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找到凶手,而是确认死者的身份。”
死者的身份在第二天一早就得到了确认,她的名字叫柳杉,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发案当天的晚上,她由于和男朋友吵架,兼之最近一次考试成绩不太好的缘故,心情烦闷,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说是到外面散散步,谁知就此踏上了不归之路。柳杉的父母自然是悲痛欲绝,但她的男朋友――也是她的同班同学,只是在听到噩耗的一瞬间象征性地怪叫了两声,就再无其他,以至于林凤冲怀疑他就是犯罪嫌疑人。但调查之下,才知道他没有做案时间,柳杉被杀的时候,他正和同班的另外一位女生在小旅馆里做着床上运动。望着他对柳杉之死一副无所谓的神情,林凤冲真想削他两个大耳光!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他妈的像冷血动物一样!”林凤冲忿忿然说,“死人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也如此麻木不仁!”
其实,当死亡接二连三地发生,凶杀变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的时候,麻木不仁――也就不见得比死亡本身更加了不起。但是对于享久了太平盛世,闻惯了窗头一缕槐花香的市民而言,对这一系列异常恐怖的凶杀案表现出麻木不仁,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柳杉案件发生的时间是6月21日,在此后的6月23日,6月25日,又相继发生了两起先杀后奸,然后受害人被割掉右乳的命案,受害人的年龄都在16岁到18岁之间,案发地点分别位于学苑桥附近的学苑公园和智新桥以北的一座非常偏僻的、正在准备拆迁的居民小区内。按照事先达成的默契,郭小芬对这两起案件的报道都篇幅短小、下笔谨慎,却被总编辑李恒如认为“火力不够”,派张伟重新采写。经过张伟笔下一番添油加醋,案情被渲染得异常血腥和恐怖。稿子在《法制时报》上连续刊登之后,该报的销量大增,超过了其他都市报的总和――据张伟自己说,正在筹备改版的某娱乐报老总还亲自打电话准备把他挖走。围绕这数起案件的各种流言不胫而走,一些市民像地震前的老鼠一样惶恐不安起来,有人在这天中午经过一个停车吃饭的路边摊时,清楚地听见一个把臭脚丫子搭在车窗外晾着的出租车司机给老婆打电话:“吃完饭让她老实在家学习!要是再到外面野去,不用别人,我先把她给宰了!”
在这两起命案的现场,也同样没有发现“本来应该遗留的”火柴盒。因此,在市局刑侦大队内部,围绕是否与陈丹案件并案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有人提出应该让林香茗马上介入案件的侦破工作中的时候,一处副处长杜建平顿时火冒三丈,他挥动着手臂叫嚷着“我们一处有决心有能力迅速侦破这起案子”,声音如雷,令其他的与会者都噤若寒蝉。
阅读最悬疑血案的华丽推理:嬗变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