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没落的王朝,国力日渐衰落,周边国家虎视眈眈似欲择机而噬;这,是一个腐朽的国家,贪官污吏横行,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流寇、盗贼多如牛毛,加之南方闹水灾,北方闹旱灾,似乎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的变革即将到来。
这,是大晋朝元丰13年。这里就是元丰帝所在的帝都王城。王城原本并不是大晋朝的都城,大晋朝的都城叫王都,王城成为大晋朝的都城还是21年前的事。
21年前,在位的是当今天子的爷爷姬宏军,姬宏军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君王,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失职。在位7年时间,宠信宦官、奸相何云,导致太多名将被被杀,太多名臣被贬。其中就包括被杀的名将杨天、李翱、虚应元;被贬的名臣欧阳明远、柳公权。以致民心大失,军心动摇,外族西戎挟大军10万南下,所遇晋军竟纷纷败退,完全不能形成像样的抵抗。而姬宏军却还在宦官奸相的阿谀奉承中飘飘欲仙,还在歌舞升平的赞美中夜夜笙歌不断。直到西戎大军兵临城下才大醉若醒。在宦官奸相的怂恿中,为了给狂妄的西戎族一个血的教训,姬宏军决定御驾亲征。却不期整个朝野的官员被西戎大军生擒活捉,王都被洗劫一空。所有王室人员除被贬在外的逸王姬盛、郡王姬开以及驻守边关的王室成员,其余的王都王室成员都被杀的杀,捉的捉,弄得整个王室人丁凋零。
好在西戎族人习惯草原上、马背上的生活,不习惯大晋朝的气候,只是掠夺了一番,但这也使得大晋朝消受不起。同年,王都被攻破后,在以杨敏、刘牧为首的一干将领拥戴下郡王姬开继承大统,并迁都郡王封地大殷,并更名为王城,国号元征。逸王姬盛因年龄未过16,不能继承大统,继续做他的逸王。
但西戎人也没为难那些被捉的王室人员,只提出了一个对战胜国来说不是条件的条件,就是让大晋朝美艳天下的倾城公主做西戎族首领的安吉(妻子)。然后毫无条件地释放在押王室人员回国。
噩梦还没有结束。
回国后的姬宏军受原班人马的支持要求继续做回天子。姬宏军又在王都做了天子,并要求姬开归顺王都,撤除帝号。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能二君,姬宏军的做法损害了姬开及王城人员的既得利益,在将军杨敏、刘牧的支持下,打着清君侧、伐无道的旗号再次攻陷王都,王都所有宦官被全部斩首,奸相何云被杨敏五马分尸,曝尸荒野,满门上下无一活口。为报父亲杨天被杀之仇,姬宏军被杨敏手下不小心误杀,王室人员噤若寒蝉,至此再无王室人员敢反对姬开即位大统。
但王室无人反对,并不代表就没有人反对。因姬宏军是死在这次政变当中,所以民间认为姬开的大统理不正言不顺,是通过弑父得来的,他们就打着诛无道的口号起义讨伐姬开,不管这些人是因为正义而讨伐姬开还是因为利益而讨伐姬开,全国各地有些野心的家伙都起来讨伐姬开了。一些奸相提拔起来的边防重将也加入讨伐战争中。也亏得姬开没有处罚杨敏,虽然替杨敏背了黑锅,但他并没有责怪杨敏。因为他是庶出,地位不高,加之被贬出王都,对父王也有不满,况且王室人员对大位比对亲情要看重得多,没杨敏的支持大统之位何时轮得到他?他没有责怪杨敏,反而给了杨敏莫大的权利及支持,杨敏也没辜负他的期望,通过大大小小将近4年的平叛,终于使大晋朝安稳了下来。
但是杨敏只是武将,只能安邦,却不能治国。当初支持姬开的大多是武将,姬宏军朝留下来的官员因杨敏杀姬宏军一事,于姬开、杨敏有嫌隙,不愿同朝为官,纷纷请辞。姬开一怒之下全部准了。然而,没有这些先朝老人的提携、指点,新科选拔的官员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政务错漏百出。加之先朝是在太腐败了,官吏几乎没有不贪的,也不可能全部罢免,所以吏治得不到整顿,贪腐继续进行。杨敏以雷霆万钧之势斩杀一大批贪官污吏,震住了一些贪官,但贪官是杀不尽杀不完的,没给自己赢得好名声,反而给自己赢得一个嗜杀的杨屠夫称号。
为彻底整顿吏治,姬开接受刘牧的提议,把所有王室人员分封到异地为王,限定各王室人员3年内必须肃清吏治,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三年到期后中央将按各封地的吏治状况决定王室人员的前途。整顿得好的继续做自己的封王,不好的取消王室特权,贬为庶民。
此令一出当然招致王室人员的集体反对,但政权掌握在姬开手里,谁也不敢不听,那可是连父王都敢杀的人物!最后不情愿也得乖乖去自己的封地。
此令之后果然吏治大有好转,大批贪官污吏纷纷下马,抄家的抄家、斩首的斩首、收监的收监。百姓拍手叫好,姬开龙颜大悦。
本来按照此情发展下去,出现一个中兴王朝不是难事,可惜天不佑大晋朝,姬开在位不及8年竟然英年早逝,去世之时才不过35岁。幼子姬明堂被杨敏扶持即位,是为元丰帝,此时元丰帝才3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姬开死后,杨敏本想扶持逸王姬盛接任大统,可遭到满堂文武官员的极力反对。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大晋朝王位世袭,向来是父传子,没有兄传弟,二是姬开有后理当由姬开之子继承大统才名正言顺,三是怕名不正言不顺由逸王姬盛继承大统会招致姬开其余那些被西戎捉过的王室兄弟不满、争权、反叛。连一起起事过的刘牧也反对。刘牧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他们平叛了好几年才让这个国家安定下来,他不想再让这个国家动荡不堪。在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声中,杨敏也不得不妥协,让3岁的娃娃坐上大宝之位,而才华横溢的逸王却依旧还是逸王。
杨敏不可谓不是忠臣,可惜他是武将,无法力主朝廷政务。虽扶持几个文官担任宰相,但都不是合格的宰相,不能胜任宰相之位,有些事情不能帮助元征帝辅断。反而让垂帘听政的王后逐渐把持朝政。而那些分封在各地的王室人员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也能登大宝之位,一个弱质女流竟然让须眉低头,都暗地不服,纷纷招兵买马、蓄养死士、结交江湖豪杰,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杨敏、刘牧为此焦头烂额劳心劳力,哪有闲心来处理政务?
“哎!!这风雨飘摇的朝廷还能屹立多久?”杨敏望着黝黑的苍穹,深深地叹息。
“老爷!怎么还不睡?”下人忠仁猫着腰向前问候。忠仁是杨家家奴,是跟过其父杨天的。是家族中的老人了,是看着自己长大的,时光飞逝,岁月易老。当年被叫做小少爷的杨敏也已步入半百之年。看着忠仁微微隆起的背脊,杨敏不由生出一些感概。
“忠伯,你先去睡吧!我睡不着,待会睡!”
“好的!我先去看下小少爷睡着没!”
杨敏点了点头。
“相公!还在为朝廷的事担忧啊?”这是他结发妻子欧阳慧婕不满的声音。欧阳慧婕是大晋朝一代名臣欧阳明远的小女儿。欧阳明远被贬后,不适应长途跋涉,受了风寒。这人一老,毛病就多,抵抗力就差,一个小小的风寒,竟然让欧阳明远长期卧病在床。大儿子欧阳青锋受奸相何云陷害,被姬宏军给斩了,同时受害的还有大女儿欧阳慧如的夫婿赵威,受此打击,欧阳明远一命呜呼。所以欧阳慧婕对大晋朝不怀任何好感,她有理由对大晋朝不满。
杨敏当然知道自己的妻子对大晋朝不满。他苦笑,也只有苦笑,女人呐!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家仇怎么能跟国事相提并论?想到这他不由得佩服起死去的姬开。自己公报私仇纵容手下杀死姬宏军,姬开不但不责怪他,还对他委以重任,家仇和国事孰重孰轻,他分得很清楚!虽然有不得不仰仗自己的地方!如果他能多活10年,说不定在自己和刘牧等人的辅佐下,会重新中兴大晋王朝,可惜了!这么年轻就死了!
想到姬开的死,他不由得一阵烦闷!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去世呢?从没听说过姬开有什么病症啊?自己怀疑过,并不顾一切反对声音召集太医对先王姬开进行尸检,也没检查出中毒或他杀的迹象。
到底是哪个地方出错了呢?杨敏拥着妻子躺在床上,暗暗想着这件离奇的死亡事件。自己不是用毒专家,只能从外观上查看姬开的尸体,也确实没发现什么伤口。难道是一种连太医也无法验出来的毒?或者姬开真的是自然死亡?杨敏不禁对自己一直坚持的念头产生了动摇。
阅读安乐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