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是面镜子!-谈力帆足球队兼谈中国国家队
今年甲a,力帆队的成绩令人不甚满意,说法很多,多数人认为,力帆的问题是引进外援不力,造成如今的被动。
我认为,今日力帆的问题,说开来就是今日中国足球的问题,一句话,是中国球员的问题。
看了力帆队的几场比赛,我在电脑中留了三句话:“技不如人,失误过多,士气不旺”以便唤醒我的记忆。经过思考,落脚到六个字:体能,技术,意志。
足球甲级比赛打了数年,我们看到了马科斯在中国的成长,也看到了马克的宝刀未老。而我们的本地球员,又有几人星光闪烁?
先说马科斯,其发端在重庆,和刘劲彪等昔日的红岩将士是战友。用这面镜子照照中国球员,论技术刚来的马科斯,十分粗糙,不如雷纳托,也不如马克,连中国的好几位国家队队员如郝海东、彭伟国、高峰、姜峰、申思、祁宏、孙继海、胡云峰、张效瑞都不如,结果怎样,前者如日中天,后者昙花一现,辉煌如天上之流星,稍纵即逝。
差距就在体能、技术、意志。
场上的马科斯,是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摧城拨寨永远向前的坦克。职业运动员忠于职守的意志品质,让他视每场比赛的胜负如珍惜自己的生命,全身心的投入,不惜体力的奔跑,严于律己的苛求,使他在实战中,技术日臻完善,勤能补拙,铸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说来简单,他的意志,源于忠于职守。他的体能,是玩命似的付出。他的技术是在前者的支撑下,过五关斩六将。
反观中国球员,能够像马科斯、马克那样前场开始反抢,并借此创造机会的,可以说寥如晨星。一是体能跟不上,二是技术不过关,难以抢断,即使有了这个机会,最后一击也是高射炮打蚊子,飞的多。
最根本的是,没有一上场,为捍卫自己职业运动员声誉,一拚到底的意志,和平时为此一搏的付出。
观看国外的比赛,准确的传递,高速的奔跑,行云流水般的配合,精确的射门,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和惊叹。
反观甲a比赛,以力帆对鲁能为例,队员传接球的频频失误,让内外交困,毫无斗志的山东鲁能的个别队员也焕发出想在力帆身上取分的激情,自己的失误,其后果是让自己的队员失掉信心和斗志,让对手焕发潜在的激情。
问题是我们的队员,这样想过没有,在事后的训练中自觉地补救没有,无奈地一笑,并不能冲淡你意志薄弱、技不如人的实质(这段话,十分适合中国两次对马尔代夫的比赛)。
也许中国人天生就如此,体能不如其它人种的运动员,非也。看看杨晨在德甲的表现,你能看见国内球员传接球的频频失误,跑动的懒懒散散,射门的打飞机吗?
马明宇去了一趟意甲,没有上场机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体能、技术、意志上的差距。因年龄偏大,也没有了重新打造的余地,只好怏怏别去,到中国这个坝儿来称雄。
再看王治郅,第一场比赛,上场才八分钟,明显的表现出体能不支的迹象,这就是中国、乃至亚洲的一流。
而教练老尼尔森(颇像李章洙)的良苦用心,让他第一次上场,就有所表现,不知我们的足球运动员看不看nba,随后的有次上场,大郅听到的是嘘声。赛场无情,凡运动皆通此理。
对力帆的外籍教练李章洙,我说过一句话,只要他愿意留在重庆,永远不会听到下课的声音,因为他的付出,有目共睹。
队员呢?如果你像杨晨那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练习,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场比赛,认认真真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无谓的失误,认认真真想一想,为什么我过了一个人或两个人,人家稍微一挨就要倒(中马比赛,中国队简直就是过不了人);为什么有时也有神来之笔,踢出一技世界波,而更多的却是打飞机,离门框,十万八千里,让观众在婉惜之余,直呼臭球。
中国甲级比赛,我们都把眼睛盯在外籍教练,外籍运动员,靠他们打天下,稍不如意,下课伺候,连桑特拉奇也不例外。事实上,对外籍教练的要求,不是要他率领多国部队拿个前一、二名,考人的是让他率领清一色的本土球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拿到一个好名次,这才是对外籍教练和俱乐部的真正考验。
如果停留在靠多国部队打天下,让马科斯等人放光彩,那么我敢断言中国足球将永无出头之日。也就是说,甲a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是改造中国足球的试金石,如果我们不能从表面的繁荣中看出点问题,寻觅出改进中国足球的良药,那未各俱乐部所花的大把银子,将是水中花,镜中月,空搞灯。
2001.4.20
出现在中国赛场的外国运动员,我不知他们在国际上该算几流,就能驰骋自如,得心应手,中国球员,你拿着高薪,肩负着振兴中国足球的使命,不汗颜吗?
给刘劲彪和未来的小刘劲彪出个题,你能练出雷纳托的个人技术吗?他人也不高。
阅读足球钱多惹的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