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击大椎穴可治鼻衄。
主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
【熨引疗法】
用白铁皮或铜皮做成筒高十四厘米,直径五厘米,底部直径一厘米的尖
底熨引器,装入开水,盖好盖子,熨引合谷,大椎和前后心处,至津然汗出
为度。如发热头痛,可熨引风池、曲池、合谷等穴。
主治:风寒感冒。
【推擦疗法】
生姜捣烂,葱白切碎,等份和匀,用纱布包裹,蘸热白酒。先推擦前额
和太阳穴,再推擦背部脊柱两侧,以皮肤潮红为度,如兼有恶心呕吐,加推
胸部;腹痛,加推脐部。
主治:适用于各种感冒。
【熏洗疗法】
治风寒感冒三法:
1。取麻黄九克,桂枝六克,生姜九克,紫苏十五克,甘草三克,煎汤熏
洗头面,得汗而解。
2。取荆芥九克,防风九克,白芷十二克,柴胡十二克,前胡十二克,羌
活九克,独活九克,生姜九克,煎汤熏洗头面部,先熏后洗,每日二次。
3。取紫苏三十克,川芎十二克,花椒六克,葱白十二枚,藿香十五克,
茶叶九克,煎汤熏洗头面。
【吹鼻疗法】
1。取川芎、藿香、无胡、丹皮各九克,雄黄、白芷、皂角各十二克,朱
砂三克,研末,吹鼻。
2。取羌活、防风、荆芥、川芎、白芷、细辛、蔓荆子、薄荷、羊踯躅花
各三克,熟石膏、风化硝、黄连、青黛各九克,鹅不食草十五克,共研细末,
吹鼻。
操作方法:用生理盐水拭净鼻腔,取药末零点三克,用小竹管或纸管,
喷药器将药粉吹入鼻内,经鼻粘膜吸收而治疗疾病。
【取嚏疗法】
1。上清散:薄荷、川芎、白芷、黄芩、牙硝、皂角、硼砂各六克,细辛、
雄黄各二克,研末,加冰片二克,麝香零点五克,研细和匀。
用法:将所有药物研为细末,以手指蘸取适量抹鼻,或以清洁棉花卷成
条状,蘸取药末塞入鼻中轻轻转动,使药物粘着于鼻粘膜上,即抽出棉条使
之得嚏。
2。取鹅不食草、闹羊花、马蹄细辛、冰片各等份,研末和匀,用纸筒吹
入鼻中取嚏。
3。取野菊花、白芷、连翘、大青叶、薄荷、藜芦各等份,共研末和匀,
每日一次,吹入鼻中取嚏。
【放血疗法】
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十分钟,使之出血,适用于发热而汗
不出者。
2。点刺少商、太阳穴。
3。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
注意事项:针具或瓷片必须煮沸消毒,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放血部位,
用蘸酒消毒。
【刮痧疗法】
取生姜、葱白各十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
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何呕吐者加刮胸部。
【气雾吸入疗法】
1。取荆芥、防风、藿香、银花各十克,前胡、川芎、薄荷、甘草各六克,
用壶式雾化法吸人,每日三次。
2。取大青叶、蒲公英各五十克,牛蒡子、防风、炙甘草各九克,用砂锅
煎煮,让蒸气充满室内,吸入气雾。
注意事项:应用壶式雾化法时要防止烫伤,可事先在口鼻处涂以凡士林。
如发现药物过敏,则立即停止使用。
【药膳疗法】
1。豆豉炖豆腐:豆腐四百克,淡豆豉二十克,生姜三克,再加适量的盐
一起隔水炖煮,趁热食用。功能散寒祛风: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
塞骨痛等症。
2。藿佩冬瓜汤:鲜藿香、鲜佩兰各五克,冬瓜五百克(去皮、子)。先
下载
将藿香、佩兰煎煮,取药汁一千克,再加入冬瓜及盐适量一起煮汤食用。功
能消暑祛风。适用于夏季感冒、头痛、胸闷、食欲不振、小便短赤等症。
3。姜汁干丝:生姜十克,豆腐干丝一百克。先将生姜压取姜汁,再以姜
汁及适量的盐、酒等调料拌豆腐干丝后即可食用。功能散寒解表,和胃止呕。
适用于风寒感冒,胃纳不佳,恶心呕吐等症。
4。香葱拌豆腐:香葱二十克,葱白十五克,(洗净,切碎),豆腐三百
克和适量盐,一起拌匀后食用。功能散寒祛风,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鼻塞骨痛等症。
【酒疗法】
1。紫苏酒:紫苏、荆芥各十克,陈皮五克,白酒一百毫升,浸泡即成。
每次温服二十毫升。功能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2。红葡萄酒一小杯加热,打入鸡蛋一只,搅拌一下即停止加热,待温后
便可饮用。
3。草鱼(或青鱼)肉片一百五十克,米酒一百毫升,生姜片二十五克。
用水半碗,煮沸后加入上三味,以生盐少许调味,趁热吃,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二次,用于感冒、怕冷、头痛。注意避风寒。
4。连须葱白三十克,淡豆豉十克,生姜三片,加水五百毫升,煎成后,
再加黄酒三十毫升煎煮,服后盖被取汗。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心烦者。
5。葱白头和生姜各三十克,食盐六克,共捣如糊状,再加入白酒三十至
五十毫升调匀,然后用纱布包之,涂擦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及腘窝,涂
擦一遍后,嘱患者安卧。涂擦三十分钟后即有汗出,热渐退,全身自觉症状
也随之减轻。
6。荔枝肉三十克,黄酒适量。用酒将荔枝肉煮温,趁热顿服。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