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这边三教同佛教乱成一团,独孤此时正在他的轮回玉树天中尽享清闲之福。三界中七名圣人,细算来,怕只有独孤才能如此清闲。三清各有大教牵绊,佛教两位教主每日为传教头疼,女娲倒是无甚要事,不过她乃是以功德证道,实力乃是七人中最差,就算有心,怕也无力到三界中来搅风搅雨,若是惹恼了哪位圣人,却是打不过人家,平白丢了面皮。如同当年被独孤砸了道场一般,心中虽然不平,却是无可奈何。只有独孤这个异数,论实力乃是天地间第一位圣人,得道尚在鸿钧之前,自身实力稳压其他圣人一头,门下只有两名弟子,都乃是仅次于圣人的修为,岛上生灵更是洪荒异种,虽各有天赋,却肯安心在岛上清修,再没有哪个圣人比独孤过得更轻松了。
不过独孤此时心中并不轻松,自己在封神之战中尽力不触动众圣底线,维持封神结果没有太大变动,为的便是在下一量劫中依靠自己前世的经验,为门下弟子谋得一条出路。不想紫霄宫中鸿钧明言自己不得立教,断了自己争那量劫主角的心思,虽然自己争取了教外别传这条出路,但如何传道,独孤此时心中尚无一丝想法。
佛教终归还是立了灵山,建起雷音寺,那么老君化胡之行怕不得再拖了,独孤盘算一番,从葫芦中取出一粒丹药,正是那生生造化丹。当年成丹十二粒,众位圣人便分去了六粒,门下两名弟子各用了一粒,独孤又给镇元子送去一粒,如今为了老君化胡之行,怕不得不再分出去一粒了。虽是不舍,独孤还是取出玉瓶装了,起身往太清天八景宫中去了。
八景宫中,玄都大法师并不在宫中,他奉老君法旨,往天庭建兜率宫去了,三教共定天庭,便必须留个代表,老君清净无为,便由他在天庭中建一座兜率宫,以示镇守之责,同时向天庭表明三教不会插手天庭政务之意。独孤来到八景宫前,金角银角两名童子接住,连忙报与老君知晓。老君不敢怠慢,拄着扁拐迎出宫来。两人见礼已毕,在宫中分宾主坐下。老君方才开口道:“不知道君此来,有何要事?”
独孤问道:“道友可知佛教重立灵山之事?”
“贫道已知,只是在诛仙阵中受伤颇重,无力与西方两人相争,只得望而兴叹。”老君抚须长叹。
独孤亦是无奈,谁料得三人同门相争,竟真的以死相拼呢,叹道:“道友实在失策,兄弟弥墙,让外人得了便宜,着实可叹。”二人感叹一番,独孤从袖中取出玉瓶,道:“我知道友工于炼丹之道,此药乃吾费数百年苦功而成,对道友之伤颇有奇效,还请道友笑纳。”
老君心中暗思,“这灵石道人向来不曾如此好说话,无故赠药,怕是有事相求与我。”心想到此,尚未开言,边听独孤开口道:“贫道赠药与你,却是有事烦劳道友,还望道友莫要推脱。”
“道君请讲。”老君也不敢轻易答应,独孤做不到的事情,他恐怕更做不到了。
“我非为私事,乃为那西方佛教之事而来,如今准提立下三世佛尊位,佛教大兴,乃是天数,三教内乱,我东方正是空虚之际,佛教气运大涨,若是不早做打算,恐怕日后再无玄门传教之地了。”独孤对老君道。
老君自紫霄宫中回来,参悟圣人之道,颇有进展,暗中推算一番,知独孤所言非虚,正有这一场功德要做,便道:“道君道行尚在贫道之上,为何不亲自做了这一场功德?”
独孤苦笑道:“此乃教派气运之争,我在紫霄宫中有言在先,不立大教,若是出面,名不正,言不顺,西方二人虽是拿我无奈,却是平白丢了面皮,顾还要道友出面谋划一番。”
老君点点头,道:“即是如此,贫道理当效劳。”
“那多宝道人已被道友卷在蒲团中数年,此劫已过,正该去走一场。这粒丹药便与多宝道人,算是奖励他为我东方做这一场功德。”独孤将玉瓶递给老君。
老君接过玉瓶,点头道:“善!”
独孤不再言语,两人默坐半晌,独孤便起身告辞了。老君也不相送,待独孤走后,老君教童子牵来青牛,将风火蒲团挂在牛角上,也不带随从,便起身下界去了。
下界此时尚是周天子当政,武王早已驾崩,太公、周公、邵公三公辅国,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老君化名李,骑着青牛遍游诸侯国,顺便与多宝道人讲那气运消长之道,使其能心甘化入佛门,分去大乘佛教气运。诸侯多有闻老君之名者,尊其为老子。故此如今老君尚有三种称呼,便是此时得来。
一日,老君骑牛往西,直奔函谷关而去。却是化胡之机已到,多宝合当皈依佛门。函谷关关守名为伊尹,乃是一介散修,天生眉长过肩。这日正在关上职守,眼见天际紫气滚滚,自东而来,心知乃是圣人降临,忙令人打扫关口,自迎出十里,迎接老君。老君心中甚喜,伊尹趁机向老君求问天道,老君写下洋洋五千字,做一部《道德经》,传为天下道门之宝,亦为修行之道总纲。并将伊尹收为记名弟子,赐道号长眉,传授了剑修之道,便往关外去了。
出了函谷关,便算来到西方界内,老君将多宝从风火蒲团中放出,同游西方诸国。一日到了迦毗罗卫城地界,老君对在前头牵牛的多宝道人道:“多宝,你观此地如何?”
多宝在老君身边伺候数年,也闻得清静无为之道,此时道心稳固,身具两家之长,闻老君发问,顶上现出一片云气,霎时间遍观全国,回道:“虽是贫瘠,却也民风淳朴,倒是个传道的好地方。”
老君笑道:“既如此,你便当在此转世为西方佛陀,入主小乘佛教,如何?”
“但从大师伯吩咐。”多宝闻得要转世,心中舍不下自己一身修为,却也无法。只得应了。
老君携了多宝,径往那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王宫中去了,见得王妃正午睡正酣,老君对多宝喝道:“还不快去,更待何时!”
多宝向老君行过一礼,将顶上三花,胸中五气尽数散去,化作一道流光,入王妃腹中去了。老君骑了青牛,出宫自去等候多宝出生不提。
极乐净土内,接引同准提正在端坐,忽然二人面色大变。原来老君化胡,天道有感,二人自然知晓。接引叹道:“怎生又被东方圣人占了先机,真个难为!”准提却不以为意,对接引道:“无妨,那多宝转世,去了三花,散了五气,如今便如同赤子一般,况且西方乃是我等地界,待我化身点化他一番便是。”言罢,也起身往那净饭王宫中去了。
是夜,王妃梦见有一六齿白象,自自己右肋飞入,大惊醒来。然后发觉自己有孕。十月怀胎,生下王子,起名为悉达多,取“吉祥”、“成就一切”之意。悉达多出生时,便行走七步,每步足生金莲,然后坐于地上,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却是准提为了度化多宝,施展大法力,现出种种异象来。老君此时重伤未曾痊愈,自无法于准提相争,只是任他作为。
须知佛教精义,最能蛊惑人心,如若多宝三世未名便被度入佛教,老君西来这一番努力就算是白费了,老君心中着急,却无力于准提争斗,心中也自烦闷。这一日正在枯坐,忽见一童子驾云自东而来。径至老君身前,稽首行礼。老君一看,原来是竹君童子。便问道:“竹君童子,你来是灵石道友有事叮嘱?”
竹君回道:“见过太清圣人,正是老师差遣,有一言传与圣人知道。”
“灵石道友有何言嘱我?”老君奇道。
竹君道:“老师有言,前次赠药,正为解今日之忧,请太清圣人宽心。”
阅读鸿蒙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