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盛产莲藕,一年三季扒藕,春看粗壮的叶牙,夏认红边红筋的叶子,秋找跑莛的青梗。藕塘连着藕塘,微山湖里到底有多少藕,就没有用藕别子挑完的时候。而微山湖的任何一处,有水就有鱼,四孔鲤鱼、草鱼、马龙棍子、乌鱼、鳝鱼、鲇鱼、咯鱼、橛嘴鲢子、蓟花鱼……不胜枚举,一到农闲时,人们三五成群,挎着篮子,背着干粮,跑山饿湖,杀进微山湖,太阳东南,篮子就满了。鲜鱼吃不完,或腌咸鱼或晒干,或在火堆里烧烤或在鏊子上煎炕。到了秋季,或采菱角或采莲蓬或采鸡头米,去皮晒干,吃到来年这时候;到了冬季,或割湖草或割芦苇,割了湖草或喂牲口或烧锅,割了芦苇或打席或编篓子或掐折子或织箔盖屋或夹篱笆院或卖给远路的,采来芦苇花子打毛窝,暖和无比。到了大旱之年,水位下跌,人们就到湖滩开垦湖田。土地肥沃,抓一把流油,那种湖麦盛况有民谣为证:
一湖月色一湖银,
一湖歌声一湖人。
一湖耧车叮当响,
一湖人儿种黄金。
人说靠山吃山,靠湖吃湖,到了灾年,微山湖更是周遭几十里人们的衣食父母。
大刘庄原本只是几家刘姓靠缠湖为生的窝棚,因其东边就是渡口,来往微山湖十分方便,再者,这里人少地多,因而好多在他乡穷困潦倒混不下去的人家也在此跟着搭建起窝棚住了下来,尤其灾年,人家越来越多。现在已是二百多户的村落了,往年的窝棚大都变成了土墙屋。这里的村民乐于在屋前房后栽柳树,生个丫头,栽棵柳树,出阁时好做嫁妆,人到四十,栽棵柳树,老了好做棺材。数数,光对抱粗的柳树就有五百多棵。夏天,蓊蓊郁郁的柳树笼罩村里的房舍,和大堤上的树木浑成一体,哪里还见村庄!起风时,树梢飘来荡去,犹如波涛澎湃,巍巍壮观。
郑守义老家祖籍山东梁山,那年一连几个月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是他爹娘带他逃荒落到此处的。郑守义的爹娘相继下世,留给他两小间低矮的土墙屋。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其它亲戚,就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如今郑守义已十九岁,高大魁梧,强悍有力,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一疙瘩一疙瘩的鼓涌出来,身躯锃亮光滑,结结实实一种铁色,一双浓眉,透着英俊之气。他一年两季都在王堂王善人家锄二八,能吃,每顿四、五斤饭不在话下,也能干,且活干得也漂亮,很受东家喜爱,一到农忙便及早地叫他过去。王家的饭很足,他吃多少就有多少,以致郑守义在王家的三年之中,日益雄壮了起来。
王洪宣年轻时爱赌,四十四岁那年突然时来运转,一夜之间赢了六十亩水田地,黄牛二头,高头大马一匹,转眼成了暴发户。从此,王洪宣金盆洗手,并精打细算地过起日子。没过几年,王洪宣已是骡马成群,好地三百余亩,一拉两进院十八间房屋,皆是青砖青瓦牡丹盘脊,大门上挂着“积善人家”的大幅字匾,门两旁立着两个大石狮子,很气派。王洪宣秉性温良,谁家有灾有难他都要帮衬一把。谁家缺粮断顿了,只要到他门上去,少不了三斗五斗,谁家无钱治病或出丧,他总是慷慨解囊,于是,人称王善人。
王善人发妻王赵氏,过门第二年生个千金后,就再没隆起过肚皮。如今闺女已嫁,很是孤寂。家景一年比一年看好,无奈无人传宗接代,纵有千亩良田万贯家产又当如何?王善人每每想起此事便是悲伤不已。
阅读水抹残红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