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清溪河畔半世纪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到一九五零年十月,随着剿匪,禁烟运动的尾声,农村基层的第一届政权机构――农民协会建立。这一政权机构完全由没有文化的农民组成,其依靠骨干是最没有财产的贫雇农。在这个政权里,越穷越光荣,越有地位。一个人不管你是什么原因穷,反正只要穷,就是好人。一个人只要有点儿财产,哪怕完全是你自己勤劳所得,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但只要有,就是坏人,剥削者,就要被打倒。自此以后,“穷光荣,富可耻”就成了这个时代衡量是非好坏的尺码。

在建立农协会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又建立了武装队。“农协会”和“武装队”成立起来后,马上就开始发动农民进行减租退押运动。比起后来一个又一个运动,这个运动还算平和。

“减租”就是张三有地,自己不种或种不了,出租给李四种,李四要向张三交一定比例的租子(粮食)。比例多少,看田土好坏事先谈定,或由出租方定好,承租方自愿租与不租。当然也不乏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租者。现在由农协会主持,强行减少。

“退押”就是土地租出方怕承租方种不好土地,到收庄稼时交不起租子,或管不好这片土地和付带的财产(有的有房屋和其它林木)。在租地时要承租方交一定数量的押金。当时叫“定手”或“稳手”,按现在的话叫保证金。此时要出租方无条件退还,认为这是不平等条约,是剥削压迫行为。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只是一个凶似一个运动的前奏。紧接着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接踵而至。

改朝换代,都会有无数的人枉死。一个新政权推翻前一个旧政权,都是用老百姓的血肉堆出来的。但这应该在政权的争夺中。在执政后,只要不反对新政权,不进行捣乱和破坏,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种地的还是经商的,从事脑力的还是体力的,在旧时代是干什么的或当过什么,只要没杀人放火,也服从于新政权,都是自己的子民,都应保护,不应滥杀,这才是好的执政者。

一九五一年一月下旬开始,持续几个月的镇压运动,在永新除有少数如土匪头子等是该杀的外,大多是在扩大化的杀人下枉死。区一级就有杀人权。由两三个人组成的“人民法庭”,不经过什么法律程序,只要说某人通匪,或说某人很凶、很坏,或是在旧政府干过事,参加过什么党派、帮派,或说此人很讨厌,有民愤,都可以拉去杀了。这段时间,凡在旧政权干过事的,有仇人的,参加过什么帮派党派的,当过土匪或和土匪人员有过什么关系的,整日提心掉胆。

杀气威慑着每个角落。

潘绰容,又名潘长啸,生于一九一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农历己未年润七月初四)。从小读书,毕业于成都四川大学。潘绰容早年在重庆复旦中学就读高中时,就深受同窗好友共产党员伍先明的影响,思想接近共产党。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他联合在蓉的綦籍学生创办了《綦蓉》杂志,针砭时弊,把当时綦江县的各种黑暗情况在省城进行揭露和抨击。

在一九四五年春,原中共东溪小学特别支部书记曹曙中、副书记张天武、委员杨尘、张仿陶从东溪转移到永新乐家坪,又组建了一个特别支部。因当时乐家坪属中峰乡管辖,他们在这儿组建的特支就称为“中峰乡特别支部”。

当时国民政府迫于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被迫实行“民选”乡、保政权。中共中峰特支在上级的指定下,决定以民间结社的形式,成立一个公开的组织参与竞选,争取控制中峰乡的乡、保政权,使之“枪换肩”,权为我用,使地下党在这偏远的山乡有一安全的发展空间。决定该组织以特支所属的共产党员为主体,并有选择地吸收个别可以合作的知识青年参加。经挑选,特支看中了家住乐家坪大屋基的潘绰容。

半年前,也就是一九四四年秋,刚从四川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历史专业毕业归来的潘绰容,任教于綦江中学。当中共中峰乡特支找他一起组建“健行社”时,他立即响应,并将自己在永新场上的房子潘家院提供为“健行社”的活动场所。

一九四五年夏,中峰特支的十多位中共地下党员聚集永新潘家院,出席“健行社”建设筹备会。他们讨论了建社章程,酝酿了准备提名的中峰乡各保保长、副保长、保民代表的名单。七月,在国民党基层政权“民选”前夕,地下党所领导的进步社团“健行社”在潘家院正式成立了。潘绰容任社长,共产党员曹曙中、张天武等任理事,共产党员曹德仁、杨仲儒等任监事。共产党员曹成相、代文选、曹成义、曹成瑛等二十多人出席了成立会。当日,潘绰容在潘家院举行酒宴,与众共产党员一起举杯相庆。

在中共特支的领导下,“健行社”经过三个多月的积极活动,使中共特支提出的候选人基本上都当选了。共产党员张天武在八保,曹德仁在九保,代成智在十一保当选为保民代表(即乡民代表会的代表),周北加在六保,张海平、周治良在八保,周迪蓉在九保,曹成义在十保,代绍清在十一保,分别当选为保长或副保长。

一九四七年秋,国民党政府举行第二次乡、保基层政权选举,“健行社”又在中共特支的领导下,总结上次经验,更积极地从事竞选活动,使中峰乡的十一个保政权就有九个保的保长、副保长为中共地下党员担任,另外一个保的副保长也是中共地下党员担任。也就是说,中峰乡十一个保中,就有九个半保被中共地下党所控制。

与此同时,“健行社”还推举潘绰容竞选县参议员,共产党员张天武竞选中峰乡副乡长,也获得成功。于是,中共中峰乡特支决定:凡是保政权已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所控制的,就逐步换下保丁,把中共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安插进去,以便抓住枪杆子,把国民党的枪变成共产党的枪。

中共党组织还授意“健行社”成员打入国民党和民社党,以“民社党员”和“国民党员”的身份掩护其地下革命斗争。于是,张天武、曹曙中等中共地下党员参加了国民党,取得了“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潘绰容和中共地下党员曹德仁、代文选、曹成相等人加入了民社党,取得了“民社党员”的公开身份。

为了掩护中共地下党的斗争,潘绰容除了从父亲潘之伟手中接过永新私立祟德小学校长的职位,还在县城的中山路开设了“大中永”商号,任董事长。在重庆马王场创办了私立祟德中学,任校长。以便中共地下党员代成宽、曹雨时等以永新祟德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在永新开展活动。以便中共地下党员张天武、曹成义、曹成模、代文榜等以“大中永”商号股东的身份作掩护,在县城开展活动(“大、中、永”暗指永新大垭、中峰、永新三地中共地下党在县城的联络点)。

办于重庆马王场的祟德中学,安置掩护的主要是伍先明等在重庆从事革命的中共地下党员。后来曹雨时等中共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被捕,地下党组织也是通过“健行社”由潘绰容出面进行担保、营救,使这些人员全部出狱,幸免于难。

可叹的是:解放后原“健行社”的一些人员都因“伪乡长”、“伪保长”、“国民党员”、“民社党员”身份被判刑,被迫害。潘绰容也因其民社党员身份和县参议员身份,就以反革命罪杀掉了。杀时年仅三十一岁,留下年老的双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七个子女和一首“心景家乡月,身随大江流,行云天际后,了却万古愁”诗句,带着惆怅的心境倒在了他曾经帮助与合作过的人们的枪下。后于一九八九年以对共产党有功人员纠正平反。唉!时过境迁,三十八年冤屈评反骨已枯,一纸数十字,真能告慰亡灵吗!

孙智培,女,四十多岁,是永新难得的女大学生。早年教书,丈夫王元书在外地做事,她一个人在家持家带孩子开面房搞实业。她的水碾面房就办在养生塘岩坎下右面,利用养生塘水流下的落差冲力,用水冲木制水碾磨面粉做面。她的水碾面房也是当时永新先进的工业了。由于她有文化,思想开通,是“五四”以后的新女性,能主持一些社会上的事,特别是妇女界的事。因此,是永新妇女界的领袖人物。可不知怎么,镇反后期以*的罪名拉去杀了。*是什么,当地老百姓至今都还搞不明白。

潘沛浓,五十多岁,家住永新新建乐家坪。先毕业于重庆高专土木工程系,后又到上海就读,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专业。学成后回家乡办工厂,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綦江开煤矿,办电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綦江境内还一直没有出现电灯。民国二十七年,也就是一九三八年,潘沛浓与县人苟听松等人集资创办了私营“启明电力公司”,綦城才首次出现了电灯。是綦城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潘沛浓没参加过任何帮派、党派,也没干过有关政治的事,只是当地的有钱人,这时也给他安个通匪罪杀了。

李树言,三十多岁,家住中锋乡张家林。家庭是当地的有钱人家,他仅在国民党军队中当过财会人员。未解放就回家闲着,此时也以伪军官拉去镇压了。

范廷仲,四十多岁,永新场上正街住,青年时共产党选送到湖南学习,回永后参加和组织农民协会。永新中心校教员。不知是什么罪名杀了。

田慕寒,五十来岁,长田山下杨马坪人。在国民党政府中央当过一般科级官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任綦江中学校长。镇反时是以旧职人员罪杀的。

张殿初、张洪序兄弟,都有五十多岁,是永新较大的绅良,是以地主罪名镇压的。

永新最大的绅良池锡应,因参加青年党,是以青年党罪枪决的。

镇反时永新枪毙的另一个女的姓帅,家里是杀猪卖肉的,她本人高大粗壮,也会杀猪。不知说她通匪还是当过土匪。

梁之彦,五十岁左右,永新场上正街住,是永新场上的一个土老肥,没当过什么也没干过什么。这天,他在茶馆与几个熟人喝茶聊天,突然来几个武装把他捆绑后拉到官山小学下的操场边的宣判台上,和另外几个一起草草宣判后就在操坝边枪毙了。弄得满场的人们都莫名其妙,事前不但街坊们没想到会杀他,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杀到他头上。

我们村骑龙穴的刘金全,是一个抬轿下苦力的,一字不识。临解放前不久,可能是国民党看着要垮台了,拉点人垫背。发展他加入国民党,跟他说参加了国民党,对他抬轿下力都有好处,会得到关照。他也搞不懂什么国民党是怎么回事,糊里糊涂就答应了,就得了个国民党员身份。虽没被杀,但成了反革命。后来的二十多年里,本人和子女一直被打击歧视。

……

梁之彦被杀后,人们更加震吓。沾边带角,有可能成为捕杀对象的,走路脚杆都打抖,不敢上街,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第三个梁之彦,被突然拉去枪毙了。梁之彦到底干了什么?是什么罪,到现在人们都搞不清楚。

镇反高峰期间,在官山下北面中心小学的操坝边,临时搭起一个土台子。几乎每场都要在这里开宣判大会。“犯人”们被五花大绑地跪在台上,先由事先发动的人上去控诉“罪状”,再由“人民法庭”简单宣判后,拉到台下几十米处的操坝边就枪毙了。是那样的随便而轻率。

到底枪毙了多少人,现在也无从知道。据后来人们回忆,只有千来人的场镇上,就有二十来人被枪毙。不过,农村的比例到少得多。

这一年,废除了旧的保、甲制,建立了新的乡、村政权。改保为村,改甲为邻,村设村长,邻设邻长。这样,新政府的基层政权就正式建立起来了。

同年四月,开始进行抗美援朝宣传。动员人们捐钱捐物,动员青年参加自愿军,保家卫国,到朝鲜去打美国佬。

抗美援朝宣传是空前的,也是全民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曲在新中国大地飘荡,鼓动着青年人。参加自愿军到朝鲜的人不少,我们一个村就有八九个。

抗美援朝征兵是不分阶层,不讲成份的。此时也还未划定成份,因此后来被划为地主、富农、反革命等家庭的青年也去了不少。朝鲜战事结束,有的也分到单位工作,但在以后一个严似一个的政治运动中又被逐个清退回来。

新政府征集兵源的方法是高明、科学的。旧政府征兵是强拉硬派,捆绑押送,追得鸡飞狗跳的。为了躲拉兵,人们东躲西藏,四处漂泊,有的举家迁走,是老百姓最痛恨和伤心的一件事,这样弄去的兵怎么能帮你打仗。现在是先进行广泛而充分的宣传、鼓动,使整个社会都形成参军光荣的环境。参军是保家卫国,是青年的一条好出路。当兵时带上大红花,打锣打鼓地欢送。家庭也成为军属,给一种光荣的待遇。本人退伍回乡后,定位为转业军人,也得到一定的政治资本,提高了地位,在招工招干时是优先人员。在以后把人分成等级的毛泽东时代是老百姓中政治上的上等人。\');

阅读清溪河畔半世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