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重庆的跑,重庆的跳,重庆的足球曾霸道!
对足球的失望,早已不涉足体育的评论。但南京的十运会,免不了对体育闲聊上几句。
一个城市、或者说一个地区,体育有其传统的强项。如果发展体育不根据本地区的长处和特点,只追求大而全,或者人才的双挂名“引进”,舍本求末,难有成就。
就拿参加十运会的重庆代表团来说吧,参加了多年的全运会,难得一金。而这次的一金,也是退役复出的跨栏女将重庆人刘静获得(与四川各得半枚)。
重庆多山、多水,市民自幼爬坡下坎,跋山涉水,练就发达的腿部肌肉,养成了重庆人善跑、善跳的特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重庆人统治着中国的短跑界,男有重庆人陈家全(陈家全开创了中国短跑技术步频快、步幅大、加速能力强、动作实效性好的技术风格),女有重庆人贺祖芬;稍后的年代重庆人李涛也曾领风骚多年。
同样,重庆善跳,也有名气。六十年代跳水界的亚洲冠军就是重庆人谢才明,稍后有从重庆走出去的高*,继后有田亮,也是人才辈出,一辈接一辈,一辈不输一辈。
要说足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得风气之先的重庆,就代表了四川乃至西南水平。到了余东风那个年代,四川队活脱脱就是一个重庆队。记得六十年代上海的一场对泰国队的比赛,国家队都难对付的泰国队,以重庆人为主的四川队居然打了个1:1,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更长了四川人、重庆人的志气。
重庆体育的发展,除了人与环境外,也得益于抗战内迁重庆北碚的国立体专,它言传身教,起了播种机的作用。抗战胜利后,其留渝人员组建了西南师范学院体育科,院系调整西师体育科随后并入新成立的成都体育学院。
近年,重庆的体育发展做得出色的,当数棋类运动。围棋、女子国际象棋在国内外都有一影响。应该说重庆棋校的长年坚持普及功不可没。
本文尽管地方特点浓烈,但仔细一想,我们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国家的体育事业添砖砌瓦,都以在体育方面能战胜人口相当的韩国,或选择战胜泰国、卡塔尔……等国家为己任,而不是单纯地为夺取国内的一、二块金牌所累,何愁中国的体育成绩上不去?
阳关10.21日p10.15
第1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5-10-2213:08:57.0发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这是解放初期伟人毛泽东的一句提词。
这句话,既是口号,也是行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体育运动蓬勃向上,广泛的普及带动了人民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的提高。……
社会前进了五十年,目力所及,体育设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而体育的主力军青少年却更多地陷进了应试(素质)教育的泥坑,难以自拨。
现在的体育不客气地讲是金牌体育,早已脱离了全民体育的轨道。
据一位长期在重庆市渝中区下半城生活的体育爱好者告诉我,五十年代从渝中区菜园坝火车站开始到朝天门,沿途一线光篮球场就有六、七个之多。
重庆火车站3个,一个火车站广场,一个紧临的重庆铅笔厂,对面的粮库一个;
往东走,石板坡的乐器厂有篮球场,重庆日报社有;
在过去就是红岩三中有,长航有……
现在呢?中学不说,高楼大厦林立,民众健身的篮球场早已不见踪影。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5-10-2213:36:22.0发表
阳关所在的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小区,十年前就是江北区的唯一体育场。地方政府公开拍卖,建了住房,据说用变卖的钱(阳关听说,这笔钱好象没有收到,因为对方也是政府部门)又新修了洋河体育场。为扶持力帆足球,转手用八千万又卖给了力帆。
现在原华新体育场的半幅地皮开发商渝开发转手就卖了7360万。
洋河体育场当初有个协议,应该对市民开放。如果力帆不再搞体育,这个体育场他能卖吗?
到头来,一个堂堂的自命不凡的江北区,没有一个象样的体育场!
第3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5-10-2213:39:58.0发表
为什么重庆广场的坝坝舞盛行?说好的,政府为民做好事,修了广场。另一个角度是老百姓确实找不到地方锻炼。只要有一块空地,锻炼的人,蜂拥而来。
阅读足球钱多惹的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