大家一看就知道,古代的医与“酉”——酒不分家。古人开的一些中药散、丸之类的,要求患者用米酒调服或黄酒送服,以增强药效。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部分患者喝药酒。可见,酒也有可爱之处,对健康者来说,少量饮酒,有益健康。
但是,更多时候,很多人都将酒当做饥饿中的面包,寒冷中的棉袄,黑夜中的灯泡,结果,一贪杯险丧百年身。
在我所认识的“酒友”中,有一位女主持人,因为主持的节目叫座,名气自然大了,光环也就多了,出入都有单位的轿车接送,认识的尽是高官、大款、名流,收入也很高。这下,她的丈夫坐不住了。为什么呢?心理不平衡啊。想想自己熬了几十年还是一个小厂
阅读别慌!我是乙肝战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