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要毁灭了。
无数的恒星都因为承受不了那强大的压力而纷纷向内塌陷,临终前,更是将那足可毁灭一切的致命光线毫无保留的向四周放射。
空间和时间也因为那无可比拟的巨大能量的肆虐而濒临崩溃,一切都将面临终结。
而就在此刻,虚空中那两股相互攻击的能量逐渐平静下来,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安宁,任谁都知道,当他们再次争斗之时,也就是这个世界毁灭之刻。
两个高大的身影逐渐从那两股能量中显现出来,没有多余的行为,他们正聚集着各自的能量准备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战斗双方介绍:创世神,属性为“生”,特长是利用自己的能量从时空中随意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事物。对于很多世界来说,是他为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机遇。所以尊其为创世神。深蓝大魔王,属性为“蚀”,可以轻而易举的使用类似黑洞那样可以将时空破坏掉的能力。从诞生之时开始,就作为创世神的死敌存在于各个空间。而现在在这已濒临毁灭的宇宙中战斗的,不是他们两个的分身,而是实实在在的本尊。这一情况,恐怕就连他们两个也都始料未及。
“轰”两股强大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正面相撞,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的空间,终于不负重荷的整个碎掉了。将一切都暴露在那吞噬一切的无限的广阔次元中去。
一切都以完结了,而战斗仍在继续。两个强横的生物,就在那混乱的次元中战斗着,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操纵时间与空间,不断地向着对方攻击着。
事态的发展早已偏离了预期的构想,现在的它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了。
不停的接引着四周混乱的能量流,通过各自的身体转换之后再向对手攻击而去,它们已经无法回头了。
在那混乱的次元之中,它们现已在那激烈的战斗中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敢打破这种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它们也就完了,只需瞬间便会被那混乱的次元给吞噬掉,这也是它们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逐渐的,在那无限的广阔次元中任情肆虐的能量流被统合成两股,并不断的相互冲突着。无数维的时间与空间相互凌乱的缠绕着,并不停的收缩着。
战斗仍在进行,而纵以它们绝世神魔的身份,也已经到了极限的状态。虽然极力避免,但他们所操纵的巨大能量已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控,终于从正面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简直不可思议,混乱的次元竟然在那艺瞬间被撕裂开来。将它们一下子吸了进去。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竟像都不存在了一般。而在这样的静中却蕴含着无数的动。这到底是什么……
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一股绝强的能量竟然将它们周围的时空完全的给凝固起来,然后轻而易举的就把它们两个封印在里面……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为中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
公元2004年9月30日,正值国庆节放假期间,我们同学四人来游泰山,恰是天高气爽、观日出的绝佳时节,于是我们决定半夜上山以观日出。
出得门来,却看满地银光,抬头看时,正是一轮满月,原来是农历的十七,难怪如此清朗明亮。
走的是中路,从红门东边的一条小路进山,到小罗汉崖处过河才上正路。未至梳洗河,已经闻得水流叮咚,快步下得河来,正有横亘河底的完整岩石,有两米余宽的溪水淌过,在静谧的月夜下,清脆且高远,旁边便是古代帝王登山的御道,月影便在水泻处化成千般碎玉,“银瓶乍破水浆迸”便是如此了。
我在那块大大的岩石上,深吸一口气,天地精华,尽在其中。皓月当空,清光万斛,朗然如璧的月光把梳洗河与两边的青山照得格外柔和静美、了无纤尘,高山、流水、树影,全都披上一层轻纱,恰似一幅淡得不能再淡的山水画卷,虚无缥缈、朦胧恍惚,比天高云淡或是细雨轻烟时上山更多几分静谧与高远。
梳洗河的名字我极喜欢,据说,这河是西王母每日梳洗时,所泼之残水形成的,此河一直从山上淌下来,到得虎山公园,注入王母池,那王母池便是西王母洗脚之所在。泰山岩石是大而完整的花岗片麻岩,这种岩石不易破碎,极其坚固,因此历来有“稳如泰山”之说。但梳洗河内却有一种奇石,这石与其它石头不同,是一种欲碎或已碎的石,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碎裂,碎裂的痕迹就如同一个同心圆,这就是“醉心石”,最典型的一处在红门宫与万献楼之间的河段内,上书大大的“醉心石”三字。正在出神,突听身后传来脚步之声。有两个女孩从我们后面赶上,肖浪和她们交谈了一会,得知她们原来也是去看日出的,于是便合在一起,六人一同上路了。
继续前行,竟不再有喧哗,一行人,轻轻地走在盘道上。月亮,有时被古树遮住,斑斑驳驳的树影,也不似平日般苍劲,更多了几许柔和。身后不远处是万仙楼,古老的建筑灯影朦胧,却依稀传来一种清音,那是寺院道观内经常放的一种音乐,轻缓地从远处传来,听来有“灭却心头自然凉”之境,回荡在深山中,愈加如入仙境。
泰山有传说中的阴、阳和仙三界。从奈河往西是阴曹地府,奈河以东至岱宗坊则是人间,自岱宗坊向上便是仙界了。而岱庙内的泰山神就是传说中掌管三界的神,人死后,其魂魄便会到泰山神面前来报道,众多魂魄聚集,便形成云海。过了纪念碑不远,有一处大石上写了斗大的字“福地洞天”,上面还有一大石,写着“步玉清”,这就是道教中的洞天福地,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中的三清,因此也称出家的道人为三清弟子。而“步玉清”的意思,即是从此处进了道家中的仙境,得道成仙了。
再往前走,便是斗姥宫,月亮升得更高一些,也更悠远空旷。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便是曾经照过了秦皇汉武的那一轮明月。泰山,也曾经在秦皇汉武的封禅活动中,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正是历代帝王的封禅泰山,给古老的泰山罩上一层浓重而神圣的帝王之气。“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这是历代帝王追求一生却未必能达到的最高荣誉。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封禅泰山,那应该是文治武功四海升平时,才能享有的权力。
走过三官庙不远,借着皎洁的明月,我们竟意外地找到了“李斯碑”的残迹。“李斯碑”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奉命亲笔书写的一篇颂文,相传刻好后一直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后移至碧霞祠,清乾隆五年遭大火,此碑不翼而飞,嘉庆二十年,知县汪汝弼重金悬赏,方找到下落,安于东岳庙,后又几经辗转,保存于岱庙。但不知怎么这里竟然也有李斯碑的残迹,刻在石上的,依稀还是那仅余的几个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抚摸着仅有的那几个小篆字,千年前的旧事,借着这浓浓的月色穿越厚重的泰山,显现在眼前。那,何止一个“沧桑”了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原先各不相同的六国文字--便是秦国文字“小篆”,当时的小篆什么样,我们也只能从这几个字来见证,仅仅九个字,却浓缩了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这李斯碑就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了。
三官庙再往前,是“经石峪”的牌坊,斜着向东下去,就到经石峪了。
途中过“聆神桥”,这桥极有特色,桥面如多个“凹”字相连,水从桥的“凹”字中间漫过,人行其中,竟是水从桥上流,人在水中走了。
过了桥,便是经石峪。一面巨大向西南倾斜的石坡上刻着“金刚经”的经文,据说是北齐时期所刻,一直到北齐灭亡也没有完工,共有2000多字,后来经风雨的侵蚀,所余仅一千来字了,字大如斗,直径约为半米,字为隶书,裘劲刚健,人称“大字鼻祖”和“榜书之宗”。
经石峪,也称“曝经石”,亭对面有一首诗:“曝经石上水凌凌,镇日闲来倚树听,此意世人混未解,半山皓首半山青。”从古时到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这凡石灵舸和这千载经文呢。
出得经石峪,沿原路返回到登山的御道上,慢慢前行,路两边柏树森森,全是高大茂密的千年古树,人行其中,如在洞中穿行,这一段路便叫做“柏洞”。月亮被树遮住,细细碎碎的月影洒了一地,便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句诗“竹影筛碎的月光下”,一个“筛”字,便把这种意境形容到了及至。
已经是月上中天,月光更亮也更清冷,银辉遍地,更是静谧清幽。我们一行人静静地走过回马岭,左边是淙淙流水,右边是古树森森,抬头,便有月亮在中天高高地挂着,慢慢有云升起,轻纱一般遮住月亮,月光便暗下来,更添朦胧意境,月宫仙子和那棵桂树,以及那个日日夜夜伐树的吴刚呢?
“影自涓涓魄自寒”,夜清冷也馨凉。慢慢行来,过了中天门,走过快活三里,再往前行,便到了十八盘。这是最陡最险的一段路。素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站在十八盘的起点,借着移到西天的明月,抬眼往上看,盘道直如天梯一般高高地悬在天上,更显气势磅礴。艰难地迈着步子,这时才知道为什么叫“爬山”了。即使是爬,也是极费力气,这正是考验意志的时候。
十八盘上去,就到了南天门。到此,已经算成功地登上了泰山。南天门,传说中天宫的大门,从这里进去,便是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跨过去,可真是一步登天了。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街的夜,果然是“高处不用寒”,爬十八盘时出了一身的汗,此时山高风急,竟是冷得直打哆嗦。幸好有人出租大衣,于是一人披上一件,虽说还是初秋,竟然已体会到冬天的意味了。
走过天街,便到碧霞元君庙了。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相传极灵验,能制百病,保佑一方人平安。碧霞元君庙有三处,此处为上庙,还有中庙和下庙,于登山途中得见。如果气候条件合适的话,还能见“碧霞宝光”。此时的庙宇寂然无声,没有晨钟暮鼓也没有木鱼声声,只有清清凉凉的月光无声地诉说着虔诚的信仰。
终于达到玉皇顶,这里是泰山极顶。“五岳独尊”四个大字,气势巍峨,怪不得历代帝王都选择来泰山封禅,告天地之功,这五岳之首并非浪得虚名。唐摩崖石刻前,有大块空地,这恐怕是山顶最开阔的所在了,月下的岱顶,神秘且厚重,沉载了太悠久太长远的神话传说和人文历史。
唐摩崖石刻更是气势恢弘,这是所有泰山刻石中最壮观的一处,高三十多米,宽五米多的陡峭岩壁上,刻有李隆基亲撰御书的《记泰山铭》。铭文共九百九十六字,加篆额“记泰山铭”四字,整整一千字,每个字一尺见方,雄浑遒劲,足见李隆基封禅时志得意满,心怀开阔。这次封禅,是历代封禅活动中最完美的一次,开元盛世,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除这摩崖石刻外,唐玄宗还流传下来许多传闻与文物。
阅读永恒的传说之热血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