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卖断,是著作权转让,也就是从今以后著作权都不属于作者。
所谓的授权约,是作者授与出版社出版权。出版社可以出版,但是授权时间一过,如果要再版,就要再次与作者签约。
通常新作者的条约不会太好,这是必然的。所以自在兄的条约,应该是卖断另外一方面,一本书的版税,基本上所有出版社都是出书后半年才能结算。
因为一本书的退书,会在出书后半年陆续退回来,也就是说,快则三月,慢则半年,一本书的实际销量一定会正确统计,出版社也是根据这个数字,来支付版税的。
但有一点似乎被误解了。所谓的半年后才支付版税,并不是代表作者半年后才能拿到钱,除了卖过一定数目的版税之外,一般的版税,还有一个最低保障额度,也就是不管实销量多少,出版社都必须支付给作者的稿费。
这个稿费的支付时间,随着各家出版社的习惯而不一。
一般来说,随著作者的身价不同,时间大概在「交稿后的三十天内」与「出版后的三十天内」波动,说频、河图、鲜网,对于重点作者应该都能作到交稿后三十天内付款,甚至更快,但最快的还是信昌,如果是重点作者,交稿二十四小时之内现金直接进帐号,不过,这并不是最夸张的一家,最厉害的一家,作者写完稿子,出版社先把稿费付进帐号,作者才交稿,这个大手笔实在厉害。
由于信昌的银弹攻势,使得玄幻小说的出版进入战国时代,一切必须现金交易,现在大概已经没有哪家出版社敢用期票支票付款了,如果有某位作者的稿费还是拿支票,那么不是您该换个出版社,就是您该换个职业了。;
至于正常应该拿多少稿费,我听过的公平算法,是单本售价x单本实销量x10%。由于台湾这四年经济不景气,所以新进作者大概都是8%,不过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作者,出版社给不到10%,通常是很难留得住人。
以这个为标准,鲜网的10%并不耀眼,而是很公道的应有价格,如果作者嫌说给得太少,那一定是对比到了目前信昌的价格。
信昌去年来猛抢市场的时候,把价格提到15%,这个被众多出版社视为洪水猛兽的破坏行情手法,却真的造福了不少作者。因为作者手中的资讯完全封闭,出版社不一定会老实告诉作者实销量,所以往往是其他出版公司来挖角,才会把消息告诉作者,一家可能有问题,当连续两三家都来接洽,数字又都相近,那就不会相差太远。
稿费的结算,看似简单,其实里头却还有玄机,而也往往就是这个地方,让作者与出版社后来闹翻脸。
通常一个作者无论实销量多少,都会拿到一笔保障性的固定稿费。如果是新人,大概是一万五千到两万出头,而这个稿费的对应销售,通常是一千两百本到一千五百本,也就是一旦实销超过一千五百本,出版社半年后结算,应该支付版税给作者。
但合约上并不会这样签。合约上的签法,通常是要实销量超过三千本,甚至五千本(我还看过一万本的),出版社结算后才会给版税。那么,一个稿费拿了一万八的作者,实销量有两千八,半年之后,他还是什么也拿不到,但是两千八的销量,在其他出版社眼中,已经是一个值得争取挖角的对象,所以就会有人把消息告知,然后.....能够沉得住气的作者没有几个吧?
前一阵子有出版社发生大批作者出走,或许就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上,不过我个人相当佩服他们的经营团队,走了一个作者,马上培养出一个销量相若的作者来递补空缺,在目前的各大出版社中,他们真的作到了让读者不看作者名,而是看出版社名买小说。可是,长此以往下去,最不幸的结果就是沦为其他出版社的人才跳板、新人训练所,只要在那边训练出来,马上跳槽。
幻剑书盟那边有个帖子,在归纳各家出版社的优缺点,其中提到鲜网的缺点,说是那边的稿费会被先扣两成。^这点不是鲜网的问题,是中华民国的问题。中华民国的法律规定,像是这一类的版税,如果境内作者,那么要先扣下一成的税额给政府,如果是境外作者,要先扣下两成给政府。
鲜网并没有私吞下给作者的钱,那两成的扣款只是奉公守法而已,如果要怨恨这一点,那就怨恨中华民国的税法吧,扣税扣得那么重,难怪文化事业乱七八糟。
现在台湾的出版社生态,进入战国晚期,慢慢有了版图分配。以我自己的感觉来说,如果我是新人,我投稿第一选择就是鲜网,因为姑且不论稿费如何,在鲜鲜文化这块大招牌的庇荫下,对作者登上台面最有利,最有机会迅速挤身知名作者,至于如何从知名走向畅销,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但是在鲜网的作者,自己最好不要太沾沾自喜,因为你是顶着鲜网的光环,买你书的读者是冲着对鲜网的支持而来,能否将这些读者转化为自己的读者,那就是个人本事。
很多人都说信昌出书不好,随时会倒,我个人的感觉是,以目前来说,如果要我选择出版社,我不会选择在信昌出书(至少在封面改善以前),但如果信昌有股票,我一定去买。智冠这家公司,大家从小骂到大,但它还是屹立不摇,甚至是台湾第一大。
信昌的草根性与扎实作风,虽然很难说是顾及读者权益,但是经营得很稳当,出书成本说不定是各家出版社里头最低的,把节省下来的经费花在照顾作者身上,积小利而成大,长期下去的获利相当可观,如果作者要选择出版社,信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向,只不过你的读者就会惨一点了。
说频的感觉很好,以网路出版社的素质来说,几乎没什么可挑剔的,也没什么负面新闻,从我自己得到的侧面了解,几个作者都说说频付钱够爽快,从来没有延迟过,这是一个良好公司该有的信誉。
如果问我说对说频有什么顾虑,那么我一直对说频的一个感觉,就是后继无人。说频出过不少优秀作者,比起鲜网,这些作者的平均职业生命可以更长,但是这些作者不是在最高峰时候突然消失,就是写完之后再也没第二部作品,这对出版社来说是满伤的事,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读者与品牌,就这样突然没有了。
冒险者天堂与上砚,这两个我不认识相关作者,也无从评价,但我想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先要有一两个作者抢上销售排行榜的前二十名,才能和别人谈出版霸业。
河图...目前给我的感觉很好,老板和编辑都是很诚恳在做事,对书本的用心与设计也看得见,书本的那种精细度,我觉得是目前市面上各家里头最让我喜欢的,而且公司的作风很稳当,不胡乱出书,不会随便腰斩作者的作品,比起大公司的激烈竞争,是一个很能让作者安心写稿的地方。
狮鹫倒闭后,台湾奇幻出版社的版图重整,目前仍然处于激烈竞争的情形中,希望未来的一年,会走向良性竞争,作者、出版社、读者三赢,而不是再一次版图重整吧。
阅读超级异能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