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故事
阿尔托莉雅――《fate/staynight》中的亚瑟王
「阿尔托莉雅
才刚过成年仪式的少女,在那一天,被国内的人这么称呼著
那是个战乱的时代
战乱的开端,是一个帝国的灭亡
原本应该是无敌的帝国,在众多异教徒的侵略下等待著死亡
为了与异教徒战斗,帝国把原本守护一个岛国的兵力调走了
那就是开始
她的国家失去了帝国的庇护,无法继续独力后,很快地分裂成了一个个小王国
异教徒的进攻
部族间,可说是自杀行为的内斗
之后,就是被称为"如夜晚般黑暗的日子"的长年征战时期
就在这时,她以王的继承者的身分出生了」
――摘自fate线第十一日
亚瑟王的本名并非artoria(阿尔托莉雅。这是根据奈须きのこ笔下的"アルトリア"推测出来的英文),而是另一个名字――artorius(音“阿托利斯”)。反过来考虑,奈须きのこ也许正是以artorius为基础、参考maria(玛丽亚)、victoria(维多利亚)之类的女子名,才创造出artoria这个名字。有学者认为"artorius"是一个罗马氏族的名字,代表亚瑟王具有的罗马血统。另一种说法是,"artorius"来源于古英国原住民celtic(音"赛尔提克")人语言中的"artos"和"viros"(bear、man),意为“有胡子的男人”,不过个人认为,那个年代还没有剃须刀之类的东西,有胡子的男人肯定比比皆是,所以"胡须男"应该不能作为名字这样用来辨识身份的标志...
虽然拥有金砂般发丝、银铃般声音和碧绿色眼瞳的saber给人太多幻想的空间,然而阿托利斯幼年被寄养却并非出于"就算身上有著王的宿命,不是男孩就无法继承王位"这样的原因。相反地,正因为阿托利斯注定要成为不列颠之王,所以他的父亲kherpendr音"尤瑟.潘达刚",即尤瑟王)才需要借寄养这一方法来保护他。
阿托利斯是其父尤瑟王的私生子,在此之前尤瑟王正室的孩子则是个女孩。正如fate中所提到的,这女孩就是亚瑟王同父异母的姐姐morgan(音“摩根”)、也是骑士mordred(音“莫德雷德”)的生母。这些将在稍后详述。
总之,作为家族唯一男性后继、阿托利斯很不巧偏偏是个私生子。虽然王位必须是由男性来继承,但私生子的身份又难免会遭到非议甚至暗害。于是,尤瑟王听从魔法师merlin(音“梅林”)的建议,由他将阿托利斯寄养在普通贵族家里。连所寄养家的贵族都不知道阿托利斯的真实身份,当然阿托利斯本人也不知情。因此,以寄居身份住在他人家中的阿托利斯,也未曾获得特别的照顾。
然后终于有一天尤瑟王过世,国内形势开始动荡。主教听从梅林的建议召集所有的贵族骑士,以石中剑选定新的不列颠之王。然而,没有人能从岩石中拔出那剑。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骑士们一致决定通过比武选王。阿托利斯也去了,但他没有参加比武的资格,由他所寄养的家族的儿子kay(音“凯”,日后也成为圆桌骑士之一)代表家族参战。然而凯进入会场后才发现竟忘了带剑,于是请求阿托利斯回家去取。阿托利斯赶回家发现大门紧锁,所有人都去看比武了。随后的事不难想象,阿托利斯来不及返回比武会场取钥匙,情急之下跑到教堂前拔出石中剑交给凯,这令所有人大惊失色。大家怀疑地把剑插回石头里,但就算重复了很多次,仍然是除阿托利斯之外无人能将其拔出。就这样,骑士们终于接受了新的王。从这天起,阿托利斯被尊称为亚瑟王。
正因为无人知道这个男孩是尤瑟王的嗣子,所以就算有些骑士心有不甘,但还是不得不相信他就是神赐予不列颠的国王。从小过著寄居的生活的阿托利斯,这份辛苦终于得到了报偿。
即位不久亚瑟王就娶了guinevere(音“格尼薇儿”)王后,作为嫁妆,王后的父亲送给亚瑟王那张著名的圆桌。不过跟父亲尤瑟王一样,亚瑟王也有私生子。比父亲更大胆的是,他偷情对象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亚瑟王和这个孩子既是叔侄也是父子,这个私生子就是后来叛乱的莫德雷德。
亚瑟王在位期间,不列颠迎来了空前的统一和强大。他扶贫济弱,建立起一个繁盛的王国,骑士精神和最早的骑士的行为准则就是在这时形成的。他从湖之仙女那里得到圣剑excalibur,通过十二次战役最终成功击退了自北面来的萨克逊入侵。期间,圆桌骑士成为王国重要的一个部分。传说亚瑟王的骑士最多时曾达到一百五十名,骑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圆桌上议论国内事务。虽然他们也会因为政见相合或相左而形成一些派系,但只有在圆桌上才没有地位差异和君臣之别,每个人都被允许自由发言。在这张富有传奇色彩的圆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寻找圣杯。
时间推移,亚瑟王的领土在不断扩大。他统治了法兰西,随后最终击溃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在罗马大圣堂接受主教的加冕,这是亚瑟王传奇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段日子。天下太平之后,亚瑟王的兴趣开始转移到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上。他手下的骑士们或出于受命、或出于自愿,相继离开城堡去寻找传说中的圣杯,这些人大都有去无回。就这样,圆桌上的骑士越来越少,强大的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圆桌骑士――同时也是亚瑟王的第一位骑士――launcelot(音“兰斯洛特”)与格尼薇儿王后的私情被曝光。兰斯洛特逃走,格尼薇儿王后被亚瑟王判处火刑。然而兰斯洛特强袭处刑场救走格尼薇儿,逃到法兰西建立起自己的领地。虽然后来兰斯洛特顾虑名誉勉强交还了格尼薇儿,但亚瑟王依然发兵亲征法兰西,留下表兄e(音“盖文”)和侄子莫德雷德管理王国。
莫德雷德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发动叛乱杀死盖文,欲强娶格尼薇儿(又是乱伦),并向回师的亚瑟王发动大战。就这样,在camlan(音“姆兰”,又译剑栏)战役中,双方军队血流成河两败俱伤。
故事的结局正如fate线所述的那样,亚瑟王最终以excalibur杀死莫德雷德,而自己也受到莫德雷德的致命一击,身边只剩下一名骑士bedivere(音“贝狄威尔”)。亚瑟王请求贝狄威尔将excalibur交还湖之妖精,贝狄威尔连续两次对亚瑟王说谎都未能如愿,最终咬牙将excalibur投入湖中。
濒死的亚瑟王被仙女用船载向avalon(音“阿瓦隆”),传说他最终葬在那里,而人民都相信亚瑟王并未死去,他会再度回来拯救世人。据称这是在公元452年。
hetruth史实
与其讨论亚瑟王的性别,有一个前提来得更为重要,那就是亚瑟王“是否真的存在于历史中”。公元830年前后,威尔士的一位僧侣nennius在《historiabr》(暂译“历史上的不列颠”)一书中记载了亚瑟王的事迹,这是被承认的关于亚瑟王传奇的最早文字记录。尽管古代英国人抵抗anglo-s音“盎格鲁萨克逊”,公元六世纪入侵英国的西日耳曼人)的地点跟亚瑟王的传说有吻合之,以及发现了camelot(音“卡米洛特”,传说中亚瑟王的王城所在地)甚至圆形石桌的遗址。然而非常遗憾地,考古学家们没能在任何一古迹、或者任何一件文物上找到亚瑟王的刻印。
持反对观点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就像罗马的凯撒、阿拉伯的默罕默德和蒙古的成吉思汗一样,假设亚瑟王是建立了独立而强大的不列颠王国的伟大国王,那么如此光辉的名字就不可能不化为文物流传后世。正因为找不到与亚瑟王对应的客观存在,那么亚瑟王传说的其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但是即便如此,对于流传了近一千年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奇故事,要否定它的真实性,似乎比起去证明它还更要困难百倍。历史学界关于亚瑟王是否存在的研究和争执持续了上百年,至今仍然没有一方能作出具有压倒性的举证。
o.el在他的书《thenatureofarthur》(亚瑟王的由来)中认为:亚瑟王这个历史上并不曾存在的人物,可能来源于我们所发现的那些如亚瑟王传奇中描述的历史功绩(原文:“historicalattributesofjustthekindthatwefindhedtoarthurcanbeassedwithafigurewhowasnothistoricaltostartwith.”)。即有类似功绩的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人,例如某位带领原住民抵抗萨克逊人侵略的赛尔提克酋长,为后人创造亚瑟王的传说提供了素材。这一折衷意见令学术上的矛盾暂时和解。时至今日,仍然还有众多为亚瑟王传奇所痴迷的学者和人们,固执地在史书和遗址里寻找这位传说中不列颠之王的蛛丝马迹。
kherpendragon尤瑟.潘达刚
「那是个漫长的,战乱的时代
国王相信魔术师的预言,期待著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可是生下的小孩,并不是国王所期待的人
那孩子,不是男孩
就算身上有著王的宿命,不是男孩就无法继承王位
少女被寄养给一个家臣,以一名骑士的小孩的身分而成长
虽然国王因此失望,但魔术师却很满意
本来,性别就跟成为国王是没有关系的
更重要的是,魔术师相信,少女在预言之日以前必须离开城堡的这件事,才是真正的国王之证」
――摘自fate线第十一日
尤瑟.潘达刚是亚瑟王的父亲。一般意义上认为他是罗马的一位高级军官,娶了赛尔提克女子。当罗马军队从不列颠撤退时,潘达刚没有离开。鉴于不列颠在摆脱罗马帝国的统治之后,仍然依照罗马帝国的制度和模式运转了一段时间,那麽尤瑟王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为名义上的不列颠之王。
亚瑟王幼年被寄养并非出于励志,也不是什么因为是女性这种原因,更不是魔术师的预言。说来难堪,然而就是这麽一位地位相当于国王的统帅,亚瑟王却是他与其他人的妻子偷情产下的私生子。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幼小的孩子随时可能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更何况是一个私生子。为了保护未来的继承人,尤瑟王只能把孩子交给魔法师梅林,寄养在一位名叫ector(音“埃克特”)的骑士家里。
erlin梅林
站在那岩石之前,少女在想些什么呢
回过神来,注意到后面站著一位没见过的魔术师
「在要拔起那把剑之前,确实地想一下会比较好」
他说了,我不会骗你的,别那么做
「拔起那把剑之后,你就不再是人类了喔」
他还说,只要得到那把剑就会被人们憎恨,走向凄惨的死亡
她不可能不害怕
毕竟,魔术师确实地让她看到了
看到拔出那把剑后,她会走向怎么样的一个末日
「―――不」
可是,这让少女下了决心
就算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她也用力地点了点头
魔术师问了,这样好吗
「―――有许多人在笑著。我想,那一定不会错」
她的手搭在剑上
魔术师似乎很困扰地背过脸去
「奇迹需要代价。作为交换的,应该就是你最重要的事物吧」
留下了像是预言般的话语
――摘自fate线第十三日
merlin英文中的意思是“隼”。传说里梅林是一位精深的魔法师,其形象可以藉由今天我们在《魔戒》中看到的灰袍巫师甘道夫去联想。不过,在亚瑟王朝的传说中,梅林更多是以一位谋士和预言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
正是梅林预言阿托利斯将成为不列颠之王,并向尤瑟王献策将阿托利斯寄养出去。同样,尤瑟王去世之后也是梅林向主教建议,在圣诞节时将全国的贵族骑士召集到伦敦举行祈祷仪式。石中剑在仪式中出现,所有骑士都不能将剑柄拔出,只有阿托利斯成功了。可以推测这不过是梅林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一把拔出即代表被上帝选为不列颠之王的“石中剑”,也是一把只能让阿托利斯拔出的剑。假借上帝的名义宣布阿托利斯为王,非常简单而有效率的计策。没有人知道阿托利斯是尤瑟王的嗣子,所有人都认为是上帝选出了他们的亚瑟王,梅林杰出的智慧与法力,最终让亚瑟王平稳地接过了父亲的王位。
亚瑟王继位之后,梅林依旧尽心尽力地辅佐,但他的结局却颇具戏剧性。传说梅林因为爱上了nimue(音译“怡妙”)――湖之仙女vivien(就是给亚瑟王excalibur的湖之仙女,她们一共是三人:nineve,nimue和e)中的一位,而离开亚瑟王,然而怡妙并没有被这个老头儿打动。因为梅林精通法术,仙女逼他发誓,“不得对自身使用法术”,然后才和他一起旅行。途中仙女想方设法摆脱梅林,但梅林始终痴心追随,最终不胜其扰的仙女骗梅林表演穿石魔术,趁他进入石头时将石头封印。梅林信守誓言没有对自己使用法术,就这样永远地困在岩石中。
(iv)swordinthestone石中剑
「然后,预言之日到了
为了选出国王,国王召集了国内的领主和骑士
大家都猜想,既然是要选出最优秀的人当王,那就一定是马上战斗吧
可是,在集合地点只准备了一把插在石头里的剑而已
剑柄上有著黄金的铭文
"将这把剑从岩石中拔出的人,就应当成为不列巅之王―――"
有许多骑士照著这铭文,抓住了这把剑
但是没有人拔的出来,于是骑士们就照原先准备好的,开始以马上战斗选定国王
那时少女还只是骑士候补,没有马上战斗的资格
少女走近了四周无人的岩石,毫不犹豫地朝剑柄伸手
剑就像理所当然一般被拔出,周围被光芒所包围」
――摘自fate线第十一日
不列颠之王身份的象征。剑身上有这样的铭文:凡能自石台上拔出此剑者,即为英格兰的天命之王(原文:“whosopullethoutthisswordfromthisstoneandanvilisdulybornkingofallengland”)。
虽然在很多地方石中剑和excalibur被混为一谈,但在fate中清楚地显示两者并不是同一件物品:由士郎投影出来的是“石中剑”,而saber所持的则是excalibur。事实上也的确是不同。石中剑是选定王所用的“天命之剑”,虽然在fate中很强大的样子可以一瞬间杀死身为berserker的海格力斯7次,但实际上它只是作为象征王权的圣剑。从另一个角度说,剑身上过于繁复而华丽的纹饰也不符合作战需要,所以它的作用更在表明权利和地位。再说石中剑本身就是梅林trick(诡计)也说不定...
(v)excaliburandavalon誓约胜利之剑和理想乡
这里使用了fate中的译名,当然excalibur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字面含义。传说亚瑟王是通过梅林的指引,从湖之仙女vivien那里得到这把圣剑,拥有它亚瑟王就能战无不胜。excalibur的鞘并不叫avalon,它作为excalibur的一部分并没有其它的名字。据说只要佩著鞘,亚瑟王就不会流血也不会受伤。
至于avalon,倒是的确可以称作“理想乡”,是亚瑟王在卡姆兰之战受到致命伤后前往的秘境。avalon字面意思为“苹果岛”,有些资料中也译为“飞龙谷”,也许因为传说亚瑟王最终葬在那里的缘故。
在fate中,excalibur则已经不代表具体的剑名了(saber的剑貌似就叫做黄金剑),它纯粹只是saber具、类似于招式的名称。
(vi)arthur‘s12battles十二战役
「―――之后
就开始被后人称为传说的,王的时代
新登基的国王,其战争有如军神所为
王经常站在前线
敌人全都望风披靡
战神.阿尔托莉雅
被歌颂作龙之化身的王,不可能败北
十年沙场,十二场大战,全都以她的胜利作结
那是一段专心地,以王的身份驰骋的日子吧
她一次也没有回头,一次也没有受伤
她以王的身分成长,而又贯彻了她的义务」
――摘自fate线第十一日
阅读幻想的动漫我是空我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