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_清溪河畔半世纪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八五年,永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在大礼堂侧用页岩红砖修了三层楼的营业用房和六套家属房。是永新第一栋用页岩砖建的房子,也是永新地区第二栋套间式住房。在此前两年,永新粮站用白沙砖建有第一栋三层住宅套房,算是永新地区的第一栋现代正规住宅套房。以前的单位住宅房都是单间式的,没有厨房,没有厕所,更没有什么客厅,一家人就住在一间二间屋里。厨房设在过道上或走廊上。厕所是公共厕所,有的公共厕所很远,很不方便,因此每家必备一个尿罐或马桶。每天早上就有一个必须做的事――提尿罐到厕所去倒。

这几年,永新的单位、学校、农具厂也修了不少砖房。这之前,修建砖房用的砖都是当地瓦厂用土窑烧的粘土青砖。页岩砖兴起后,青砖因抗压抗折强度都不及页岩砖,青砖做的清水墙也不及页岩红砖好看,青砖逐渐退出市场,退出历史。白沙砖兴起几年后也被淘汰。建筑用砖都是页岩砖了。

八六年,永新乡在区大礼堂左侧的山关堂修建了五层高的办公楼,是此时永新的第一高楼。乡政府从老街孙智培大院迁到这里,一直到一九九三年拆乡建镇。

也是这一年,高嘴村熊富全用白沙砖修建了一百多平方两层砖混结构楼房,是这一地区第一栋私人修的砖混房子,轰动很大。把他说成是永新最有钱的,还出现了很多传说。但历史的车轮也进入高速旋转时期,几年后,更多更好的农村砖混私房就遍地都是。几年前的稀奇就成了平常又平常了。从此,人们的精力开始从解决吃穿上转移到住房和家电上了。

家庭住房,我们的祖辈及先人们,几代都不修一次房屋。在我们这一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政策的大改变,人民生活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在短短的二十来年里,农村家庭住房有的就更换两三次。草房改瓦房;瓦房变砖房;普通砖房变别墅式洋房;农村建房转集镇建房。几千年来人类住的毛草房,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二十来年里就基本消失。

从八五、六年开始,国家投入巨资,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永新各乡的中小学校都先后进行彻底改建和新建。几年时间,全区各乡都修建了新教学楼、学生宿舍、老师住宅,学校条件得到了彻底改观。不过此时的教师住宅面积控制得非常小,一套只有五六十个平方。逐渐村小也陆续进行了改建。以前农村村校都是土瓦房子,有些土墙筑得不好的,到处都是裂缝。现在都改建为砖墙或石单墙,房屋安全性得到保障。不过,地方政府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对于改造学校危房,上面的政策是:如你这个乡要改造或修建一栋危房或新房,上面批准后拨你一部份资金,其余由本乡自己想法解决。如这部份你不出,上面就要把这笔钱拨给其它地方。总是一笔钱,谁也不愿放弃。只好负债垫一部份,把房子修起来,把钱要到。

各级政府的超财力改危,超财力办企业,超财力办其它一些事情,使社会形成了不管钱从何而来,有没有这个财力,先拖来用了再扯的风气,造成了后来多年的三角债盛行。

这一政策一方面确实也加快了一些建设,提前办成了一些事情。一方面又拖垮了一些企业,带来了社会信任度的下降。后经中央三令五申,查办清理三角债,到两千年前后才有所好转。

八八年,贺普义、潘显扬、许国良、杨德华、刘天银、熊富全、郑元智七人出资金,高嘴村骑龙穴生产队出土地,以股份制的形式在骑龙穴生产队的马劲子山岗上兴办了永新页岩砖厂。就地解决了永新地区建筑用砖问题。

永新页岩砖厂,是永新第一家用股份制形式办的企业。永新没有页岩砖厂之前,永新人守着遍地的石谷子页岩山岗岗,用砖却要到四五十里的綦江和八九十里的三江去拉砖,成本又高又不方便。永新人自己办起了页岩砖厂,方便了永新人建房购砖,特别是农村个人建房用砖,不再跑到几十里以外的綦江、三江去购买,省事多了。

面对越来越大的建筑需求,永新自己办起了页岩砖厂,减少了资金外流,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安置了几十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这几十家人的经济收入难题,使他们不需离乡背井,到外地打工谋求收入。国家鼓励人们兴办企业的政策是一举多得的。

一九九零年,又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人口1,160,017,381人。永新范围内人口共93,065人,非农业人口为5,521人。\');

阅读清溪河畔半世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