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英勇战小李坡_天下正道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八章 三英勇战小李坡(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广州城内,人心浮动,已发生了数十起趁火打劫的事件。人就是这样,当知道灾祸即将来临的时候,就是平日再有定力的人也会象没头的苍蝇,肆意的放纵与宣泄。

城内谣言四起,一会儿有传言大将军已经战败被杀的,一会儿有说卢郡守已经遇刺身亡的,五花八门,却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安民告示已经贴出,不想困守孤城的人们纷纷背上行囊,四处逃散,贼军势大啊,听说有几十万人呢!呆在这里始终不安全,尽管这里曾是一个神话,一个永不会攻占的神话。但多数的人仍选择了留下,毕竟,这里,有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家,故土难离,谁也不愿意轻易的舍家弃业,漂泊他乡,就算是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

卢隐之接连宣布数道命令,在全城实行战时管制,凡散步流言的,一律先行拘押;晚间实行宵禁,闲杂人员不得聚集走动;所有路口,都有守军把守,仔细盘查过往行人。

军队的调派已经基本完成,广州西、南两面都背靠珠江,不利于敌军大规模展开和投石车等重型武器的使用,珠江河道有何家船队在江面巡弋,可随时从背后支援,防守压力相对较小,所以卢隐之、宋、柳风商议了数次,决定由庆义都尉高喜防守西面,安义都尉黄大通防守南城,而东、北两边地势开阔,又无遮挡,便于大军运动,极有可能成为敌军的重点进攻目标,因此柳风主动请缨负责东城,宋悌坐镇北城,卢隐之居中策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股东风很快就来了,大将军的密信送到,信上只有八个字:稳守城池,静待良机。柳风心中雪亮,这可能是大将军送来的最后一封信了,大将军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广州城必须坚守到大将军出现在城外的时候为止,可这段时间究竟有多长,现在谁也不清楚。

燕平这几天听话得很,规规矩矩在书房里抄写《道德经》,其实他的心里就象藏了千百只蚂蚁,心痒难耐,太平军已经近在咫尺,他等这一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终于可以上阵杀敌,为父报仇了!

他缠住先生嚷嚷着要去上阵的时候,柳先生居然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让他很是纳闷,不过却有个条件,需得先抄写完《道德经》十遍。其实柳风早有盘算,堵不如疏,燕平报仇心切,若是一味的打压阻拦只会适得其反,搞不好瞅个机会就偷偷摸摸单骑闯营去了,还不如让他在自己的框框里蹦达,有刘拓、赵常看着他,也放心许多。

燕平提笔写完最后一个字,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长长的出了口气,写字看书可是最最头疼的事情了,以前自己拿笔就象拿烙铁,挨了父亲不少的责罚,现在居然能耐着性子抄完十遍《道德经》,要事父亲还在的话,一定会摸着自己的脑袋,大大夸奖一番的。不知父亲在天上过得怎样,见着了娘亲了么?燕平呆呆的想着,眼睛有些潮湿。

“喂!”一人悄悄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抄书抄完了么?”不用回头就知,是赵常那个小子。

燕平赶紧擦了擦眼睛,扭头一看,果然是赵常,还有刘拓刘大哥,两人正笑嘻嘻站在背后看着自己。

燕平指着桌上厚厚的纸沓,很有些得意的说:“才刚写完呢,你们不是来帮忙的吧,那可来晚了哦。”

刘拓神神密密的凑上前,压低声音说:“咱哥俩可有好事情找你,就看你敢不敢去了!”

刘拓也是个天生多事的主儿,眼看着一个个都忙前忙后有事可做,就不安生起来,寻思着到城外转悠转悠,运气好的话也许能碰上些贼军练练刀法。本想找柳风讨令出城的,可想到这酸秀才毫无同情之心,一定不会答应,落不好还要听他说半天的书,他与宋也是忘年之交,于是向宋老将军软磨硬泡,求了个‘城外巡查、侦察敌情’的美差,就拉了赵常一起撺掇燕平同去。

这可是正中燕平的心意,哪有不去的道理?三人一拍即合,换了盔甲取了兵器,欢欢喜喜出城去了。

循州在广州以东,太平军若是来攻,多半会是从东而来。三人在东城门外晃悠了一阵,三三两两的友军同行倒是碰上了几拨,敌军的影儿也没见着,难不成要空手而归么?“这群贼子怎么还不来?都在家抱孩子么?”刘拓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刘大哥,这十里之内,都是咱们的探子,贼军就是来了,也轮不到我们得头彩啊!”赵常一屁股坐在地上,唉声叹气的说。

刘拓茅塞顿开,眉开眼笑的说:“是了,是了,我真是急得糊涂了,怎么忘了这事了?”说完,一把拉起赵常:“别偷懒啊,咱们再往东走碰碰运气,兴许老天爷开眼,真让咱们遇上了。”

“还往东?那可出了十里了。”赵常担心的说。城内警戒范围就在这十里之内,出了十里,一般都是由整队的骑兵侦察队负责,骑兵行动迅速,发现敌情可以快速通报,同时可以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有效保护自身。外围侦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常常会与敌人的侦察队或是小股部队遭遇,是极为危险的。刘拓三人哪里想到了这些,来时也没骑马,难怪赵常担心了。

刘拓哪里不知道这些,不过他生来就时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以长者的语气教训说:“这就叫出其不意了,小常啊,这兵书我可是倒背如流的,你可得听刘大哥的。”

燕平难得逮着个机会溜出来,也不愿就此打道回府,难得的和刘拓唱起了一个调子。

赵常懒得和他俩瞎掰,暗道连燕平这‘小孩子’都不怕,自己弓箭在手,又怕得谁来?

于是三人又起身向东而去,又走了大半个时辰,时近正午,一路上连人影也未见一个,刘拓走得口干舌燥,看了看四周,指着前面的缓坡有些泄气的说:“咱们上那儿看看,再没发现只有打道回府睡大觉了。”他却不知,这个地方叫小李坡,已经在城东二十多里外了。

缓坡上孤零零的立着几棵小树,正好可以在那儿休息片刻。

刘拓疾步冲了上去,正要回头向赵常二人取笑两句,却隐隐听见有说话声音传来,忙一下扑倒在地,向对面望去。只见就在坡下不远处,或坐或卧的竟然有不少人。

那些人皆身穿黄衣黄衫,头裹黄巾,中间还竖着一面土色大旗,上有‘太平’两个大字,不正是太平军么?

赵常、燕平看到刘拓的手势,低着腰摸上前来,趴在刘拓身边,向下张望。

“这是‘土鼠’纪风的部下,看样子是探路的前哨军。”‘土鼠’纪风是攻取漳州的主力干将,燕平曾与之有过一场血战,故此一望对方的军旗便知。他看到仇人近在眼前,浑身的血都热了起来。

眼前这队人颇为大意,一个个有说有笑,似乎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敌军敢打他们的主意。

“好啊好啊,真是盼什么来什么,今天老刘的宝刀可要开开荤了!”刘拓望着眼前的这群人,偷偷乐上了,仿佛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温顺待宰的绵羊。

赵常低声道:“这里就有有近千人呢,敌人的前锋军可能就在不远处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报信吧。”

刘拓眼珠子一瞪:“怕个球,人多管屁用,咱要是见了敌人就撒丫子逃,还参军干什么?”

赵常知道这刘大哥脾气一来,九头牛都拉不转,只有心中叫苦的份儿了。他看了看敌人的距离,两百步左右,悄悄抽出了弓箭。

刘拓握了握手中的宝刀,的腾身而起,朝敌军奔去,燕平两人一左一右,紧跟其后。

三人没跑出几步,就被太平军发觉,一人指着三人张口欲喊,就被赵常一箭射穿咽喉,口中嘶嘶有声,翻到于地。

“汉军来了,汉军来了!”太平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喊声四起,乱作一团。

“刘爷爷在此,还不拿命来!”刘拓大喝一声,已经冲入敌群,一刀将一名敌军剁成两段,鲜血溅的满身都是。

几个太平军士卒刚抽出兵器,就被赵常连珠箭发,射倒在地。

刘拓势若疯虎,专往人多地方杀去,片刻间已经砍翻数人,十来个太平军卒欲将他围住,却没想燕平从侧里杀到,手中亮银枪连刺带戳,反将他们杀了个溃不成军。几人见他如此勇猛,都舍命向他攻来,燕平战得性起,一枪刺穿一人,大喝一声,直直将他挑飞在数丈开外,旁边太平军看了,心中叫娘不已,刚鼓起的勇气顿时烟消云散,吓得手脚都软了,一起扭头就跑。

其余兵士慌乱了一阵,本还从四周赶来支援,却看见同伴都往回跑,以为中了敌人的埋伏,也跟着掉头就走。

“不许退,不许退,杀了他们,杀了他们。”领头的哨长挥舞着大刀,极力鼓动着手下:“汉军只有三个人,快围住他们。”一群太平军士卒听见了喊声,在上官的督促下犹犹豫豫的又回转了身,

赵常心叫不妙,若真让敌人回过神来摸透了虚实,自己三人只怕要交代在这儿了,一脚踢飞身边的敌人,眼见那哨长离自己有五六十步的距离,却来不及搭弓射箭,手中大拙剑贯力而出,势如闪电,一剑将那哨长透胸而入,钉死在地。嘴里大声叫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那些兵卒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哨长惨死眼前,又听见赵常的喊声,以为敌人援军到了,哪里还有再战的勇气,争先恐后往回奔去,连回头一顾的勇气都没了。

刘拓正杀得过瘾,忽然觉得身边压力顿减,周围竟没见几个敌军了,大骂着追了上去。

于是空旷的野地上,出现了数百名黄衣士卒狼狈逃窜,而他们的身后,居然只有三个人一路撵杀的奇景。

刘拓三人正追得高兴,忽然听见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回头望去,一队汉军骑兵出现在背后,原来,是在外围侦察的骑兵队恰恰赶到。

三人看见了汉军的大旗,都停住了脚,这才觉得全身力竭,一下瘫倒在地,只剩下大口喘气的份儿了。

阅读天下正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