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群人在现场献上鲜花,贴上照片。
方倍把车子驶回报馆,先给管家一个电话:”我已回市区,待会回来吃饭。”
“一人还是二人?”
冯乙在一旁露出盼望的样子,方倍答:”两个人。”
方倍找出车祸照片细看,只见一辆房车撞得稀烂,宛如一堆废铁,货车司机轻伤,可是他惊吓过度,不能走路,记者只听见他喃喃说:”这么大货车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我刹车不及……”
车祸中受害人年龄由十八至十九岁。
冯乙叹口气,”这是世上最大的损失,试想想本国栽培一个年轻人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十多年免费教育及医疗,努力发掘他们所长,好不容易成人,就将踏入社会服务,缴税,却遇上这种车祸。”
方倍说:”我听说省府已经立例:一辆车里不准乘两名以上少年,除非他们是兄弟,就是要防止类似惨剧。”
“我不知详情,每年暑假总有好几宗车祸,陌生人看着都忍不住悲痛,不要说是亲友。”
“父母……”
“真残忍可是。”
“不孝之中的极端。”
“车子为什么忽然在大路上转弯?”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方倍胸口仍然炙痛。
冯乙低头在电脑上读稿拼版,土头土脑的他一向只管全神贯注做好本份,方倍在这一刻不由得对他特别好感。
她坐在他身边,”今晚到舍下便饭如何?”
冯乙微笑,立刻警惕:阿乙,切莫有非份之想,嘴里随和地回答:”好呀。”
夏季,太阳到九点多才下山,他们在家吃完面食,方倍到花店买了一大盆水仙花。
“到什么地方去?”
“车祸现场。”
冯乙轻轻吟道:”美丽的水仙花,我们泣见早逝的你,如旭日未届中午——”
方倍驾车出去,只见现场只剩下照片与花束,她下车尊敬地把花盆放好,鞠一个躬。
这时她听见身后有一个声音说:”是阿摩的同学吗?”
方倍回头,看到一个白发老翁。
他说:”我是阿摩外公。”
方倍实在不忍,看了看那个叫阿摩少年的照片,她点点头。
“多谢你。”
方倍低声答:”不客气。”
老翁说:”告诉我,阿摩在课室里是什么样的学生。”
方倍凝视照片,”阿摩英俊,高大,女生都喜欢他,他待人有礼,诚实,是个班长,其他同学有难题,总找他解决,他慷慨,从不吝啬时间或金钱,喜欢请客。”
老翁拭泪。
方倍说下去:”教师以他为荣,同学爱戴他。”
“他们说,阿摩驾驶不小心——”
“警方正予以调查,也许是货车煞掣问题。”
“是,是。”
方倍说:”时候不早了,你请回家吧,家人需要你。”
“是,小姐,你说得对。”
“你先上车。”
方倍看着老先生驾车离去,她才上车。
冯乙耐心等她,”可要喝杯咖啡?”
方倍说:”人生无常,我忽然觉得害怕,想回家躲进被窝。”
“这篇特写叫什么名字?”
“’告诉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方舟,你真会赚人热泪。”
“又名:请小心驾驶。”
“这一切都是超速之故。”
“叫外公来鞠躬,真是不该。”
冯乙送方倍回家,在门口问:”你父母可有门户阶级之见?”
“他们不是那们的人,况且,你堂堂清华门生,学识精湛,有什么好怕。”
“我英文没你的好。”
“的确,我俚语比你懂得多。”
“考一考我。”
“譬如pimp这个字,本来是坏字,指皮条客,但现在,如果说:你的打扮够pimp,即时髦入格。”
“什么?”
方倍得意洋洋,”dude,你不知道吧。”
冯乙笑出声来,一个叫他笑,而不用他哄她笑的女孩子,到什么地方去找!
方倍说:”你的中文程度高,才叫人羡慕。”
“我教你。”
“我希望你送一本成语大全给我,那简直是华裔心灵鸡汤大全,所有做人道理都在里边。”
冯乙笑,”这个说法倒新鲜。”
“像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大乱,吃亏即便宜,五十步笑一百步,己所不欲,勿失于人……真是个宝藏,何必崇洋,这些民间智慧胜过西洋哲学多多。”
“你是一个妙趣女郎。”
方倍很高兴,”是吗,你真那么想?”
一个星期后,方倍的母亲叫她去纽约。
管家说:”飞机票在书桌上,我已替你收拾了行李。”
方倍叹口气坐下。
“人家巴不得去纽约,会雀跃。”
方倍又叹口气。
“是不舍得冯先生吗,叫他一起出发好了。”
“不,不是冯先生。”
“那么,明早我送你去飞机场。”
这时坤容来找她,听见纽约两字,双眼发亮。
她把笔记还给方倍,”你真幸福。”
“你近况如何?”
“我搬到住宅区一间地库住,独门独户,那家人很干净,租金也比宿舍便宜。你有事,仍打我手提电话好了。”
管家又管闲事,”坤小姐,你要当心,夏天莫开窗睡觉。”
阅读众里寻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