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宝抬起头来,只见一女子斜歪在一男子旁边,脸上皆是惊喜之色,“郭姐姐!”
张君宝大喜过望,冲了过来,双手抓住郭襄的臂膀,惊喜的叫道:“真的是你,郭姐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赵大宝道:“二小姐身受重伤,还是赶快找个安静的所在好好疗伤才是。”张君宝见郭襄脸色白里透青,显是中了毒,急忙叫道:“大师,您快过来瞧瞧。”
“阿弥驼佛~”,那和尚看看郭襄的伤口,又翻开郭襄的眼皮,再瞧瞧唇色,道:“郭姑娘显是中了五毒教的六阴毒。”
赵大宝着急的道:“什么是六阴毒?”
和尚道:“那六阴毒是五毒教用阴气最重的六物制成,虽毒不会致命,却贻害无穷,老衲这里有几粒解毒丸,可以暂时遏制药物的毒性,可是要是将毒全部清除,却非要五毒教的独门解药不可。”
赵大宝着急的道:“那五毒教纯粹是觊觎二小姐的倚天剑,如何能轻易把解药拿出来。”
和尚又号了一声佛号,道:“且先将郭姑娘安置在舍下,再从长计议。”
原来这山后另有洞天,几间房舍,虽不奢华,却还算干净,和尚挠了挠头,道:“男人住的地方,难免乱一点,郭姑娘不要介意。”
郭襄微微一笑,“晚辈山庙野外都住过,这房子已经够舒服了,多谢大师,还要请教大师法号。”
张君宝抢先道:“大师法号真颠。”
和尚道:“阿弥陀佛,姓名无非为了方便,姑娘叫我和尚就行。”
郭襄和张君宝很久不见,本欲多聊两句,但郭襄自己身体虚弱,气力不足,只好作罢。
当下真颠和尚吩咐张君宝去山上采药,自己从瓶子里倒出几粒丹药喂郭襄服了,郭襄已是疲惫不堪,当下即进入昏然入梦。
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郭襄只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心道:真颠大师的灵药果然有效,当下起身来到屋外,只见张君宝正闭目养神,不由笑道:“君宝你要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么?”
张君宝慌忙起身,笑道:“郭姐姐醒了,身子可大好了?”
郭襄笑道:“已经好了很多,真颠大师的解药果然有效。”两人坐下详谈,不由把两人这几年的经历都简述了一遍。
原来自两人分离之后,张君宝不愿倚人鼻息,便四处闯荡,不料一日遇到一恶霸欺压百姓,愤然不平出身相助,谁料不意竟失守将恶霸打死,他第一次打死人,不由失魂落魄,只觉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独自坐在路上,不吃不喝整整待了一天一夜,路人皆侧目而视,正巧遇到真颠大师经过,他开语点拨了几句,两人结为知己,张君宝也无处可去,便跟随真颠大师来到此山,长居至今,却不意今日遇见了郭襄。
张君宝讲完自己的经历,问道:“郭姐姐你又是从何而来”
郭襄眼圈一红:“我本四处游历,没想到经过武昌的时候听人议论说襄阳失守,便急急忙忙奔往襄阳,谁料等我赶到,襄阳已经失守,我爹爹妈妈也…….”泪珠不由滚动下来,坠地无声。
张君宝长叹一声,道:“百战襄阳身赴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郭襄擦去眼泪,道:“幸得爹爹早将倚天剑交与我保管,屠龙刀却在战乱中不知下落,爹爹曾说过,若倚天剑与屠龙刀双璧联合,他日交于能力抗鞑子的有志之士,必能挽回我汉人江山。可惜我在元人兵营打探了许久,也未曾寻到屠龙刀的蛛丝马迹,不知爹爹在天之灵是不是在责怪我这不孝之女。”
眼泪又忍不住落了下来,张君宝道:“郭姐姐莫要着急,世界万物皆有定数,也许你苦苦寻觅不可得,回头却发现得来全不费功夫。”
郭襄道:“君宝,几年不见,你的胸怀竟如此豁达,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张君宝登时脸上一红,连连摆手:“我只愿一生如闲云野鹤,成不成大事,倒在其次。”
郭襄环顾四周,只见峰奇谷险,令人一望而俗念顿消,不由赞叹道:“此山极为独特,却不知叫什么名字。”
张君宝道:“此山即为武当山,曾经为真武大帝的道场,自古就是道人修习之地,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郭姐姐若无处可去,不如…..”。他正欲说留在此处,却不由想到此处只有自己和真颠大师,大师年事已高倒是无妨,自己却……,不由脸上一红。
郭襄却是没有在意,笑道:“能留在此处当然甚好,也可沾点仙气,不过此处道人甚多,我还是喜欢风景秀丽之地,做一介凡夫罢了。”
张君宝心里正七上八下,听她开口拒绝,本在意料之中,心里却不由大为失望。
只听远处传来一阵练剑之声,张君宝笑道:“这是大宝在练杨大哥所授的独孤九剑了!”
郭襄一听到“杨大哥,独孤九剑”,心头突突而跳,道:“杨大哥,是哪个杨大哥?”
张君宝笑道:“自然是杨过杨大哥,你说大宝是不是有福气,杨大哥不仅救了他的命,还将剑法赠给了他,寻常人哪里有这种福气。”
他说来轻易,郭襄心头却如五雷轰顶,提气便奔了过去,她气力尚未恢复,但一听到有关于杨过的话头,竟是不顾一切的飞奔而去,张君宝站在当地,心中幡然醒悟,心道:“当年我见到郭姐姐,只觉她心中抑郁烦恼,却不明所以,今日才明了她是为了杨大哥。”
想到以郭襄的豁达聪慧,不拘一格,却也为情愁肠百结,心里只觉五味陈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郭襄奔到林中,只见赵大宝正练得满头大汗,那招式虽然笨拙,却和杨过独孤九剑承自一派,必是杨大哥的独孤九剑无疑,想到自己几年来苦苦寻觅杨过而不可得,今日却近在眼前,心头波涛起伏,刹那间以前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闪过,已是痴了。
赵大宝练了一圈,回身收势,却见郭襄怔怔的望着自己,还道自己的剑法烂臭,当下道:“二小姐,我练的不好,让你见笑了。”
郭襄充耳不闻,只喃喃的道:“杨大哥,这几年我走遍大江南北,只求见你一面都不可得,大宝却得来如此容易,上天又怎能如此待我。”
她心中气苦,转身飞奔而去,赵大宝正欲追问究竟,却见真颠大师手里拿了一封书信,一向平静的真颠大师,脸上老泪纵横,边走边悲叹道:“大宋投降了,大宋投降了!”
赵大宝一震,只闻当的一声,手中的剑跌在地上。
此时正值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逼近临安,皇太后出城投降,大宋已名存实亡。1278年,崖山海战,宋军败亡,数十万人跳海自尽,海上漂浮的都是宋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海。宋朝自此宣告彻底灭亡。
当时文天祥被俘在船上,亲眼看到崖山海战的战况,欲跳海而不可得,悲愤莫名,作诗曰: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附注:朝代的更替本是常事,一个朝代没落了,自然有一个新的朝代代替,只可悲的是每个末代战乱连年,民不聊生。
对我来说,哪个朝代都是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别,有时候听闻说明清之争,无论明清,都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一个更为开放,更为合理的制度,只是一朝一朝的循环反复,始终没有建立起更辉煌的文明。
阅读郭襄与张君宝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