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裹足绝顶_古仙传说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 裹足绝顶(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当段誉的意识再次从混沌中清醒过来,抬眼所见,四周所属尽是雕栏玉砌,一种无比的熟悉感便在这一瞬间扑鼻而来。

“中原?”段誉震惊之下,几乎本能地把灵时探了出去,“不是!这里不是中原!”有些沮丧地收回神识,“中原的灵气不可能这么浓厚。”

“那么,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低头呢喃着,段誉的眼前仿佛闪过了庞斑的高冠博带,“似乎,他也是来自中原呢……那么这里……”他有些不确定地摇了摇头:难道这就是他住的地方吗?看来那对兄妹是凶多吉少了,唉~

“出来吧,来自凡间的修士……”这个声音!又是这个声音,段誉在心底默念着――昏迷前的一幕又在心中回放,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有些类似于将军,却远远比将军来得大气,来得恢弘。循着声音的来源,段誉来到一个白衣白眉的道者身前。仔细打量,这是一个外表看不出年纪的道者,只是在微阖的双眸中,残留有一丝岁月的痕迹。

“是前辈救了在下吗?”段誉先是一礼拜谢,接着又问道:“不知那对兄妹怎么样了?”

眉头微蹙,白眉叹息道:“你不该提到他们……”这话出口,却是硬生生将段誉和薇薇安二人扯上了因果,天机这个东西,还真是玄妙不可言。

“从今天起,你便留在这圣域之内,每日诵黄庭三卷。”白眉拂袖走向身前悬崖,在一脚踏空之前,他又回转身来:“从今日起,忘记以前的所有一切,直到……直到你有能力离开这里,这个悬崖!”话落,在段誉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他脚底生云,悠忽已腾空远去……

原来这个世界,真有腾云驾雾这回事?段誉呆呆地注视着天际那一线白光,怔怔出神,良久。良久。

山中无日月,世上已千年。

转眼间,段誉在这寂无人烟的奇峰顶上,已是度过了漫长的三年。每日里,他辰时打坐练气,到得午时一过,便又至经阁中翻阅经卷――如今,他已痴迷上了这种活动――一如他少年时代对佛理的痴迷,书呆劲一犯,他便忘记了徒弟,忘记了薇薇安,忘记了这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也曾想过尽快离山,去了断这凡世中未有结果的红尘诸事。但是,从一开始接触到那些枯燥的经卷,他竟然便绝了离山的念头。这样的转变,依着他奇怪的性子,终于还是那么奇怪,却又在情理之中地发生了。至于食物,却是在他来到这个世界时开始,便早已不成其为问题了――从经卷中了解到,他的这种状态,叫做“辟谷”。而辟谷对于普通修炼者而言,却是一种远远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具有相当难度的法术。

在他每日翻阅的黄庭经中便有对此的详细注解――

辟谷: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道教以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三尸),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对于此种说法,段誉虽多少有些嗤之以鼻,却也并非全然不信。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辟谷术是确实存在的,而且,自己很有可能已经到了相当高的阶段,或者根本就是已经练成了所谓的辟谷术。不然,又如何解释自己不食五谷而神完气足的现象呢?

对此,段誉在经卷中,找到了更贴近自己情状的解释――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在一本段誉无意中发现的孤本《人间》中,竟然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而在段誉翻阅的一本帛书中,还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记载辟谷服气术较早的著作。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当然,除了研究自己这莫名而来的辟谷能力,段誉对于自己的练气新法的完善,也一直是不遗余力。当百眉的烧火童子来访时,段誉的北冥神功的行功路线也早已是面目全非――变得更像是一部专供练气士服气的练气心法了。

阅读古仙传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