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代科学家是以原子的运动为基础来测量时间的,因此现在测量的时间是不会变的,完全精确的。实际上原子的运动也是相对的,空间相对论是本书第二大引论,将阐述原子的运动也是模糊的。。
结论:宇宙的年龄是模糊的,时间是模糊的,它说明科学论证的宇宙年龄是相对的,科学论证的宇宙年龄还是要依据某个标准,可谁能保证宇宙在膨胀过程中这个标准是不变的呢?
五、自我本元
1.“我”是谁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我,产生我的家、我的钱、我的老婆、我的身体、我的房子等等概念。仔细思考:“我”是谁?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人的肉体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有”的过程又包含老、病、坏几个环节,最后回归死亡,又形成“无”。
人处于生存的过程中,究竟“我”是谁?
“我”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
每一秒,“我”一直需要吸入空气,这意味有大量的氧气、氦气等气体进入体内,这中间还伴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体内。“我”体内又将氧气消耗,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汽等体内其他气体。
“我”的思维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意识是念念相连的,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即使睡觉的时候,“我”仍有思维,否则我们就不会醒来。
“我”的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从胎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我们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是不断变化的。
“我”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家庭地位中,“我”从孙子、儿子这样的概念不断向小子、父亲、爷爷、太公进军;社会地位中,“我”从被领导向领导转变,从吃父母饭到养育子女,成为纳税人。
“我”的财富是不断变化的
“我”从一切来自父母,父母供“我”衣食住行,并且提供读书、娱乐等活动,到“我”开始工作挣钱、买菜、恋爱、买房子、买车子、投资股票、创业等,“我”的财富从零到有,中间又多少次增减不断。炒股的人心中最清楚,“我”的财富到底是多少?股市变动,财富就变动。
“我”的关系网是不断变化的
“我”的亲人、朋友也在变: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多认识几个新朋友,又死了几个亲戚或老朋友。
“我”的家庭是不断变化的
最初的家是以父母为核心的家;长大后是以自己和爱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再后来是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家,最后我的家是大自然。
“我”的房子是不断变化的
就算“我”一辈子没有换房子,即使“我”一直住在一间房子里。那么住五十年后,再看看这房子还是原先的那房子吗?破烂不堪的房屋是一夜间变化的吗?
“我”的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身体内部不断地有新细胞产生,不断地有旧细胞死亡,所以“我”相貌、皮肤等形体也不断老化,这样大的变化又如何能组成唯一的自我呢?
“我”的外部环境是不断的变化的
地球是一直在不断变化,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历史。“我”的太阳系也在变化,还有50亿年,太阳也将失去它的光芒,变成一颗灰暗的白矮星。
单元宇宙也是如此,既然它能从万维宇宙中产生,也肯定会有死亡的一天。这就是真实的“我”面临的内外之变。
那么“我”是谁?
2.在何处?
人人都认为自己有固定的身体,其实都是物质通过力的连接形成的物体。真实的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距离的,只是这样的距离很小,“我”认为自己是无缝连接,其实这个缝是不小的,只是“我”的眼睛看不见罢了,否则“我”的身体是如何出汗和呼吸的呢?
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是有很多空间的,仍然是通过力来连接的。至于原子本身就更空,一个原子如果将它放大到一个足球场的大小,那么电子就相当于一个小乒乓球在操场上调皮地玩耍。
这些并不是坚固的结构却组成“我”,那么“我”在何处?
“我”的身体少一个原子,不会丧失自我,实际上“我”一直是处于增加或减少原子的过程中,这就是“我”的体重会不断变化的原因。
那么减少两个原子,“我”还是不会丧失自我,同样“我”少了一条胳臂,还是不会。那么可以肯定自我的存在不是在胳臂上。那么少一条腿,也不会,心脏也不会,因为已经有人工心脏,不照样有人活的好好的,没有什么问题吗?
那么“我”是大脑里吗?
也不对。因为大脑手术现在也能做,各种脑手术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比如丧失记忆什么的,但这并不意味手术后的他就不是人,否则就没有人敢做这手术。
那么是否存在自我意识的特别部位,这正是《惊人的假设》书中一直研究的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意识的特别区域,它就是“我”呢?
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部位,自我的存在并不依托某个具体部位,因为大脑神经细胞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中,人体中有哪个细胞不需?
阅读万维宇宙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